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担心,厂里专门请了人照看孩子。以后一日三餐都在食堂解决,你们也不用自己开火。走吧,今早吃馒头,婶子特意多蒸了些。”
熟悉新环境最好的方式就是立即投入工作。
正巧这天云泽阳有空,亲自带着王国涛和张康健熟悉送货路线。
在部队学过驾驶的他们,开起拖拉机来简直易如反掌。
宋雪得知厂里来了两位战友家属,不仅热情的带她们参观车间,还手把手的教她们缝纫技巧和注意事项。
车间外的院子里,三个新来的孩子很快和厂里的孩子们打成一片。
办公室里,云菀将厂房的最新进展娓娓道来:“布料厂要复工了,我们只能另寻他处。”
“最后我和哥哥看中了那所技术培训学校,赵书记让我们等通知,现在还没最终敲定。”
“是火车站附近那所技校?”宋鹏程若有所思的问道。
“没错。”云菀点点头,“我和大哥实地考察过,只需要简单改造就能投入使用。”
“等厂房定下来,鹏程哥你陪我去趟海市,我们得重新购置一批设备。等设备到位,厂房改造应该也完成了。”
从赵书记的态度来看,云菀对拿下技校的租赁权颇有信心。
话题一转,宋鹏程说起去接王国涛和张康健时的见闻。
清远给的名单上还有两位退伍士兵未到岗,宋鹏程打算将这个任务交给更年长的王国涛去完成。
拿起电话,云菀拨通了高建光的号码。电话很快接通,传来高建光惊喜的声音:“菀菀?是你吗?”
“高大哥,我姐在吗?”云菀直奔主题,有些事还是直接问周姐更清楚。
电话那头传来窸窣的电流声,隐约还听见高建光嘟囔着:“每次都找你姐聊,都不关心我”
“菀菀,别理他。”
周晓燕接过电话,声音轻快,“你再不来电话,我们都要打过去了。”
“我知道你要问什么,我的脸好多了,化妆后几乎看不出痕迹,就是素颜时还有一点点印记。药膏我一直坚持在用。”
说起云菀,周晓燕满怀感激。
在她最消沉的时候,是这个女孩给了她希望和勇气。
那些神奇的药膏,让她现在的状态与出院时判若两人。
“太好了!我十天后去海市看你们,顺便采购些设备。”云菀道明来意。
一直旁听的高建光立刻接过话头:“买设备找我啊!我们新建的服装厂刚和厂家签了大单,再买还能享受优惠价。新款的全自动缝纫机和毛衣编织机特别好用。”
云菀详细列出了采购清单,委托高建光代为订购。
设备从下单到交货至少要半个月,现在预定正好能节省时间。
挂断电话,云菀会心一笑。
高大哥和周姐一直是她的贵人,从创业之初到现在,没有他们的鼎力相助,服装厂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
她不禁好奇:周姐的脸恢复得如何了?
新厂房是什么样子?
听说他们还成立了贸易公司,准备打造产销一体的经营模式。
走出办公室,院子里传来孩子们玩“老鹰捉小鸡”的欢笑声。
看着他们汗津津的小脸,云菀拍了拍手:“孩子们,先休息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