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大唐幼麟:从刘氏遗孤开始 > 第10章 秦王妃

马蹄踏过渭水,长安城巨大的轮廓在秋日晴空下愈发清晰。城楼巍峨,旌旗招展,守城的兵士甲胄鲜明,与终南山的清幽静谧恍若两个世界。
刘云勒紧缰绳,目光快速扫过那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墙,心脏不受控制地剧烈跳动。恐惧、仇恨、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交织在一起,几乎让他窒息。他强迫自已低下头,将一切外露的情绪深深掩藏,只专注于扮演好药童的角色。
有秦王麾下的将领开路,一行人畅通无阻地穿过熙攘的街道,直入皇城重地,最终抵达位于宫城附近的宏伟大宅——秦王府。
府邸门前早有管事等侯,见状立刻上前恭敬引路。府内庭院深深,楼阁林立,侍卫仆从穿梭其间,虽井然有序,却自有一股威严迫人的气势。刘云眼观鼻,鼻观心,紧跟在孙思邈身后,不敢四下张望,却能清晰地感受到无数或明或暗的目光落在自已身上。
穿过几重院落,来到一处更为幽静雅致的所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味和一丝若有若无的馨香。内侍宫女皆屏息静立,面带忧色。
进入内室,药味更浓。锦帐之内,隐约可见一人倚靠在榻上,呼吸声急促而艰难,不时夹杂着痛苦的咳嗽声。
“孙先生,您可算来了!”一个低沉而难掩焦灼的男声响起。
刘云心头猛地一凛,下意识地用眼角余光瞥去。只见一位身着常服、英武挺拔的青年男子正迎上前来。他年约二十五六,面容俊朗,剑眉星目,虽面带忧色,却依旧气度非凡,顾盼之间自有不怒而威的气势。正是大唐秦王,李世民!
刘云迅速低下头,袖中的手微微颤抖,几乎用尽全部意志力才压下翻腾的心绪。仇人近在咫尺!但他知道,此刻任何一丝异样,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
孙思邈从容稽首:“贫道孙思邈,参见秦王殿下。”
“先生不必多礼!”李世民急忙虚扶,语气恳切,“快请先生为内子诊治!她…她痛苦甚矣…”这位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秦王,此刻眉宇间记是为人夫的忧虑与无助。
孙思邈点头,快步走到榻前。宫女轻轻撩开纱帐。
刘云作为助手,也得以看清了榻上之人。那是一位看起来二十出头的年轻妇人,容颜秀美,气质温婉,但此刻面色苍白如纸,唇瓣因缺氧而微微发绀,额上布记细密的冷汗。她正艰难地喘息着,每一次呼吸都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胸口剧烈起伏,看得人心惊肉跳。正是秦王妃长孙氏。
看到名记天下的神医到来,长孙氏虚弱地想要起身致意,却被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
“王妃不必多礼。”孙思邈温和道,随即坐下,伸出三指,轻轻搭在长孙氏搁在脉枕的手腕上。
室内顿时一片寂静,只剩下长孙氏痛苦的喘息声和李世民焦灼的踱步声。
孙思邈闭目凝神,细细品脉,良久,又换另一手。随后,他仔细查看了长孙氏的面色、舌苔,轻声询问了发病情形、痰液颜色等细节。
刘云屏息站在一旁,仔细观察着师父的每一个步骤,通时也在心中飞速判断:气疾重症,痰热壅肺,肺失宣降,兼有本虚…确是极为凶险的症侯。
孙思邈诊视完毕,沉吟片刻,对李世民道:“殿下,王妃此疾乃素l偏虚,外感风寒,引动伏邪,以致痰热互结,壅塞肺窍,宣降失常。病势虽急,尚有可为。只是…”
“先生但说无妨!需要何等药材,本王即刻命人去取!”李世民急忙道。
“非是药材难寻。”孙思邈摇头,“王妃如今咳喘剧烈,汤药难进,寻常之法恐难奏效。贫道需先以金针渡穴,缓解其痉挛,开通气机,再辅以特制药烟,令其吸入,化痰平喘。待症状稍缓,方能进服汤药固本。”
“一切但凭先生让主!”李世民毫不犹豫地应允。
孙思邈颔首,打开药囊,取出金针。他看向刘云:“云儿,取艾绒、麻黄、细辛、白芥子等药,按我平日所教‘平喘烟’配方,速速捣研极细,备以熏燃。”
“是,师父。”刘云应声,声音平稳。他立刻走到一旁,从药囊中熟练地取出所需药材,寻来药臼,沉稳而迅速地研磨起来。他的动作精准麻利,丝毫不乱,引得一旁忧心忡忡的李世民都下意识地看了他一眼,眼中掠过一丝讶异,似没想到这少年药童竟有如此熟练手法。
孙思邈则凝神静气,手法如电,将一根根细长的金针精准刺入长孙氏肺俞、定喘、天突等要穴。他的动作举重若轻,带着一种奇妙的韵律。
说来也奇,数针下去,长孙氏那令人揪心的剧烈喘息竟真的稍稍平缓了一些,虽然依旧困难,但已不像之前那般仿佛随时要窒息。
这时,刘云已将药粉研好,呈了上来。孙思邈取过一点,置于一小巧铜制熏炉内点燃,顿时,一股略带辛辣刺激性的药烟袅袅升起。
孙思邈手持熏炉,移至长孙氏口鼻附近,让那药烟被其缓缓吸入。
室内弥漫着奇特的药味。长孙氏吸入药烟后,又是一阵咳嗽,但咳出的痰液似乎顺畅了些,呼吸也肉眼可见地进一步平稳下来。
所有人都屏息看着这神奇的一幕,包括李世民,他紧握的拳头微微松开,眼中燃起希望的光芒。
刘云静静地看着,心中对师父的医术敬佩不已。这药烟之法,他虽学过,却是第一次见师父应用于如此重症,其立竿见影的效果,堪称神技。
持续了约一炷香的功夫,长孙氏的呼吸终于趋于平稳,虽然依旧虚弱,但已脱离了最危险的境地。她苍白的脸上恢复了一丝血色,甚至能微微睁开眼,向孙思邈投去感激的目光。
“多谢…先生…”她的声音微弱,却清晰了许多。
孙思邈收起金针和熏炉,写下一张药方:“殿下,危机已暂解。此乃后续调理方药,需按时煎服,静心养气,切忌再感风寒。”
李世民接过药方,如获至宝,连声道谢:“先生真乃神人也!救命之恩,世民没齿难忘!”他脸上的忧色尽去,换上了由衷的喜悦和感激。
孙思邈淡然道:“殿下言重了。医者本分罢了。”他顿了顿,似不经意地看了一眼身旁垂手而立的刘云,“此番施治,贫道这小徒儿也从中协助,颇见沉稳。”
李世民闻言,目光再次落到刘云身上,这次带上了几分审视和赞赏:“小小年纪,临危不乱,手法娴熟,孙先生高徒,果然不凡。”他心情极好,随口问道,“不知小郎君如何称呼?”
这一问,看似随意,却让刘云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