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破浪三十年 > 第84章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1998年春,正在上班的郑晓红接到许志远打来的电话,她上班多年,这还是他第一次打单位的电话找她,说有急事,让她请假回家一趟。
郑晓红本想问清原因,但一想到办公室的电话是经过总机接进来的,就不再多问,承诺会尽快回去。
她挂断电话,很快跟领导请了假,匆忙往家赶。
还没进家门,就听到许志远在家唱《相约九八》,她猜测许志远肯定遇到高兴事了,不自觉地加快了回家的步伐。
见她进门,许志远赶紧放下话筒,激动地说:“告诉你个好消息,我们局里准备盖两栋宿舍楼,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听说能比市场价便宜不少呢!”
郑晓红听了眼前一亮,忙问:“是听说还是已经下文了?”
“早上开晨会的时候金局长亲自讲的,不过今明两天必须先把购房款交到会计那儿,逾期不交,按自动放弃处理!我急着让你回来,就是想问问你,咱家现在有多少钱,够不够买房?”
郑晓红赶紧打开抽屉,把存单全部拿出来看了看,“元月份到期的,我已经转存成定期了,现在取出来亏。”
“亏也得取!单位集资建房的机会千载难逢!你看看本金有多少就行,别算利息了。”
郑晓红快速看了遍存单,“一共三万四。”
许志远脸上的笑容立刻消失了,“要不你再找找看。”
“除了这些,家里还剩几百块钱现金,买房子需要多少钱?”
“会计说楼层不同,房价也不一样,一楼四楼三万六,二楼三楼四万二,五楼最便宜,三万二。”
郑晓红接着问:“那买几楼好?”
“都是一样的房型,肯定贵得好!”
“你想买几楼?”
“买几楼不是咱说了算,按我的年龄和资历,能买到四楼就不错了,也许是五楼。”
“我们厂住楼房的同事都说:一楼脏、二楼乱,三楼、四楼住高干,五楼住的是穷光蛋!”
许志远对此有不同意见,“我觉得一楼太潮湿,二楼、三楼都还好,四楼反而有点高,咱先备好钱,到时候看情况。”
郑晓红想了想,提议道:“要不咱晚上买两箱好酒去金局长家,看他能不能帮咱留个好楼层?”
许志远一听笑了,“这次集资房的购买是公开透明的,找局长也没用。当务之急是先筹钱,最好按最高的价钱准备,外面那六千块钱的账,短时间内难要回来,我去找大哥看看能不能借一部分。”
“大哥会借给咱吗?”
许志远心里也没谱,“我去试试,兴许能借。”
说完,他就动身去了许志刚厂里,跟他说起单位集资建房的事,还差点钱,想找他借些。
许志刚倒也痛快,直接问他要多少。
许志远怕说多了让他为难,犹豫一下,还是开了口,“大哥,你看能不能借五千?等我要了账,一定尽快还你!”
许志刚皱了下眉,“我银行也有贷款,不过你买房子要紧,我这就让你大嫂去银行取钱。”
许志远从大哥的表情和话语中知晓这钱肯定用不长,不过他同意借五千,许志远已经感激不尽。
但想买最好的楼层,钱还是不够,他打算找二嫂再借两千。
赵燕知道许志远的来意后,信誓旦旦地说:“你从没跟我张过口,这忙我一定忙!我手里没现钱,但有几张发票,字都签好了,我这就去要,要了就给你送过去。这钱我本来是想买个彩色电视机的,暂时不买了,你买房子要紧。”
许志远听了非常感动,他压根没想到二嫂会这么痛快。
可一直等到晚上,赵燕也没来。
郑晓红提议让许志远打电话问问,许志远摇摇头,“算了,就当咱没张过这嘴。”
郑晓红对此愤愤不平,“二嫂就会玩嘴!话说得好听,实事一点不干!她让咱帮忙时,咱可是二话没说就去她门市部买了冰箱,同样的冰箱,比人私人卖的贵两百,你还不让说,白吃哑巴亏!”
许志远皱眉,“当时她不是说卖了货单位才能给她发工资吗?过去的事别再提了,咱权当救济她了。”
郑晓红犹豫片刻,“要不你问问你妈,看她可能给咱拿点?”
许志远无奈地摇摇头,“咱妈没钱,跟她说了也白说,别平白弄得心里不痛快。”
郑晓红把取出的存款全数了数,“幸亏三年前我买了两万块钱国债,正好今年到期,光利息就八千四,现在定期存款利息降得厉害,比原先少一半还多。”
“加一起总共多少?”
“算上大哥借的五千,刚好四万。”
晚上,两人翻来覆去都睡不着,但都很默契地没提起借给郑自强的那一千,他现在房子还没盖好,不可能有钱。
郑晓红犹豫很久,终于下定决心,“要是真凑不够,咱就买便宜的楼房。”
许志远却不想凑合,“买房子是大事,有可能一住就是一辈子!睡吧,我明天下乡去要账。”
第二天一早,许志远就坐上最早的一班车去乡镇要账。
许志远走后,郑晓红拿着心爱的金项链和金戒指去了金店,让老板给估个价。
金店老板见她拿来的首饰不但含金量高,做工也好,愿意出最高两千两百元收购。
郑晓红到底还是犹豫了,她想等许志远回来,如果他能把钱要回来,这首饰自然不用卖,毕竟卖了亏钱。
中午,许志远回来了,看他一脸失望,郑晓红就知道他肯定没要到钱,一问果然如此。
趁着许志远在厨房炒菜,郑晓红把首饰拿到金店卖了。
吃饭时,郑晓红见许志远依旧愁容满面,便笑着安慰他,“别愁了,钱我已经凑够了。”
许志远疑惑地看着她,没等开口问,郑晓红就把项链和戒指卖了两千二的事告诉了他。
许志远紧紧把郑晓红搂在怀里,眼泪一个劲在眼眶里打转,一句话也说不出。
郑晓红却故作轻松地开导他,“买房的机会难得,首饰卖就卖了,以后赚了钱还能买新款。”
尽管郑晓红表现得很淡定,许志远对此还是深感内疚。
下午,郑晓红打电话到单位请了假,把四万二的现金用报纸包好,放在包里,跟许志远一块来到教育局。
走到门口,许志远停下,交代郑晓红,“咱先别急着交钱,等等看,万一有凑不够钱不买的,兴许咱能捡漏买个好点的楼层。”
郑晓红应下,许志远去办公室忙工作,她则坐在财务股的办公室等候。
没过多久,许志远推门进来,兴奋地对会计说:“张股长说他家里有住房,自愿放弃这次买房机会。”
会计点点头,“张股长是咱单位的老员工了,以他的资历能买一套三楼。”
许志远和郑晓红喜出望外,赶紧从包里拿出早就备好的钱,顺利买下三楼。
出了会计室,郑晓红悄悄对许志远说:“还是你有远见,咱要不是提前准备了四万二,就算能等到这个名额,钱也不够买!”
许志远得意一笑,“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两人高高兴兴地来到菜市,买了韭菜和榆树钱,准备中午做蒸榆树钱、韭菜炒鸡蛋做下酒菜,一起喝两杯,庆祝庆祝!
厨房里,许志远用洗好的榆树钱拌面,郑晓红摘韭菜。
郑晓红感慨,“这韭菜真嫩,还是紫根的呢!”
“这是头刀韭,咱皖北有四鲜:头刀韭、谢花藕、新娶的媳妇、香椿头。无论是韭菜炒鸡蛋,还是摊韭菜盒子都好吃。”
“你说的我都流口水了。”
“今天中午咱得凑够十个菜。”
郑晓红疑惑,“哪来的十个菜?”
许志远笑着回答:“韭菜就九个菜了,再加上蒸榆树钱,正好是十个菜呀。”
“你这是在偷换概念呀!”
“我小时候常听老一辈说:韭菜泥、韭菜花,二九一十八……”
两个菜很快端上餐桌,盼盼津津有味地吃着菜就着馒头。
许志远和郑晓红喝着酒吃着菜,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此后的一段时间,许志远一有空就到单位后面的工地上看房子的施工进度。
下班回到家后,许志远兴奋地说着最新进展,“我今天又去工地上看了,咱们房子的地基快打好了!”
两个人正高兴着,电话铃响起。
许志远接过电话,笑容立刻消失了,他挂掉电话,看向郑晓红,“大哥说厂里进货需要用钱,咱家还有多少钱?”
郑晓红一脸为难,“咱交购房款还不到三个月,原来的欠账又没要上来,家里没有多少钱。”
许志远焦急地说:“大哥说他进货急用钱,咱得想办法还人家。大哥顾了咱的急,咱不能拆人家的台呀!”
“你说得对!但五千块钱不是小数目,上哪弄啊?要是能再宽限几个月,等咱把外面欠的账全要回来,就不用愁了。”
嘴上这么说,郑晓红还是把家里所有的钱都翻出来,连盼盼“憋死猫”的储蓄罐也没能幸免,总共凑了不到两千。
“要不咱先还大哥这些,剩下的再等等?”
“这不合适!我去要账,实在凑不够,去银行贷款也得还他钱!大哥顾了咱的急,咱不能耽误他进货。”
两人正说着,隔壁传来赵燕带着哭腔的声音。
“妈,我上个月从大哥那儿借了两千块钱进货,这才不到一个月,大哥就说也要进货,非让我还!他那么有钱,进货就差我这两千吗?我进的货还没卖掉,他现在要钱,不是逼我吗?”
段秀琴的声音紧接着传来,“我也没钱,你再想想别的办法吧。”
“钱是硬头货,我上哪去弄啊?家里志高啥事都不问,没钱不都是我借我作难!”
许志远连忙过去劝,“二嫂,大哥不是针对你,我买房问他借的钱,他也问我要了,我正想办法凑。人家都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大哥再有钱,也是他辛苦赚的,他帮咱应急,现在需要钱想要回,也是天经地义,咱不能因此心生不满。”
赵燕气愤地说道:“我就是想不通,秦招娣一个娘的姐借他家的钱盖房子,他咋不要?都是一般远的亲戚,他为啥区别对待?”
“二嫂,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别人还不还,不是咱该考虑的事。”
赵燕看许志远和婆婆都不向着她说话,就板着脸气呼呼地走了。
许志远出门去要账,结果只要回来一千五百块钱。
晚上,许志远愁得翻来覆去睡不着,实在没办法,他只好找到在银行上班的同学,从银行贷了两千块钱。
郑晓红把家里的零钱拿到银行换成整的,让许志远把勉强凑够的五千块钱用报纸包好,拿去还给许志刚。
秦招娣见许志远来还钱,非常高兴。
她接过钱,跟许志远诉起苦,“你二嫂昨天板着脸来还钱,两千块全零钱,哗啦啦倒在桌子上一大堆,五毛、一块的都有,说我们非催她还,她只能从邻居家借!说得好像我不讲人情,你说这是啥事啊?我们的钱借给她用,利息都没要,她不但不领情,还借出仇来了?”
许志远赶紧说:“大嫂,你跟大哥愿意借钱给我们救急,我跟晓红都很感激。”
“还是你能理解我们!都是一个娘的,有困难互相帮下应该的,可为啥借出去时容易,要回来咋恁难呢?你干过生意,知道每年都是到了旺季就涨价,所以我们就想趁着淡季,便宜的时候多进点货,要不是急等着用钱,我们也不会张嘴要。”
“大嫂放心,我们不会多想,大哥一说你们进货需要钱,我们就赶紧把钱筹够送来了。”
“赵燕要是能像你那么通情达理,我跟你大哥也不会寒心。”
许志远虽然也觉得二嫂做得不对,但又不便于评价,只是笑笑,借口还有事,匆忙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