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暗涌波动 > 第一章

1
雨夜迷案
江城又下雨了。
林默站在警局门口,点燃了今晚的第三支烟。雨丝在昏黄的路灯下织成细密的网,将他困在这座潮湿的南方城市里。已经是凌晨两点,但他毫无睡意——连环杀手收藏家又犯案了,这次是个二十出头的女大学生,被发现在自家公寓里,如同前两起案件那样,尸体被摆放得如同沉睡的公主,现场干净得令人窒息。
没有指纹,没有DNA,没有监控画面。只有一个共同点:所有受害者眼角都贴着一片极小的人工泪滴晶片,市场上最常见的那种。
头儿,技术科那边还是没什么进展。新来的小警察怯生生地报告,不敢看林默阴沉的脸。
林默掐灭烟头,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三个月,三条人命,他领导的专案组却连一点像样的线索都没有。上级的压力、媒体的追问、家属的眼泪,像三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
收工吧,明天继续。他挥挥手,声音沙哑得不像自己。
回到空荡荡的公寓,林默从冰箱拿出半打啤酒,机械地灌下去。酒精能暂时麻痹神经,却抹不去脑海中那些女孩苍白的面孔。她们那么年轻,本该有大好人生,现在却成了某个变态狂的收藏品。
第四瓶啤酒下肚时,手机响了。陌生号码。
林队长吗电话那头的男声温和得出奇,关于收藏家的案子,我想我能提供一些帮助。
林默瞬间清醒了大半:你是谁怎么知道这个案子
媒体只知道发生了命案,但收藏家这个代号是警方内部使用的。
我叫陈希,犯罪心理学教授,目前在江城大学做客座研究。对方不紧不慢地说,至于我怎么知道的...凶手的作案手法很有特点,不是吗特别是那些泪滴晶片。
林默握紧了手机:你知道什么
不如见面谈明天上午十点,大学城的‘遗忘角落’咖啡馆陈希的语气依然平静,却带着不容拒绝的笃定。
2
心理交锋
———
陈希比林默想象中年轻,看上去三十出头,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灰色针织开衫,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看起来更像是个文艺青年而非犯罪学家。
林队长。他起身握手,笑容温和,久仰。
林默直接切入正题:陈教授,关于这个案子,你都知道什么
陈希不急着回答,慢条斯理地搅动着杯中的咖啡:凶手年龄在30到40岁之间,有稳定工作,可能从事医疗、艺术或教育行业。他外表得体,甚至很有魅力,容易获得他人信任。选择单身女性不是因为性冲动,而是出于某种‘拯救’或‘保护’的扭曲心理。
林默皱眉:这些我们的心理测写师也分析过了。
但他为什么要放泪滴晶片陈希向前倾身,眼睛在镜片后闪着奇异的光,那不是战利品,林队长。那是一种忏悔。
忏悔林默愣住了。组里一直认为那是凶手的签名,一种炫耀。
他认为自己在解救这些女性,让她们永远保持完美,不再受世界玷污。陈希的声音几乎如同耳语,但同时他又潜意识地感到愧疚,所以为她们‘流泪’。很有趣矛盾心理,不是吗
林默盯着眼前这个温和的男人,忽然感到一阵寒意:这些细节从未公开,你怎么...
侧写不是魔术,林队长,只是科学。陈希微笑着靠回椅背,我研究过国内外37起类似案例,这种特定的行为模式指向一种罕见的恋尸癖亚型。
接下来的半小时,陈希详细解析了凶手的心理动机、行为模式甚至可能的成长背景,每一个推论都逻辑严密,令人信服。林默不得不承认,这个书卷气的教授比他见过的任何侧写师都要精准。
你为什么主动联系我林默最后问道。
陈希的眼神黯淡了一瞬:第三个受害者,周媛,是我的学生。很聪明的女孩,可惜了。
林默沉默片刻,做了决定:愿意做专案组的顾问吗我们需要你的专业知识。
陈希似乎早就料到这个邀请,轻轻点头:荣幸之至。
3
真相逼近
———
合作比林默想象的顺利。陈希的洞察力惊人,往往能从看似无关的细节中发现联系。他提出重新勘察所有现场,并在第二次勘察第三起案件现场时,发现了一处被遗漏的痕迹——窗台内侧模糊的半枚鞋印,不属于受害者,也不属于任何警方人员。
42码,特定型号的医用鞋。陈希跪在窗边,小心翼翼地取样,凶手可能从事医疗行业。
基于这个线索,排查范围大幅缩小。组里士气大振,连上级都打来电话表扬进展。那天晚上,林默三个月来第一次在凌晨前回家,睡了個安稳觉。
但好景不长。第四起案件发生了。
受害者是市立医院的一名护士,24岁,同样被摆放成安睡的模样,眼角贴着泪滴晶片。不同的是,这次凶手留下了讯息——在女孩左手掌心,用她的口红写了一行小字:
你在靠近了,林队长。
专案组炸开了锅。有人怀疑警局内部泄露了信息,有人则认为林默应该退出前线,太危险了。
他不是冲着我来的。林默冷静地分析,如果真想威胁我,会有更直接的方式。这是在挑衅,或者...
或者他想和你建立某种联系。陈希接话道,他正在检查尸体,神情专注得近乎虔诚,看这笔迹,平稳而坚定,没有任何颤抖。他对自己极其自信,甚至享受这个过程。
会后,林默邀请陈希一起吃饭。两人坐在警局附近的大排档,炒菜的油烟和嘈杂的人声构成了奇特的背景音乐。
你是怎么开始研究这个的林默喝了口啤酒问道,犯罪心理,特别是这种极端案例。
陈希盯着杯中浮动的泡沫,良久才开口:我妹妹,陈雨。十五年前,她成了类似案件的受害者。凶手至今没找到。
林默愣住了:抱歉,我不知道...
那时我十八岁,发誓要找出真凶。陈希苦笑一下,后来发现,抓住一个凶手救不了所有人。不如研究他们的心理,或许能预防更多悲剧。
林默沉默片刻,举起酒杯:为了不再有下一个陈雨。
陈希的目光颤动了一下,轻轻碰杯:为了不再有下一个陈雨。
4
黑暗对决
———
调查有了突破。通过医用鞋的型号和购买渠道,他们锁定了几家医院和医疗器械公司。最关键的是,一个便利店店员看到案发当晚有个穿白大褂的高个子男人在附近出现,通过画像专家的协助,他们有了嫌疑人的初步肖像。
抓捕行动定在周五晚上。根据线报,嫌疑人——市立医院的外科医生张俊——会在值班结束后回家。
但林默心中总有隐约的不安。太顺利了,就像有人一步步引导他们找到张俊。他翻阅着案卷,突然发现一个被忽略的细节:四个案发现场附近都有一家名为静心的心理咨询室,而陈希在那里做兼职咨询。
巧合
林默甩甩头,责备自己的多疑。陈希是帮助他们最多的人,怎么会...
电话突然响起,是技术科的小王:头儿,有个发现。第二次勘察第三现场时取得的鞋印样本,我们做了更精确的分析,发现鞋底有特殊的磨损
pattern,与医用鞋标准款不同...
说重点。林默催促道,心跳莫名加速。
那种磨损,很像长期在实验室站立工作的人会形成的。而且...小王犹豫了一下,我们比对了陈教授常穿的那双皮鞋,磨损特征高度吻合。
林默的手心渗出冷汗:样本会不会被污染当时陈教授也在现场。
理论上可能,但...小王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林默挂了电话,大脑飞速运转。陈希主动联系、对案件的熟悉程度、精准的侧写、总是出现在现场...如果这不是专家的专业,而是凶手的自信呢
他颤抖着打开档案柜,抽出陈希的背景资料。简历显示他曾在国外多所大学任教,但有一个时间段模糊不清——正好是第一个受害者被杀的时间段。
林默抓起车钥匙,冲向陈希的公寓。他需要当面问清楚,需要陈希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
雨又下了起来,敲打着车窗如同急促的鼓点。林默的手机亮起,是陈希发来的短信:
看来你发现了。来老城区的废弃制药厂吧,我给你真相。一个人。
林默踩下刹车,停在路边。他的手在颤抖,但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被背叛的愤怒。他通知了
backup,但要求他们在外面待命——他需要先听陈希亲口说出来。
制药厂里弥漫着霉味和化学品的残留气息。陈希站在空旷的生产车间中央,依然穿着白衬衫和针织衫,整洁得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
你从什么时候知道的陈希问,声音在空旷的厂房里回荡。
鞋印的磨损模式。林默握紧配枪,没有完全拔出,你故意引导我们找错方向,是吗
陈希笑了,那笑容不再温和,而带着疯狂的边缘:张俊确实有类似的癖好,他收藏女性的私人物品,甚至偷偷潜入过几个受害者的家。完美的替罪羊。
为什么林默感到胃部紧缩,为什么做这些为你妹妹报仇
陈希的表情突然扭曲:我妹妹林队长,我没有什么妹妹。那只是个感人的故事,为了获取你的信任。
那四个女孩呢你就这样夺走了她们的生命
夺走陈希向前一步,眼中闪着狂热的光,我给了她们永恒!在这个肮脏的世界里,她们永远不会老去,不会受伤,不会失望。我保存了她们的完美!
林默终于拔出了枪:陈希,投降吧。外面全是警察。
陈希却毫不在意地继续靠近:你知道吗,林默我原本选定下一个是你。你这么执着于正义,这么纯粹...多么完美的收藏品。但后来我改变了主意。
他在几步之外停下,眼神突然变得近乎温柔:我发现自己更想看到你破碎的样子。想看到当你知道真相后,还能不能保持那份坚定的正义感。
警笛声由远及近,红蓝灯光在窗外闪烁。陈希微笑着举起双手,做出投降的姿态,但嘴唇无声地形成一句话:
游戏才刚刚开始。
林默站在原地,枪口对准那个曾经他最信任的人,感到整个世界
都在崩塌。雨声越来越大,敲打着铁皮屋顶,如同永无止境的哀鸣。
在陈希被押上警车前,他回头看了林默最后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辨——有挑衅,有怜悯,还有某种近乎期待的闪光。
5
终局忏悔
林默知道,这不再是结束,而是一场更黑暗较量的开始。而他甚至不确定,自己是否准备好了面对这一切。江城的雨还在下,冲刷着表象,露出底下汹涌的黑暗。江城监狱的探视室内,林默坐在冰冷的金属椅上,等待着。玻璃隔墙另一侧的空椅子像是一个无言的质问。两年了,他从未踏足这里,直到今早收到那封信。
信封里只有一张白纸,用熟悉的工整字迹写着:是时候了结一切了,林队长。
门打开,陈希穿着囚服走进来,手铐脚镣叮当作响。他瘦了些,面色苍白,但那双眼睛依然锐利,透过玻璃直视林默,嘴角勾起一丝似笑非笑的弧度。
你来了。陈希拿起通话器,声音通过电流有些失真,却依然带着那种令人不安的平静。
林默没有寒暄:你说要了结一切。
陈希点点头:我快死了,林默。脑瘤,晚期。医生说我还有三个月,也许更短。
林默握紧通话器,指节发白。他应该感到快意,这个杀害四条人命的恶魔终于要受到最终审判。但奇怪的是,他心中只有一片空洞。
为什么现在告诉我
因为有些真相,应该随我一同埋葬。陈希向前倾身,压低声音,但有一个真相,我必须告诉你。
林默沉默着,等待那个他预感会撕裂一切的真相。
张俊,那个被我陷害的医生。陈希的目光变得遥远,他不完全是清白的。他确实潜入过那些女孩的家,偷窃她们的物品。他甚至给第三个受害者下过药,只是没敢下手。我...只是完成了他的幻想。
林默感到一阵反胃:所以你选择他做替罪羊。
我观察他很久了。陈希的语气近乎学术讨论,他有所有的倾向,只是缺乏勇气。我给了他勇气。
你玩弄了所有人的生命。林默的声音因愤怒而颤抖,那些女孩,张俊,还有我。
陈希第一次露出了类似愧疚的表情:你是我唯一后悔的部分,林默。我没想到会...
会什么
会在意你。陈希的声音几乎成了耳语,在那家咖啡馆第一次见到你时,你眼下有熬夜的阴影,领带打歪了,但眼睛里有种不肯屈服的光。那一刻我知道,你和其他警察不一样。
林默想起两年来的每个夜晚,那些被噩梦惊醒的时刻,梦中陈希有时是冷血杀手,有时又是那个帮他破解案件的温和教授。两种形象撕裂着他的理智。
你毁了我的职业生涯,陈希。即使证明了你才是真凶,局里再也没有人完全信任我。我现在负责文书工作,他们觉得我被你蛊惑了。
我知道。陈希垂下目光,我看了所有关于你的报道。你搬到了城西的小公寓,阳台上种了植物,每周三晚上会去那家我们一起去过的大排档吃饭。
林默猛地抬头:你怎么知道
陈希笑了,那笑容脆弱得可怕:因为我也在意你,林默。在意到让我害怕。
探视时间结束的提示音响起。陈希缓缓起身,手指轻轻按在玻璃上,仿佛想要触碰另一侧的人。
最后一个问题。林默急忙站起来,为什么选择我为什么是那天联系我
陈希回头,眼中闪过林默从未见过的温柔:因为你办案的新闻照片上,眼角有泪痣。像我母亲。她是我杀的第一个人,林默。那滴人工泪滴,从一开始就是为她。
门关上,陈希被带走了。林默站在原地,直到狱警提醒才机械地转身离开。
雨又下了起来,江城永恒的雨。林默没有上车,而是步行在雨中,让冷水冲刷脸庞,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
两周后,他接到监狱电话:陈希昏迷入院。医生说他可能撑不过今晚。
林默站在病房门口,犹豫了很久才推门而入。陈希躺在苍白的病床上,身上插满管子,瘦得脱形。听到动静,他睁开眼,露出一丝微笑。
你来了。声音气若游丝。
林默拖过椅子坐在床边:为什么要求见我
陈希艰难地呼吸着:想...看看你的眼睛。最后一次。
监护仪的嘀嗒声填满了沉默。林默注意到床头柜上放着一本旧笔记本。
那是给你的。陈希闭上眼睛,我所有的...忏悔。
林默没有碰那本笔记:我不想要你的忏悔,陈希。我想要的是理解。为什么那些女孩为什么用那种方式为什么把我拉进你的游戏
陈希睁开眼,目光突然变得清明,仿佛是回光返照:她们都像她...像我母亲。美丽,脆弱,被这个世界伤害。我让她们永恒沉睡,不再痛苦。他喘息片刻,继续道,而你...你像我本该成为的人。坚强,正义,不屈。我忍不住想...接近你,又想毁掉你。
林默终于拿起那本笔记,指尖发颤:你毁掉了很多人的生活,陈希。包括我的。
我知道。陈希的声音几乎听不见了,但在我扭曲的世界里...那是我唯一知道的...爱的方式。
监护仪发出长鸣。医生护士冲进来,林默被请出病房。他站在走廊上,透过玻璃看着他们抢救那个复杂而罪恶的生命,手中的笔记本重若千钧。
最终,医生摇了摇头。
雨停了,东方的天空泛起鱼肚白。林默坐在医院外的长椅上,翻开那本笔记。第一页上写着:
致林默——我黑暗世界中唯一的光,我罪恶一生中最后的救赎。
他一页页翻下去,读到了一个男孩如何变成恶魔的故事,读到每一个选择的细节,读到那些被精心计算的相遇和对话背后,隐藏着的情感。在最后一页,陈希写道:
如果真有来生,我希望在阳光下遇见你,那时我不带伤痕,你不带枪。我们可以简单地去喝杯咖啡,就像那个第一次见面的上午。
林默合上笔记,抬头望向升起的朝阳。他依然恨陈希,恨他夺走的生命,恨他造成的伤害。但在那恨意之下,他不得不承认,有些羁绊一旦形成,就永远改变了你的一部分。
他站起身,走向车水马龙开始苏醒的街道。回到局里,他会递交转职申请,离开警队,开始新的生活。但无论去往何方,他知道自己会永远带着这段经历,永远记得那个雨夜在咖啡馆初见的穿白衬衫的男人,记得制药厂里那个疯狂的告白,记得病房中最后的目光。
江城的雨还会继续下,但在雨与雨的间隙,总有阳光挣扎着穿透云层。林默深吸一口清晨的空气,继续向前
data-fanqie-type=pay_tag>
我是一个新人,希望获得大家的喜欢和支持,会时常修改作品给大家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