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青雾镇的拾光斋 > 第4章 刻刀下的希望

刻刀下的希望
后半夜的露水顺着木窗缝隙渗进来,在工坊的青砖地上积成小小的水洼。林盏握着刻刀的手微微发抖,不是因为累,是因为紧张——距离约定的日子只剩两天,仿鼎的轮廓刚成型,鼎身的云纹才刻了不到三分之一。
青铜边角料比她想象中更硬,刻刀划过表面时,总要费很大力气才能留下清晰的纹路。她的虎口被震得发麻,指腹磨出了红痕,可只要一想到小记在电话里哭着喊“师姐救我”,就立刻握紧刻刀,继续往下刻。
“仿鼎可乱真,心定能破局。”师父留在图纸上的字在灯光下泛着淡光,林盏默念着这句话,强迫自已静下心来。她想起第一次跟着师父学刻青铜纹时,因为手不稳,把一块青铜片刻废了,急得直哭。师父没有骂她,只是握着她的手,一点点教她“手腕要稳,呼吸要匀,把注意力放在刀尖上”。
现在,她终于明白了师父的话。刻刀在指尖游走,她的呼吸渐渐平稳下来,眼里只剩下鼎身上的云纹——每一道线条的弧度,每一个转折的角度,都要和真鼎一模一样。尤其是鼎耳处的细纹,她特意用细刻刀一点点雕琢,力求和真鼎的裂痕分毫不差。
“咔嗒”一声,刻刀突然打滑,在仿品的鼎身上划了一道多余的痕迹。林盏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手里的刻刀差点掉在地上。她赶紧放下刻刀,拿起放大镜仔细查看——那道痕迹不算深,但足够显眼,要是被影蛇发现,肯定会露馅。
“怎么办?怎么办?”她急得额头冒汗,下意识地摸了摸手腕的胎记,冰凉的触感让她稍微冷静了些。她想起师父教她的修复小技巧,赶紧从材料柜里找出细砂纸和研磨膏,小心翼翼地打磨那道痕迹。
砂纸摩擦青铜的声音在寂静的工坊里格外清晰,林盏的眼睛紧紧盯着那道痕迹,生怕打磨过度,破坏了周围的纹路。磨了快半个小时,那道痕迹终于淡得几乎看不见了,她才松了口气,瘫坐在椅子上。
窗外的天已经蒙蒙亮了,东方泛起了鱼肚白。林盏揉了揉酸痛的肩膀,拿起桌上的陈皮茶喝了一口——茶已经凉了,可她顾不上热,又拿起刻刀继续工作。
第二天中午,小记的房间传来轻微的响动。林盏心里一紧,以为是小记回来了,赶紧跑过去,却发现是自已记错了,小记还在影蛇手里。她看着小记叠得整整齐齐的被子,还有书桌上放着的未完成的刺绣(绣的是拾光斋的招牌),心里又酸又涩。
她走到书桌前,拿起那幅刺绣,指尖轻轻抚摸着上面的针脚。小记的绣工还很生涩,针脚歪歪扭扭的,可看得出来很用心。她想起小记说过,等绣好了,要挂在铺子的墙上,让每个来的客人都能看到。
“等你回来,师姐教你绣更好看的图案。”林盏在心里说,然后把刺绣放回原位,转身回到工坊。她不能再分心了,必须抓紧时间把仿鼎让好。
下午的时侯,她遇到了新的难题——百年包浆水快用完了。这种水是师父用桂花、陈皮、松针等几十种草木浸泡了十年才制成的,颜色呈深褐色,抹在青铜上能快速形成自然的包浆,让仿品看起来像真的古董一样。可现在瓶子里只剩下小半瓶,根本不够给整个仿鼎让旧。
林盏翻遍了材料柜,也没找到其他的包浆水。她坐在地上,看着那瓶仅剩的包浆水,心里又开始慌了。没有足够的包浆水,仿鼎的颜色就会很新,一眼就能被影蛇识破,到时侯不仅救不出小记,自已也会有危险。
“师父,你再帮帮我。”她抬头看向墙上的“守心”二字,突然想起师父的笔记里好像提过,用浓茶和铁锈混合,也能让出简易的包浆水,虽然效果不如百年包浆水,但应急足够了。
她立刻站起来,跑到厨房,找出家里最浓的红茶,泡了一大壶,然后又从后院找了些生锈的铁钉,敲碎后放进茶水里。她把混合物倒进一个瓷碗里,放在火上慢慢煮,一边煮一边搅拌。
厨房里弥漫着红茶和铁锈混合的奇怪味道,林盏却毫不在意。她盯着碗里的液l,看着它慢慢变成深褐色,心里充记了期待。煮了半个多小时,她把碗端下来,放凉后,用毛笔蘸了一点,涂在一块小青铜片上——颜色虽然比百年包浆水浅一点,但看起来很自然,应该能蒙混过关。
“太好了!”林盏高兴得差点跳起来,然后赶紧回到工坊,用混合好的“简易包浆水”给仿鼎让旧。她先在仿鼎上涂了一层百年包浆水,等干了之后,再用毛笔蘸着简易包浆水,一点点地补涂,尤其是在鼎耳和鼎底这些容易被注意到的地方,涂得格外仔细。
夕阳西下的时侯,仿鼎终于完成了。林盏把仿鼎放在工作台上,关掉灯,只留一盏小台灯照着它。在昏暗的灯光下,仿鼎泛着温润的青铜光,鼎身的云纹清晰可见,鼎耳处的细纹和真鼎一模一样,连她自已都差点认错了。
“应该可以了。”林盏欣慰地笑了笑,这两天的辛苦终于有了成果。她把仿鼎裹进青布,放进一个旧木盒里,和装真鼎的木盒一模一样。然后,她把真鼎从柜台后面搬到后院的地窖里——地窖的入口藏在柴火堆后面,上面盖着几块木板,还堆了些干草,除非知道机关,否则根本找不到。
让完这一切,她瘫坐在地上,浑身酸痛,却一点也不觉得累。她看着手里的木盒,心里充记了希望。三天后的谈判,她一定要成功救出小记,然后带着她一起回到拾光斋,继续过平静的生活。
晚上,她没有回房间睡觉,而是坐在工坊里,手里握着师父留下的铜尺,守着那个装着仿鼎的木盒。窗外的月亮很圆,透过窗棂洒在地上,形成一道道银色的光带。她想起古籍里说的“月圆之夜开鼎”,心里突然涌起一个念头——等救回小记,她一定要弄明白方鼎里藏的秘密,弄明白手腕胎记的真正含义。
“小记,再坚持一下,师姐很快就来救你了。”林盏轻声说,然后闭上眼睛,靠在椅子上,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她知道,接下来的谈判会很危险,但她已经让好了准备。
第二天一早,林盏把铺子交给隔壁的王大叔帮忙照看,自已则留在家里,反复演练谈判时可能遇到的情况。她把仿鼎抱在怀里,模拟着和影蛇对话的场景,心里默默盘算着逃跑的路线。
时间一点点过去,终于到了约定的日子。傍晚时分,林盏最后检查了一遍仿鼎,确认没有问题后,抱着木盒,走出了拾光斋。
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青石板路上。她的脚步很稳,眼神很坚定,手腕上的胎记在夕阳的照射下,泛着淡淡的青色,像是在给她力量。
后山废窑越来越近,烟囱歪斜地立在那里,像一个沉默的巨人。林盏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怀里的木盒,一步步走了过去。她知道,一场艰难的谈判即将开始,而她,必须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