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破浪三十年 > 第51章  不断更换的保姆

时光飞速,一转眼,盼盼一周岁了。
郑晓红吃饭时说起单位不再给批假,段秀琴生怕带孩子的担子又落在她头上,索性先发制人。
“你上班,你孩子谁给你带?”
郑晓红一脸委屈地申辩道:“我已经一年没上班,产假早就到期了,这半年多我总是找借口请假,厂里都给我下最后通牒了,再不回去上班,就没我的岗位了!我总不能在家领孩子,不要工作吧!”
两人各说各话,最终不欢而散。
许志远饭后回到房间,看到郑晓红坐在床沿上掉眼泪,就劝道:“咱妈也有她的难处,佳音跟盼盼大小差不多,带盼盼就得带佳音,再加上佳宝,三个孩子她哪带得过来?”
郑晓红委屈地看向他,“不给领我又没怪她,她一口一个你孩子,难道盼盼不是她孙女吗?”
许志远沉默片刻,给了个准话,“这事交给我,你安心去上班,我找保姆领盼盼。”
想得容易,做成难!
许志远打听后才知道,找个领孩子的保姆,每月至少要给二十五块钱,而且还很难找到合适的。
经过几番打听,许志远找了远房表姐的女儿大惯当保姆,承诺每月给她三十块钱。
大惯刚满十五,从小由奶奶带大,人如其名,被惯着长大,惯出一身坏毛病,连父母都管不了,她正愁在家闲着没事做,听说可以去城里领孩子,一个月管吃管住还给三十块钱,高兴得眼都发光!
郑晓红看着被许志远带回来的大惯,个头不矮、长得很壮,不仅一脸男孩相,还留着短发头,压根没一点女孩样。
她心里直犯嘀咕,担心她带不好孩子,又没别的选择,只能忐忑地把盼盼交给她。
大惯性格泼辣,接过盼盼往肩上一扛,就往外跑,吓得郑晓红急忙跟在后面大声交代道:“大惯,你慢点!别把盼盼摔着了。”
大惯头都没回,只丢下一句,“放下吧,在老家孩子都这么带!”
盼盼趴在大惯肩上,似乎一点都不怕,还“咯咯”地笑着。
郑晓红只能安慰自己,只要盼盼不怕就好。
她在单位上着班,心里却一直挂念着盼盼。
一下班,她匆忙赶回家,进门一看就惊呆了。
她发现盼盼独自一人站在沙发旁,两只手正扶着沙发哭,大惯却不知所踪。
她往里屋一看,发现大惯正在卧室里穿着她的连衣裙,对着穿衣镜照来照去。
见郑晓红面色不悦,大惯才不情愿地把衣服脱下,嘴里还振振有词,“俺来时没带衣服,你先把工资给俺结了,俺得买衣服穿!”
郑晓红没理她。
晚上,她把大惯的行为跟许志远说了,同时也对大惯的所作所为表达了不满。
许志远劝道:“她还是个孩子,我看她跟盼盼挺投缘的,你就先给她200块钱,让她买衣服吧。”
郑晓红原本并不同意,思来想去也没想到啥好办法,她得上班,要是花了钱大惯就能领好盼盼,她宁愿花钱!
郑晓红拿了二百块钱,带着大惯去服装店买衣服。
大惯人小主意大,郑晓红帮她选的衣服,她一件都没相中。
她自己挑了件大红色外套、一双七八公分的高跟皮鞋,还选了套休闲套装,把二百块钱全部花光。
大惯兴高采烈地抱着刚买的衣服回来,进门就换上大红色外套和高跟鞋,谁知没走几步就把脚崴了。
她气得把高跟鞋脱掉,使劲往地上一扔,重新换上来时穿的布鞋。
一天中午,许志远买好菜,走在回家路上,天上突然飘起雪花,他刚进大院,就看到大惯肩上扛着盼盼,在院里的空地上迎着寒风跑,盼盼趴在大惯肩上,冻得小脸通红。
许志远一看就急了,急忙喊:“大惯,这么冷的天,谁让你把盼盼抱出来的?赶紧把她抱回家!”
大惯不情不愿地抱着盼盼跑回屋,许志远也随后进了院子。
堂屋里,段秀琴正在和几个麻将牌友切磋牌技,谈笑风生。
许志远心里猛一沉,好似压了块石头,憋得喘不过气来。
他默默拿了条干毛巾,把盼盼头上和身上的雪花拍打掉。
郑晓红下班回来,发现盼盼小脸冻得通红,就知道一定是大惯抱她出去疯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从许志远的怀里把盼盼接过来,看见大惯出去了,就悄悄地对许志远说:“这样不行啊!”
许志远表情沉重,刻意压低声音,“回头再说吧!”
晚上,盼盼总是哭闹,郑晓红摸了摸她的额头,发现很烫手,用体温计一量385,赶紧用从杂志上看到的退烧办法,拿白酒给盼盼擦洗手心、脚心降温。
她焦急地坐在盼盼身边,隔一会儿就用手背在她额头上试温度,等了一个多小时,烧仍旧不退,她只好叫醒熟睡中的许志远,带着盼盼一起去了医院。
到县医院挂了急诊,医生判断盼盼是受凉引起的感冒发烧,给她打了针、拿了药,等回到家已经过了12点。
许志远先睡了,郑晓红不放心,守在盼盼身旁,隔一会儿就摸摸她的额头,直到盼盼退烧了,才敢睡。
第二天一早,郑晓红像被霜打过的茄子——无精打采的。
她不放心盼盼,又不能不去上班,就让许志远在家多操点心,大惯领盼盼,她实在不放心。
许志远又观察了一天,到晚上,他看郑晓红把盼盼哄睡了,就压低声音对她说:“明天我打算把大惯送回去,她真不适合领孩子。”
郑晓红高兴了没一会儿,又愁了,“那盼盼谁领?”
“咱再找个保姆。”
就这样,许志远家又接连换了六个保姆,都是没干多久就走了,不是领不好孩子,就是年龄太小,闹着说想家。
郑晓红觉得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就提建议:“要是能找个四五十岁的妇女领盼盼就好了,起码有带孩子的经验,咱也放心。”
“你不清楚农村的情况,我问过了,年龄大点的妇女家里都离不开,做饭、领孙子,家里还喂着牛、猪、鸡、鸭……大点的女孩不上学了,就都出门打工去了,只能找十五岁以下的小女孩。”
郑晓红无奈,只能低头不语。
幸好放暑假了,许志远边在家领盼盼,边打听着找保姆。
转眼又开学了,许志远仍旧没有找到合适人选。
办公室的朱老师问明情况后,帮他介绍了娘家庄上的小闺女小霞,十四、五了,看着还没长成个儿,就是个半大孩子,但她老实,而且在家领过弟弟、妹妹,许志远和郑晓红见了都很满意。
此时盼盼已经一岁零九个月,不仅会走,也会说很多话了,只半天,她就跟小霞混熟了。
中午郑晓红下班回来,看到小霞领着盼盼在大院的栅栏旁玩,小霞用发音不标准的土话教盼盼念老家土掉渣的童谣——蜗了蜗了牛,爬墙头,先出角,后出头!姥娘让我打水喂牤牛,牤牛喂得哞哞叫,牵到集上卖不掉。
见盼盼学得起劲,郑晓红听了哭笑不得。
晚上,郑晓红一脸愁容地和许志远交流此事。
“我中午下班回来就听见小霞教盼盼念乡下土掉渣的童谣,我担心盼盼学了口音,长大难改!赶紧去书店买了两本带拼音的童话书,想让小霞读给盼盼听。小霞说她没上过学,压根不识字,这咋办啊?”
“你忘了,咱家有双卡磁带收录机,你到书店买两盘童谣磁带,教会小霞用双卡收录机,让小霞每天放给盼盼听。”
“这方法不错,我明天就去买!”
有了童谣磁带后,盼盼好带多了,每次一放童谣,她就非常认真地跟着磁带学,没几天就学会了好几首童谣。
一天吃过午饭,许志远特意让盼盼把学的童谣背给爷爷听。
盼盼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熟练地背着:“最长的城是长城,天安门后是故宫……”
背完一首又接着下一首,“小老鼠排第一,个头不大真神气!老牛第二、虎第三,兔子第四跑得欢!龙第五,蛇第六,马是老七不落后……”
她一口气背完十二生肖,许东升听了高兴得合不拢嘴,连忙抱起盼盼,在她小脸上轻轻亲了两下,“我孙女真聪明,将来肯定能超过爷爷!”
许志远看着爷孙俩融洽的模样,很是欣慰。
白天,两人去上班了,小霞就领着盼盼玩,小孩觉多,玩累了就睡觉,白天睡多了,晚上就哭闹,非让郑晓红抱着才睡,每次把她哄睡着了,只要放下就醒,后来发展到郑晓红必须抱着她在地上走着晃着,她才能入睡。
眼看郑晓红日益消瘦,许志远没办法,只能找母亲取经,“盼盼白天说话像没喝迷魂汤一样,怎么一到晚上就闹人呢?”
“三岁的小孩,娘惯的!”段秀琴说完转头看向瘦弱的盼盼,“你可喝迷魂汤吗?”
盼盼回道:“喝了!喝一大碗!”
她那认真的小模样把段秀琴和许志远都逗笑了。
郑晓红自从生了盼盼,身体越发瘦弱,加上盼盼天天晚上哭闹,她整夜睡不好,被折磨得面黄肌瘦,二十多岁的人,憔悴得像三十多。
有天,她在单位上完厕所后,刚站起身,就感觉眼前一黑,差点晕倒,幸好被工友看到,赶紧扶她到厂医院检查。
医生让她抽血化验,看过化验单后说她严重贫血,让她平时多吃些猪肝、红枣、带红衣的花生米补血。
郑晓红心里清楚,一大家子在一个锅里吃饭,不可能给她单开小灶,她只能寄希望于多攒些钱,买房搬出去住。
单位的同事韩桂荣是个热心的老大姐,她看郑晓红年纪轻轻的整天无精打采,就问她是不是生病了,建议她去医院看看。
郑晓红说:“韩大姐,我女儿快两岁了,天天晚上闹人,闹得我睡不好觉。”
韩桂荣便给她出了个主意,“你买张黄纸,在上面写上:‘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路过的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然后把它贴在电线杆上,过段时间肯定能好!”
郑晓红下班回家就跟许志远说了这事,她本想尝试下。
许志远笑了,“你同事是好心,但那都是迷信,咋可能真管用呢?”
郑晓红想想也是,便就此作罢。
周末,郑晓红在自行车上装了个儿童座椅,带着盼盼出去玩,路上迎面碰到高中同学夏娟,她连忙下车跟夏娟打招呼。
夏娟看到她憔悴的模样十分惊讶,“郑晓红,你咋瘦成这样了?我差点没认出来你!”
没等郑晓红回答,盼盼奶声奶气地接过话,“都是我闹的!”
夏娟看着不到两岁的盼盼,笑着对她说:“你那么会说话,就不能别闹你妈吗?”
盼盼不说话了。
说来也巧,从那天后,盼盼每天晚上都能正常睡觉了,再也没有哭闹着让郑晓红抱着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