“本王对那个位置没有兴趣,以后这样的话休要再说,在父皇面前,你提都别提。”
朱高煦神情严肃,一本正经道:“本王不想让人以为本王对那个位子有兴趣,说出来可能你不信,本王只想壮大大明,若是被困皇宫之内,本王的很多想法都无法亲自去实现。”
“王爷大义,臣自愧不如。”丘福感叹。
他看朱高煦的眼神充满敬意。
大明有汉王在,定会更加强盛。
半月之后,朱高煦收到来自应天府的书信。
“咱们有事做了。”朱高煦将书信递给丘福。
丘福接过书信,“什么?倭国来犯!”
小小倭国,竟敢派人一再骚扰大明边境。
是大明变弱,还是小小倭国不知天高地厚。
“岂有此理,咱们直接打到倭国去,干翻他们。”
丘福义愤填膺。
二人当即决定启程前往沿海对付倭寇。
来自应天府的回信,完全出乎他的预料。
他做好原地驻守,或者该封封地的准备。
谁曾想,他既不能原地不动,也不能回应天府。
朱棣指明他们要去登州府对付倭寇。
大军休息几日后,朱高煦领兵前往登州府。
行军半个多月,先锋部队最先到达大明沿海边境。
到达之后,朱高煦没有闲着,他想尽快进行战斗。
在看过大明的战船后,他心凉了半截。
这些战船不仅破旧,航行速度更是和渔船差不多速度。
靠这些破旧战船,哪里能追的上倭寇。
他要造新的战船。
“待会儿随本王去造船司看看。”朱高煦对丘福说道。
系统奖励他的造船图纸,现在算是派上了用场。
朱高煦带着丘福来到造船司。
“咱们去看看工期,最好是越快越好。”
朱高煦和丘福二人去看了负责督造船只的官员。
在登州几十载,默默无闻的小官员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看到汉王。
他连忙朝朱高煦跪下,态度诚恳而又胆怯。
“微臣拜见王爷。”
“免礼,起来说话。”朱高煦看着有些胆小的官员,“本王且问你,你看这战舰最快什么时候完成?”
负责督造的官员看了一眼全新的图纸,不敢妄下定论,支支吾吾地说道:“这个要去问造船司的工匠才知道。”
“带本王去见工匠。”
“王爷,您何必亲自去,微臣去把工匠喊来即可。”
朱高煦看了一眼想自作主张的督造官员,沉声道:“以后不得以任何小事去打扰造船工匠造船。”
“是是是!”官员冷汗淋漓,连忙称是。
造船司的造船师傅,全是从民间搜罗而来,每个人都有丰富的造船经验。
工匠在看过他给的图纸之后,纷纷赞叹船只的精妙。
“王爷,您给的图纸十分精妙,我们从未建造过这种船只,需要一定时间。”造船老工匠对朱高煦说道。
“没关系,你们尽力而为。本王相信你们的实力。”
说什么时候能够完成,老工匠完全不敢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