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转向周海笙:“海笙,这位就是我常跟你提起的偶像,索菲亚女士。”
周海笙优雅地行了一礼,对这位设计界的泰斗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他曾在时尚杂志上见过索菲亚的名字,却没想到这位大师如此平易近人。
“你的作品真令人惊艳。”索菲亚由衷的赞叹,眼中闪烁着欣赏的光芒。
她因为工作繁忙错过了巴黎的新锐设计大赛,否则她一定会认出这位冠军得主。
晚宴上,周海笙因酷似邹家辉的外貌引来不少人的关注,很快收到厚厚一叠名片。
尽管他知道这些人的动机不纯,但他依然保持着得体的风度,既不卑不亢,也不因恭维而得意忘形。
这种沉稳的气度更让人确信他与邹家必有渊源。
宴会结束后,简悦亲自安排车辆送云菀和周海笙回酒店。
回到家中,她揉着太阳穴靠在沙发上,管家递上加急冲洗的照片。
“太像了”简悦凝视着照片,一个大胆的猜测浮上心头:
难道周海笙真是彩灵姐和家辉哥的孩子?
从母亲那里,她听说过那个悲伤的故事:彩灵姐和家辉哥的孩子在一岁多时因天花夭折,彩灵姐因此患上抑郁症,是绘画将她从黑暗中拯救出来。
如果那个孩子还活着,年纪应该和周海笙相仿。
第二天上午,云菀一行人在高建光朋友的牵线下,成功与香港一个服装品牌达成合作。
香港时尚的前卫风格,例如喇叭裤、蝙蝠衫、牛仔装、短裙和吊带装等,让云菀看到了内地市场未来的可能性。
由于签证即将到期,他们不得不启程返航。
临行前,云菀望着香港林立的高楼,在心中默默许下承诺:总有一天,这座城市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简悦带着照片匆匆赶到邹家,却被告知邹家辉夫妇出海钓鱼去了。
她望着手中的照片,遗憾地叹了口气。
听说云菀一行人今天就要离开香港,或许,这真的只是一个巧合?
与此同时,京市的张教授家中,林清远正将六封家书郑重地交给师母。
“师母,拜托您每个月帮我寄一封回家。”他沉声说道。
“清远,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师母眼中满是担忧,她太了解战场的残酷了。
想当年,张教授差点就永远留在了那里。
林清远挺直腰板敬了个军礼:“您放心,我一定会平安回来。”
“如果云菀来找我,你就说我去参加集训了。”
说完,他背上行囊大步离去。
师母望着他的背影,默默祈祷这个年轻人能平安归来。
开往西南边境的列车上,林清远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
他全神贯注地研读着各种资料,胸前的口袋里,云菀和孩子们的照片紧贴着他的心脏。
回到海市的云菀和周海笙休息了一天后,来到周海笙的母校服装设计学院招聘。
然而负责分配的老师态度冷漠:“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国家分配的,看不上你们这种小作坊。”
说完,他便自顾自地看起了报纸。
周海笙太了解这套分配制度了。
所谓的“分配”,不过是根据学生家庭背景划分三六九等,很多人甚至会被安排到与专业毫不相干的岗位。
当年他就是班上唯一拒绝分配的学生,为此没少遭人嘲笑。
也许是因为他今天换了发型和着装,老师竟没认出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