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小胖墩作总结陈词:鸡会拉臭臭,猫会拉臭臭,狗会拉臭臭,御史伯伯也会拉臭臭,皇上舅舅也会拉臭臭。
乾熙帝正端坐龙椅之上,听到这句时,唇角狠狠地抽了两下,差点没绷住威严:这句也念?!
丝毫没有发现,小胖墩已经默默将他从表舅升级成了舅舅。
他斜睨着念折的小太监,心里盘算着下了朝就把他打发去做洒扫!
可惜念都念了,收不回去了。
只听小太监继续念道:
“拉臭臭不是一件羞耻的事。羞耻的是——身为男子却当众讨论一个女子拉臭臭的事。”
“幸好我祖母心胸宽广、气度非凡、海纳百川、宰相肚里能撑船、不与小人一般见识。”
众人:严重怀疑这一句是宜欢郡主自己加的!
“要是我姐姐——她可是会跳起来咬你脖子的!”
“记住了,御史伯伯,先生说,做御史是要参人没错,但不能乱参,不能瞎参,不能为了自己生气就参别人,更不能参错人还不认错。”
“你若是冤枉了好人,轻则坏了朝廷名声,重则毁了百姓信任。”
“这样参来参去,也没人拿你当个好官,还会连累皇帝表舅的声誉的!”
乾熙帝听到这里,目光又忍不住扫了一眼殿下那乌泱泱的一片。
一个六岁的孩子都明白,地方上这些当官的,在百姓心里就是朝廷,就是他这个皇帝的脸面。
可偏偏这些人——
一个个养尊处优惯了,吃的是俸禄、住的是宅邸,整日就知道斗来斗去、掐来掐去。
一年到头,真为百姓办成几件事了?
口口声声“为国为民”,读了圣贤书的,依他看全特么喂狗了!
太监刚念完,余御史吓得双腿一软跪了下去,拼命表忠心。
这真是六岁孩子能写出来的?
特别是最后一句简直是杀人不见血啊!!!
平日里与余御史交好的大臣连忙出列从“奏折不合规”下口,说萧锦瑟不敢面对,就借不懂事的孩子出战,实在不配为人长辈,
这话说得,余御史更加无地自容了,他参的人甚至还没出手,就被打倒了~
话音还未落,连相的人便站了出来,斜睨着那人:“怎么不合规矩了?方才两位小少爷小小姐称圣上为‘舅舅’,这折子既是奏折,也是家书,孝心与忠心并举,哪一条违了矩?”
见余御史真要倒霉了,同样深受萧锦瑟之苦的毛侍郎赶忙跳出来发难:“六岁的孩童岂能写出如此逻辑缜密之文?分明是有人教唆,属欺君之罪,还请陛下严惩!”
却见连清悠悠上前:“毛侍郎可有证据,人孩子刚刚才说了,不能乱参,不能瞎参,若冤枉了好人,轻则坏了朝廷名声,重则毁了百姓信任。”
乾熙帝本是端坐正中,这时却抬眸诧异地看了连清一眼:今日这是被鬼附体了?竟然秀了回急智?
毛侍郎被噎得半晌说不出话来,只得昂着头死鸭子嘴硬:“本官只是提出合理怀疑。”
乾熙帝却抬手打断他们的争论,轻描淡写地冷笑一声:“现在,余爱卿还要参宜欢郡主吗?”
圣上的态度一摆,朝堂风向立刻倒转。
余御史面如死灰,只能叩首请罪,喜提“连降两级、罚俸两年,闭门思过三月”的新年套餐一份。
这一年,余府的除夕夜,怕是比庙里都冷清。
郑首辅一双上眼皮再次垂到眼袋的中间,这郡主,当真是深不可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