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怀里掏出个小木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个木雕的小玩意儿,刻的是只小兔子,虽然线条简单,但耳朵耷拉着,看着挺机灵。
“俺没事的时候刻的。”王大柱有点不好意思,“给娃玩的,您不嫌弃就拿着。”
林晚拿起小兔子,手感光滑,看得出刻的时候很用心
“真好看,我收下了,正好摆在吧台上。”
王大柱又说了几句村里的事,说求水台的石头都是从山里凿的,好多人累得吐血,官老爷还催得紧,说误了祭天日期要杀头。
“那台子上刻的龙,眼珠子是用琉璃做的。”他叹了口气,“听说那玩意儿老贵了,能换俺们村半年的粮食。”
林晚正想再说点啥,门口又有人敲门,这次是个老婆婆,拄着拐杖,手里拎着个布包。
王大柱赶紧把独轮车往旁边挪了挪,给老婆婆让地方。
“张婆婆,您也来了。”
张婆婆点点头,颤巍巍地走到吧台前,打开布包,里面是几尺麻布,还有一小把晒干的黄花菜。
“姑娘,俺想换杯清茶。”她声音有点哑,“这布是俺孙女织的,你看看怎么样。”
林晚接过麻布,确实比之前大婶给的更匀实,她给张婆婆冲了杯乌龙清茶,又拿了不少的红糖和其他补给。
毕竟这布可不便宜。
“这个您拿着,泡水喝,暖和。”
张婆婆接过红糖,笑得脸上的皱纹都挤在一起。
店里渐渐热闹起来,又来了几个村民,有换水的,有换奶茶的,带来的东西五花八门。
一把草药、半块兽皮、一个麦秸编的筐子
林晚都按价目表上的规矩,公平交换,偶尔遇到实在困难的,就多给点东西,大家也都懂规矩,没人胡搅蛮缠。
有个年轻媳妇换了杯热可可,捧着杯子小口抿着,说这是她这辈子喝过最香的东西,非要把头上的银簪子给林晚。
这种老银够买不知道多少杯奶茶了,林晚没好意思要。
忙到后半夜,客人渐渐少了,林晚才有空坐下歇会儿。
吧台上摆着换来的东西,墙角堆着几麻袋谷物,空气里混着奶茶香和草药味,竟有种说不出的踏实。
她拿起那个木雕小兔子,放在价目表旁边,静静摆弄。
手机在吧台底下震动了一下,是张琪发来的微信:“我先睡了,明早记得给我买份早饭。”
林晚笑着回了个“ok”,抬头看了看窗外,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风声也小了下去。
她起身收拾吧台,把换来的东西分门别类放好,又给咖啡机做了清洁。
等她忙完,推开店门,外面已是熟悉的商业街,阳光正好,隔壁修鞋摊的大爷正在哼着小曲钉鞋掌。
“丫头身体不错啊,天天起这么早。”大爷笑着打招呼。
“嗯,大爷早。”
林晚笑着点头,心里却在暗自流泪。
她都快要猝死了,还不错呢
“叮铃”,手机响了。
是张琪发来的表情包,一只猫瘫在键盘上,配文“周末就该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