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点半的风刚裹着沙砾掠过玻璃。
林晚还没来得及把“营业中”的牌子挂好,店门口就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
她刚拉开门,就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
黑压压的一群人堵在门口,手里要么捧着陶碗陶罐,要么拎着布包,连台阶下都站满了,挤得连风都透不过来。
“林姑娘!俺们来啦!”
“俺家也有碗,你看看能换不?”
“先看俺的!俺这碗是俺娘传下来的!”
七嘴八舌的声音涌进耳朵,林晚惊得往后退了半步。
她瞅见人群最前面有个眼熟的妇人,是之前用粗布换过水的张婶,赶紧伸手拉住她。
“张婶,这咋回事啊?咋这么多人?”
张婶手里捧着个缺了个小口的陶碗,脸上满是急切,又带着点不好意思。
“姑娘,你收老石匠陶碗的事,村里都传开啦!说你给的酬劳好,两个碗就给三罐水加五块甜饼,俺们这不是都想着,家里要是有能用的碗,就拿来跟你换换,也能给娃们多换点水喝。”
林晚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老石匠拿了酬劳回去后,被邻里问起,这事就跟长了腿似的。
不仅本村知道了,连隔壁几个村的人都听说了。
她看着眼前乌泱泱的人,有抱着孩子的媳妇,有拄着拐杖的老汉,还有半大的小子扛着比自己还高的陶罐,心里又好气又好笑。
早知道会这样,当初就该跟老石匠叮嘱一句“别声张”。
正琢磨着怎么安抚众人,人群里突然传来一声中气十足的喊。
“让让!都让让!别挤着林姑娘!”
是老石匠的声音!
林晚眼睛一亮,就见人群慢慢往两边挪。
老石匠背着个布袋子,满头大汗地挤了过来。
他的短褂后背都湿透了,沾着泥点,显然是一路从村里跑过来的,生怕来晚了赶不上。
“林姑娘,俺来送碗了!”
老石匠把布袋子往吧台上一放,打开一看,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八个陶碗,碗底都刻着个小小的“石”字,比上次那两个更规整些。
“俺昨天熬到半夜才烧好的,你看看中不中。”
林晚拿起一个陶碗,指尖触到碗壁,还是温热的,显然是刚从窑里取出来没多久。
她笑着点头:“中!比上次的还好,老石匠你手艺真不错。”
说着,她转身去后厨拎水罐。
早就按约定准备好了三罐水,又从保鲜盒里拿出二十几块芝麻酥香饼,用油纸包好,一起递给老石匠。
“这是给你的酬劳,水你先拿三罐,剩下的九罐,你下次来换水的时候再分批带回去,行不?”
老石匠接过水罐和饼,眼睛都笑眯了,赶紧把饼塞进布袋子里,生怕被人抢了似的。
“行!咋不行!俺下次来再拿,不耽误!”
林晚看着他背着布袋子、扛着水罐,在众人羡慕的目光里慢慢挤出去,心里悄悄松了口气。
有老石匠这个例子在,至少能让众人相信,她确实是按规矩办事,不会糊弄人。
可老石匠刚走,人群就更热闹了。
之前还犹豫的人,这会儿都往前挤,手里的锅碗瓢盆举得更高了。
“林姑娘,你看看俺这碗!是俺婆婆当年陪嫁的,瓷的!”
一个媳妇捧着个白底蓝花的瓷碗,小心翼翼地递过来,碗沿有点小缺口,却擦得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