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换两罐水不?”
“还有俺的!俺这陶罐能装两桶水呢!”
一个老汉拄着拐杖,让旁边的孙子把陶罐递过来,罐子上还留着烧制时的纹路。
“换三罐水,再加一块饼,行不?”
林晚被挤得贴在吧台上,感觉呼吸都有点困难。
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只能扯着嗓子喊:“大家别挤!都排队!一个个来!我都看!只要是能用的碗或者罐子,都能换!”
喊了好几声,人群才慢慢安静下来,在店门口自发排起了队。
排在第一个的是张婶,她捧着那个缺口的陶碗,手都在抖。
“林姑娘,俺这碗虽然破了点,但还能用,你看能换多少?”
林晚接过陶碗,仔细看了看。
碗壁挺厚,是常见的粗陶,虽然有个缺口,但没裂,装水肯定没问题。
她想了想:“给你一罐水,再加半块饼,行不?缺口有点大,要是没缺口,能多换半罐水。”
张婶赶紧点头。
“行!太行了!俺本来以为只能换半罐水呢!”
她接过水罐和饼,笑得合不拢嘴,脚步轻快地走了,还不忘跟后面排队的人显摆一下。
排在第二个的是个老汉。
手里捧着个黑褐色的陶罐,罐口都磨得发亮了,一看就是用了几十年的老物件。
“林姑娘,俺这罐是俺爹传下来的,能装不少水,你看看。”
林晚接过陶罐,掂了掂,挺沉,罐底还有个模糊的印记,像是某种符号。
她心里一动。
这说不定是个有点年头的物件,陈雅丽说不定会感兴趣。
她笑着说:“这罐挺好,给你两罐水,加三块饼,咋样?”
老汉惊喜得差点把拐杖掉在地上。
“两罐水?还加饼?俺俺谢谢林姑娘!”
他小心翼翼地把水罐抱在怀里,生怕怀里的水洒了,又把饼揣进怀里,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接下来的人越来越多,林晚手里的活就没停过。
有人用裂了缝的瓷碗换半罐水,有人用掉了底的陶罐换块饼,还有个半大的小子扛着个破了边的瓦盆,林晚也给了他半罐水。
忙到一半,石头和柱子也来了。
俩小子挤过人群,举着铜钱喊:“林晚姐姐!俺们来换甜浆!”
林晚忙里抽空给他们冲了两杯珍珠奶茶。
让他们在吧台旁边的小凳子上坐着喝,顺便帮着维持秩序。
有俩小子在旁边喊“别挤!排队!”,人群还真安分了不少。
柱子一边吸着奶茶,一边小声跟林晚说:“俺娘也让俺拿个碗来换,俺说俺们不换,俺们有钱!”
林晚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这俩小子还挺讲义气,没跟着凑热闹。
不知不觉就忙到了后半夜,吧台上堆了不少陶碗陶罐。
有完整的,有破口的,还有几个看起来挺有年代感的老物件。
林晚都小心翼翼地收好,打算明天带回现代给陈雅丽看看,说不定能挑出几个有研究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