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檐角记 > 第一章

第一章
芝麻糖与飞升路
我叫沈砚,飞升的那天,人间刚过惊蛰。
青城山顶的雷劫余烬还冒着青烟,焦黑的岩石缝里,几株被天雷劈断的狗尾草却倔强地冒出了嫩芽。我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把那些歪歪扭扭的草扶正,指尖沾了些黑灰,也不在意。身后传来踏云的声响,接引仙使捧着绣着云纹的仙袍,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沈仙师,您这飞升...怎的半点仙风道骨都无
我摸了摸鼻子,把手里攥着的半块芝麻糖塞进嘴里,甜味在舌尖化开,才笑道:仙风道骨又不能当饭吃,不如这糖甜。再说了,刚帮王阿婆把瓦铺好,总不能让她白等我送剩下的钉子。说着,我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七颗铁钉——昨夜里修补屋顶时剩下的,等下我把钉子给她送过去,再跟张老爹说声抱歉,说好今天帮他修水车的,怕是要耽搁了。
仙使噎了噎,没敢再多说。我知道,在他眼里,我定是个异类——五百年难遇的凡道飞升者,不靠天材地宝,不借宗门庇护,就凭着帮人挑水、补锅、修屋顶的功夫,硬生生在柴米油盐里悟了道。去年冬天大雪封山,我背着瘫痪的李大爷翻了三座山求医,路上遇到饿狼,竟凭着挑水练出的力气把狼赶跑了。后来有人问我怕不怕,我只说李大爷还等着吃药,哪有空怕——这些事在修士眼里或许不值一提,可在我看来,比打坐修炼实在多了。
仙使无奈,只得跟着我下山。我们踩着薄薄的云气,落在青城山脚的小镇口。王阿婆正站在院门口张望,见我回来,连忙迎上来:小沈啊,你可算回来了,刚那雷声吓得我哟...咦,这位是她盯着仙使的仙袍,眼睛都直了。
阿婆,这是来接我走的仙使。我把钉子递过去,又掏出油纸包着的桂花糕,这糕您留着吃,甜得很。我要去个远地方,以后不能帮您补屋顶了,您要是屋顶再漏雨,就找镇上的刘木匠,他人实在,手艺也好。
王阿婆接过东西,眼眶一下子红了:小沈啊,你要去做神仙可做神仙有什么好,不如在镇上,阿婆还能给你做芝麻糖吃。
我帮她把额前碎发捋到耳后,笑着应下:我去看看,要是不好玩,就回来跟您学做芝麻糖。转头又看向水车旁的张老爹,他正蹲在地上摆弄零件,我走过去教他对齐木齿、固定钉子,直到他点头说懂了,才放心跟着仙使踏云离开。
回头望时,小镇炊烟袅袅,王阿婆还在挥手,张老爹站在水车旁比划——这些画面像刻在骨子里的印记,让我心里暖烘烘的。仙使忍不住劝:沈仙师,凡间不过百年虚妄,您这般记挂,日后难在仙界安身。
我却摇了摇头:虚妄不虚妄,不是看活多久,是看活得有没有滋味。王阿婆的芝麻糖甜,张老爹的水车能浇地,孩子们的笑声好听——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怎么会是虚妄
仙使没再说话,只是加快了脚下的云气。不多时,南天门便在眼前,鎏金城门气派非凡,可我盯着那些石阶,满脑子都是下雨天会不会滑——凡间的石阶要是不刻纹路,老人走上去容易摔着。
第二章
仙界的温吞水
初入仙界,我倒真新鲜了些时日。
去天河畔看仙娥浣纱,见那些丝线是用星子捻的,便蹲在河边问:姑娘,这线能织成布给凡间的娃娃做衣裳吗冬天冷,镇上的小石头总冻得缩脖子。仙娥们面面相觑,笑着躲开了,大抵是觉得我这新仙官不懂规矩。
去瑶池边看蟠桃,红得透亮的果子馋人,我伸手想摘一个,却被守园仙将拦住。我挠头解释:我不是要偷,就是想看看桃核能不能种。凡间的桃树种三年结果,给张老爹院子里种一棵,夏天他就能在树下下棋了。仙将皱眉说仙凡有别,把我赶了出去。
最有意思的是太上老君的炼丹房。趁老神仙打盹,我溜进去捏了颗丹丸尝——没味道,还不如凡间的糖糕。我咂咂嘴,从怀里掏出油纸包,把带来的桂花糕丢了一块进去:老神仙,尝尝这个,比你这丹丸甜多了。
没过多久,整个兜率宫都飘着桂花香,炼丹童子们围着丹炉直打转。太上老君醒来后,看着丹炉里的桂花糕,胡子都气歪了,却没真怪我,只是叫到跟前问:你这糕,是凡间做的
是啊,镇上李婶做的,放了桂花蜜。我点头。
老神仙捻着胡子尝了一口,眼睛亮了:不错不错,比我这丹丸多了些烟火气。
可新鲜劲一过,仙界的日子就像一碗温吞水,淡得没了滋味。
每天清晨,启明星准时亮起,仙官们踩着点去朝会,说的都是三界安稳仙力充盈的套话,连咳嗽声都和前一天分毫不差;正午,瑶池的莲花准时开,仙娥们按顺序摘莲子,动作标准得像木偶;傍晚,蟠桃宴准时开席,仙乐调子千年不变,琼浆玉液喝在嘴里,也没了第一次的清甜,只剩寡淡。
我去找掌管时序的羲和,她在天河旁调整日轮,金色发丝垂肩,美得不像真人。我蹲在她身边,看着日轮光芒洒在河里,问:仙子,凡间的春天有燕子归,夏天有蝉鸣,秋天有落叶,冬天有雪,仙界的日子怎么就一直一个样
羲和头也不抬,声音清冷:仙者当求永恒,恒定才是大道。凡间的变化,不过是凡物生灭,不值一提。
可生灭才有滋味啊。我捡起石子扔进天河,溅起涟漪,水要是不动就成了死水,有风吹、有石子落,才有涟漪才好看。凡间的人也是,有生有死,有喜有悲,才活得有意思。就像王阿婆,儿子去年没了,她难过好久,可今年春天看到桃树开花,又笑了——没有难过,哪能知道笑的甜
羲和停下动作看我,眼神里满是不解:你既已飞升,为何总想着凡间琐事不过是过眼云烟。
我笑了笑,没再说话。和这些活了千年的仙神,说不通这些道理。
又去找掌管姻缘的月下仙,她对着姻缘簿发呆,见我进来叹道:凡间姻缘不过百年,记了也是白记。不如想想如何提升仙力,早日位列上仙。
我站在她仙府里,看着窗外一成不变的云海,心里空落落的。那些凡间的画面又涌上来:青城山下的野花、聒噪的蝉鸣、金黄的稻穗、皑皑的白雪,还有王阿婆的芝麻糖、张老爹的粗茶、小石头和阿翠的笑声——那些琐碎、平凡、会变的日子,原来才是最记挂的。
这天,我坐在南天门的檐角上,手里攥着块化得发腻的芝麻糖,看着下方云海。忽然站起身,拍了拍灰尘,朝着凌霄宝殿走去。
第三章
弃仙回凡
凌霄宝殿内,玉皇大帝端坐在九龙宝座上,听太白金星汇报三界事宜。见我进来,他放下玉圭,语气威严:沈仙师今日前来,可是有要事启奏
我拱了拱手,声音平静却坚定:启禀陛下,臣想回凡间。
满殿皆惊。太白金星的拂尘掉在地上,南极仙翁直接站起来:沈仙师,你可知自己在说什么多少修士梦寐以求飞升,你却要放弃仙籍,重回凡间
臣知道。我点头,目光清澈,可仙界虽好,却不是臣想要的日子。凡间有生老病死,有悲欢离合,正是这些,才让日子有了滋味。臣宁愿在凡间做个有血有肉的凡人,也不愿在仙界做尊无情无欲的仙神。
玉皇大帝沉默许久,问:凡间究竟有什么好,让你这般记挂
我想了想,笑着说:凡间有王阿婆的芝麻糖,甜;有张老爹的粗茶,香;有孩子们在河边摸鱼的笑声,好听;下雨天,人们躲在屋里听雨声聊家常;下雪天,大家一起扫雪、堆雪人、烤红薯——这些都是仙界没有的。仙界太静了,静得像死水,没有波澜,没有滋味。
可凡间有苦难。太白金星忍不住道,有瘟疫,有洪涝,有生离死别,你忘了吗
没忘。我摇头,可正因为有苦难,才更懂幸福的珍贵。去年冬天大雪封山,我背着李大爷求医,冻得手脚发麻,可看到他喝上药脸色好转时的开心,是在仙界喝多少琼浆玉液都比不了的。苦难不是坏事,它能让人明白活着的意义。
玉皇大帝又沉默许久,最终点头:也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既然你心意已决,朕便准你所求。只是记住,一旦放弃仙籍,日后再想飞升,难如登天。
臣明白。我躬身行礼,没有丝毫犹豫。
走出凌霄宝殿,浑身都轻松了。没回仙府收拾东西,径直走向南天门。接引仙使见我,惊讶地问:沈仙师,您要去哪
回凡间。我挥挥手,脚步轻快——哪是放弃仙籍,分明是去赴一场关于人间烟火的盛会。
踏着云气走向云海,云层散开,露出凡间的山川河流:青绿色的山,蜿蜒的河,还有那座冒着炊烟的小镇。我深吸一口气,仿佛已经闻到了芝麻糖和粗茶的香。
纵身一跃,身后是永恒不变的仙界,前方是鲜活的人间。
第四章
小镇的变化
落在小镇口时,已是傍晚。夕阳染橘了天空,饭菜香弥漫在空气里,熟悉的味道让我眼眶一热。
刚走到王阿婆院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稚嫩的声音:阿婆,您这芝麻糖太甜了,我喜欢。
推开门,王阿婆正坐在老槐树下给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做糖,男孩吃得满嘴糖渣。看到我,阿婆愣了愣,眼泪掉下来:小沈...你真的回来了
回来了,阿婆。我走过去帮她擦眼泪,我说过,仙界不好玩就回来学做芝麻糖。
他是小石头的儿子,叫小豆子。阿婆笑着介绍,小石头去年娶了阿翠,今年就生了小豆子,日子过得可好了。
小豆子眨巴着眼睛问:阿婆,他是谁呀我爹说,以前有个神仙哥哥帮过咱们镇好多人。
我不是神仙,就是去了个远地方。我摸了摸他的头。
正说着,张老爹扛着锄头回来,看到我惊喜地喊:小沈!你可算回来了!走,去我家喝酒,刚酿了新酒!
跟着张老爹回家,院子里那棵我以前帮他种的桃树,如今枝繁叶茂开着粉花。他媳妇端上炒青菜、炖腊肉、鸡蛋羹,不好意思地说:小沈,别嫌弃我们家的粗茶淡饭。
婶子,我就爱吃这个。我夹了口青菜,清爽的味道和记忆里一模一样。
张老爹倒了杯酒递我:尝尝,自家谷子酿的,比不上琼浆玉液,但够味。
辛辣中带着甘甜,比仙界的酒好喝多了。我们边吃边聊,我才知道这几年小镇的变化:去年夏天发大水,大家齐心协力修堤坝、盖房子,很快就恢复了原样;小石头和阿翠开了家小铺子,生意不错;刘木匠的手艺越来越好,还被邻镇请去做家具。
现在日子好过了,大家齐心,再苦的日子也能过甜。张老爹感慨道。
我点头——这就是凡间的力量,没有仙力法宝,可人心齐,就没有迈不过的坎。
第五章
水患与仙力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在镇上住了下来。帮王阿婆做芝麻糖,帮张老爹修水车,帮刘木匠做家具,和以前一样过得充实。小豆子总跟着我,问天上的事,我就给他讲天河的星星、瑶池的蟠桃,却从不提自己曾是仙人。
这天,我正在帮张老爹修水车,突然有人喊:不好了!山洪爆发了!河水涨上来了!
我们连忙往河边跑,只见河水汹涌,漫过河岸朝着小镇冲来。镇上的人慌作一团,有的搬东西,有的喊救命。
大家别慌!我大声喊,先把老人孩子转移到高处,青壮年跟我去修堤坝!
人们渐渐平静下来,小石头和阿翠抱着小豆子把老人扶到山坡上,其他人跟着我和张老爹扛锄头、背沙袋往河边跑。可河水太急,仅凭人力根本挡不住——再这样下去,整个小镇都会被淹没。
小沈,怎么办啊这水太大了!张老爹焦急地说,脸上满是汗水和泥土。
我深吸一口气——只能动用仙力了。虽然放弃了仙籍,但体内的仙力还在,平时我都刻意压制,不想用仙力打扰凡间生活,可现在,为了镇上的人,不得不这样做。
我走到河边闭上眼,集中精神。体内的仙力缓缓涌动,顺着指尖注入土地。松散的泥土渐渐变得坚硬,像一堵厚墙挡住河水。大家都看呆了,小石头喃喃道:沈哥哥...他真的是神仙。
我没理会他们的惊讶,继续调动仙力。双手一挥,河边的沙袋自动飞起来,整齐堆在泥土墙上加固;又对着河水轻轻一推,汹涌的河水慢慢退了回去,恢复了平静。
做完这一切,我松了口气,仙力消耗大半,脸色有些苍白。睁开眼,看到大家用崇拜的目光看着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别愣着了,快修损坏的房屋,看看有没有人受伤。
王阿婆走过来心疼地说:小沈,你没事吧脸色这么差,快跟阿婆回家歇歇,给你做芝麻糖补补。
阿婆,我没事,等大家忙完再说。我笑着应下。
可我没想到,刚才的仙力波动惊动了仙界。凌霄宝殿内,玉皇大帝正看着水晶球里我动用仙力的画面,太白金星忧心忡忡地说:陛下,沈砚虽弃仙籍,但仙力仍在。他在凡间动用仙力,若被其他仙神知道,恐引麻烦,而且也会打乱凡间秩序。
玉皇大帝沉默片刻:沈砚的道本就不同,他动用仙力是为救凡人,并非私利。但你说得也有道理,派个人去凡间提醒他,尽量别轻易动用仙力,以免引来祸患。
是,陛下。太白金星躬身退下。
第六章
仙界来客
几天后,小镇渐渐恢复平静。损坏的房屋修好了,受伤的人也痊愈了。大家都很感激我,每天有人送鸡蛋、蔬菜、点心,我推辞不过收下,又分给镇上的老人和孩子。
这天,我正在帮刘木匠做家具,突然感觉到熟悉的仙力波动。抬头望去,一个穿着仙袍的少年踏云而来,落在我面前。
少年约莫十六七岁,带着稚气,手里拿着金色令牌,上下打量我:你就是沈砚
我放下工具点头:我是。你从仙界来
没错,我是太白金星座下的童子清风。他晃了晃令牌,奉陛下之命提醒你,尽量别在凡间轻易动用仙力,以免打乱秩序,引来祸患。
多谢陛下关心,也多谢你跑一趟。我知道了。我笑道。
清风看着我身上的粗布衣衫和手里的刨子,忍不住问:沈砚,我真不明白,你放着好好的神仙不当,回凡间做这些粗活有什么意思仙界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有千年不谢的仙花,有喝不完的琼浆玉液,哪点不比凡间好
我拿起一块木头慢慢刨着:清风童子,你在仙界待了多久
差不多五百年了。他想了想。
去过凡间吗我又问。
他摇头:凡间有什么好去的到处是生老病死和苦难,我才不去。
你没去过,所以不知道凡间的好。我笑了,凡间虽有生老病死,却也有温暖真情。我帮王阿婆修屋顶,她给我做芝麻糖;帮张老爹修水车,他请我喝自酿酒;镇上人遇到困难,大家齐心协力解决——这些都是仙界没有的。
仙界的荣华富贵看似美好,可日复一日,千篇一律,没有变化,没有波澜。就像那千年不谢的仙花,美得精致却没有生机,不像凡间的野花,虽平凡,却能在春风里肆意生长。琼浆玉液喝多了,也品不出滋味,哪比得上张老爹自酿的酒,带着粮食的醇厚和生活的烟火气。
清风若有所思,却还是有些不解:可凡间太脆弱了,一场洪水、一场疫病,就能让无数人受苦,这样的地方,真值得留恋
正因为脆弱,才更懂得珍惜。我放下刨子,看向远处田野里劳作的人们,每一次战胜苦难,大家的心就靠得更近。去年洪水过后,镇上人相互帮忙,比以前更团结了。小石头和阿翠原本有些矛盾,那次一起救小豆子,感情更深了。这些经历,让凡间的日子充满人情味,而不是仙界的冰冷规则。
清风沉默许久,叹了口气:沈砚,你说的我好像有点懂了,但又不完全明白。等我回仙界,再好好想想。
你有空可以来凡间走走,看看这里的日出日落、人间百态,说不定就能明白了。我笑着说。
嗯,有机会我一定来。清风点头,那我先回仙界复命了,你记得陛下的提醒,别轻易用仙力。
放心吧,我会注意的。我挥挥手,看着他踏云离去。
他走后,我继续做手里的家具。刘木匠在一旁感慨:小沈,你和那神仙童子说了啥我听着,觉得咱这平凡日子,好像也挺有滋味。
本来就有滋味。我笑着说,咱们的日子,虽然普通,可每一刻都是实实在在的,有苦有甜,这才是生活啊。
刘木匠笑着摇头:你这孩子,说的话总是这么在理。
日子依旧平淡地过着,我还是每天帮着镇里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偶尔会想起仙界,但也只是一笑而过。对我来说,凡间的烟火,才是真正的归宿。直到有一天,小镇上来了个陌生的道士,他的出现,又打破了小镇短暂的平静。
这道士穿着道袍,背着桃木剑,一脸严肃地走进小镇。他看到我,眼睛一亮,径直走过来:你可是沈砚
我有些疑惑地点点头:正是,道长找我何事
道士打量着我,低声道:我从远方而来,听闻此地有仙力波动,特来一探究竟。你身上虽无仙袍加身,却隐隐有仙力流转,究竟是何缘故
我心中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道长怕是误会了,我不过是个普通凡人,哪有什么仙力。
道士冷哼一声:休要瞒我,我修道多年,岂会看错。若你真有仙缘,莫要荒废,跟我回山修炼,日后定能位列仙班。
我无奈地笑了笑:道长,我早已放弃仙籍,只想在这凡间过平凡日子,无意再入仙途。
道士瞪大了眼睛:放弃仙籍你这是糊涂啊!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仙缘,你却弃如敝履。仙神高高在上,超脱轮回,为何要留恋这尘世的苦难
我耐心解释:道长,仙神虽超脱轮回,却也失去了人间的七情六欲。我在仙界待过,那里的日子虽永恒不变,却如死水一般。凡间虽有苦难,但也有温暖与真情,有生老病死的感悟,有悲欢离合的滋味,这些才是我想要的。
道士听了,却依旧摇头:你被尘世蒙蔽了双眼,等你历经沧桑,就会明白仙途的可贵。
我不再争辩,只是微笑着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道长求仙,我求凡,道不同不相为谋。还望道长不要强求。
道士见我心意已决,长叹一声:罢了罢了,既然你不愿,我也不强求。但你若有朝一日改变主意,可来青云山找我。说完,转身离去。
看着他的背影,我心中五味杂陈。我知道,我的选择在很多人眼中难以理解,但对我来说,这就是最正确的路。回到小镇,王阿婆正在做芝麻糖,小豆子在一旁帮忙,看到我回来,兴奋地跑过来:沈哥哥,快来尝尝阿婆做的新糖!
我笑着接过糖,放入口中,甜味瞬间在舌尖散开。看着阿婆和小豆子的笑容,我心中满是温暖。这就是我要的生活,简单而美好,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
第七章
新的仙凡难题
清风童子走后,我本以为日子能像从前一样,继续在小镇的烟火气里安稳过着。可没成想,仙界的风波才刚刚开始。
几日后的夜里,我正躺在院子里的竹椅上看星星,突然感觉到一股强大且陌生的仙力。睁眼望去,只见一道金光落在镇口,一个身着华丽仙袍的老者缓缓走来。月光洒在他身上,映出衣摆上繁复的符文,透着说不出的威严。
你可是沈砚老者开口,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气势。
我起身行礼,心中疑惑:正是在下,不知仙长前来,所为何事
老者打量我一番,眼中满是不屑:哼,不过是个弃仙回凡的叛逆之徒。我乃仙界紫微垣执法仙使,听闻你在凡间动用仙力,扰乱凡间秩序,特来将你带回仙界受审。
我皱了皱眉:仙长,我动用仙力是为了救小镇百姓于水患,并非有意扰乱秩序。况且陛下也曾默许我在凡间生活,并未禁止我在危急时刻出手。
陛下仁慈,你却不知收敛!执法仙使冷哼,仙界规矩森严,仙凡有别,岂容你肆意破坏今日你必须跟我回仙界,否则休怪我不客气!
话音刚落,他手中便出现一条金色锁链,链上符文闪烁,朝着我飞速缠来。我侧身躲开,心中无奈——看来今日之事,怕是难以善了。
仙长,还请三思。我试图劝说,凡间百姓淳朴善良,他们需要安宁的生活。若因我之事,引得仙界过多干涉凡间,恐生祸端。
祸端执法仙使冷笑,你这逆徒,还敢妄言!今日不惩治你,仙界威严何在说罢,他周身仙力涌动,发动更猛烈的攻击。
我只能不断躲避,同时运转体内仙力防御。一时间,小镇上空光芒闪烁,惊醒了不少人。王阿婆、张老爹、小石头等人纷纷跑出门,看到空中的打斗,都吓得脸色苍白。
小沈,这是怎么了王阿婆焦急地喊道。
阿婆,你们别出来,回屋里躲好!我大声回应,却不敢分心。
执法仙使攻势凌厉,我虽有仙力,可毕竟放弃仙籍许久,又不想过度伤害他,渐渐有些招架不住。就在他的仙法即将击中我时,一道熟悉的身影挡在了我身前——是玄真。
玄真一袭白衣,手持拂尘,面色平静:执法仙使,手下留情。
执法仙使看到玄真,微微一怔:玄真仙师,你为何阻拦这沈砚公然违抗仙界规矩,理应受罚。
玄真笑了笑:仙使莫急。沈砚动用仙力确有缘由,并非故意违规。且凡间与仙界息息相关,过度干涉凡间,对仙界也未必是好事。不如我们坐下来,好好商议一番。
执法仙使犹豫片刻,最终收起仙力:哼,看在玄真仙师的面子上,暂且饶他这一回。但此事绝不能就这么算了,我会将此事如实禀报陛下。
说完,他化作一道金光离去。我松了口气,看向玄真:多谢玄真仙师搭救。
玄真摆了摆手:不必客气。我本在附近游历,感受到仙力波动,便赶来看看。没想到是你遇上麻烦。
这时,王阿婆等人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询问。我只能简单解释,说这是一场误会,让大家别担心。可我心里清楚,此事恐怕不会就此结束,仙界与凡间之间的矛盾,才刚刚浮出水面。
玄真看着我,若有所思:沈砚,或许我们该想想办法,彻底解决仙凡之间的问题,不然以后类似的麻烦还会不断。
我点了点头,目光望向远方的山峦,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让仙凡和谐共处的方法,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凡间烟火。
第八章
烟火里的答案
玄真的话点醒了我。是啊,总不能一直被动应付,得主动找到让仙凡双方都能接受的法子。
接下来的几日,我和玄真走遍了小镇周边的村落,也去了邻镇的市集。我们看到农户们顶着烈日插秧,汗珠子砸在泥土里;看到货郎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吆喝声里满是生计的奔波;看到说书先生在茶馆里讲着古今故事,听众们时而拍案叫好,时而抹着眼泪——这些鲜活的画面,不就是最好的凡间注脚吗
你看,仙界的仙神们总说凡间‘粗鄙’,可这些‘粗鄙’里,藏着最实在的活法。我蹲在田埂上,看着稻苗在风中摇晃,对玄真说,他们怕的不是凡间的苦,是怕丢了仙神的‘架子’,怕承认自己也需要这些烟火气。
玄真点头:可怎么让仙界那些人明白呢光靠说,他们是不会信的。
我们正琢磨着,就见张老爹匆匆跑来,手里拿着一张皱巴巴的纸:小沈,你快看看,这是县里送来的告示,说上游要修水库,咱们这一片的土地可能要被淹了!
我接过告示一看,心里咯噔一下。水库若是修成,不仅镇上的农田保不住,连大家住了一辈子的房子都得搬迁。可不修水库,每到雨季,上游的洪水又会威胁下游的百姓——这是个两难的选择。
镇上的人得知消息后,都慌了神。有人说要去县里请愿,有人说要搬去别的地方,还有人红着眼眶说死也不离开家。我看着大家焦急的模样,忽然有了个主意。
玄真,你能不能帮我个忙我转头看向他,你回一趟仙界,把这里的情况告诉陛下,再请几位仙神来凡间看看——不是看我们的‘粗活’,是看凡间的人面对困境时,是怎么一起扛过去的。
玄真眼睛一亮:这主意好!让他们亲眼看看,比说再多道理都管用。
玄真当天就回了仙界。可等了三天,他才带着太白金星和太上老君回来,身后还跟着几个面无表情的仙官——看穿着,应该是仙界掌管民生、水利的官员。
陛下本想亲自来,可凌霄宝殿还有要事,便让我们先过来看看。太白金星笑着说,目光扫过镇上忙碌的人们,眼神里多了几分好奇。
我没急着说水库的事,只是带着他们去了田里。此时正是农忙时节,大家正忙着收割早稻。王阿婆的孙子小豆子,学着大人的样子挥舞着小镰刀,虽然割得歪歪扭扭,却满脸认真;张老爹光着脚在田里穿梭,时不时帮邻居搭把手;小石头和阿翠则推着小车,把收割好的稻穗运回家。
仙长们看,我指着田里的人们,他们知道水库可能要淹了家,可还是先把眼前的稻子收了——因为他们知道,日子得一天一天过,再大的难,也得先把当下的活干好。
太上老君捻着胡子,蹲在田埂上,看着一颗饱满的稻穗,轻声道:这稻子,是用汗水喂大的啊。比我丹炉里的仙药,多了几分‘根’的味道。
后来,我们又去了镇上的茶馆。说书先生正在讲大禹治水的故事,讲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时,台下的听众都忍不住鼓掌。太白金星凑到我身边,小声问:这大禹,是凡间的英雄
是。我点头,他不是仙神,却凭着自己的本事和决心,治好了洪水,救了无数百姓。凡间的人,从来不是只会等着仙神帮忙的‘弱者’。
当天晚上,镇上的人聚在晒谷场上,商量着水库的事。有人说:要是真要搬,咱们就一起搬,到了新地方,再一起盖房子、开田地。也有人说:咱们可以跟县里商量,能不能把水库的位置挪一挪,尽量少淹点地。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没有争吵,只有齐心协力想办法的真诚。
那些跟着来的仙官,站在角落里看着这一幕,脸上的冷漠渐渐褪去。有个掌管水利的仙官,忍不住走上前,对大家说:我看了你们这里的地形,其实可以在水库旁边修几条水渠,既能蓄水,又能灌溉下游的田地,这样就不用淹掉太多农田了。
大家都愣住了,随即爆发出欢呼声。我看着这一幕,笑着对太白金星说:您看,仙凡之间,不是只有‘规矩’,还有‘互相帮衬’。
太白金星叹了口气:以前总觉得仙凡有别,现在才明白,不管是仙是凡,想要好好过日子的心,都是一样的。
第九章
檐角下的大道
太白金星和太上老君回仙界后,很快就带来了玉皇大帝的旨意——仙界会派掌管水利的仙官,协助凡间的工匠一起规划水库,尽量减少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同时,陛下还下令,以后仙界会定期派仙神来凡间历练,学习凡间的民生之法,也会在不打扰凡间秩序的前提下,帮百姓解决一些靠人力难以解决的难题。
消息传来,镇上的人都高兴坏了。王阿婆特意做了一大锅芝麻糖,分给大家;张老爹拿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好酒,请我和玄真喝酒;小石头和阿翠则忙着给即将来帮忙的仙官收拾住处。
水库开工那天,仙界的仙官们真的来了。他们没有穿华丽的仙袍,而是换上了和凡间工匠一样的粗布衣服,扛着工具,和大家一起挖水渠、搬石头。一开始,他们还不太习惯,动作笨拙,引得大家发笑;可没过几天,他们就熟练起来,甚至还会跟工匠们讨教技巧。
有个叫云阳的仙官,以前在仙界掌管云雾,从来没干过体力活。第一天下来,他的手上磨起了水泡,疼得直咧嘴。可第二天,他还是准时出现在工地上,笑着说:昨天我尝了张老爹的酒,觉得比仙界的琼浆玉液还香——这点疼,算不了什么。
看着仙官们和百姓们一起劳作、一起吃饭、一起聊天,我忽然明白,所谓的仙凡之道,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规矩,而是藏在这些烟火气里的互相理解。仙界的仙神们,在凡间找到了活气;凡间的百姓们,也在仙神的帮助下,少了些生活的艰难——这才是最好的平衡。
水库修好的那天,正好是中秋。镇上的人在晒谷场上摆了几十张桌子,杀了自家养的鸡,炖了自己种的菜,还拿出了酿好的酒。仙界的仙官们也来了,他们不再是以前那种冷冰冰的样子,而是和大家坐在一起,吃着家常菜,聊着家常话。
太上老君带来了他用凡间食材炼的新丹丸,分给大家尝:这是用你们种的稻谷、晒的桂花炼的,吃了能强身健体,没有仙力,凡人也能吃。
小豆子拿着一颗丹丸,咬了一口,笑着说:爷爷,这个比糖还甜!
太上老君哈哈大笑:甜就好,甜就好。
我坐在角落里,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里暖暖的。王阿婆走过来,递给我一块芝麻糖:小沈,你看现在多好,神仙和咱们一起过日子,就像一家人一样。
是啊,阿婆。我接过芝麻糖,放进嘴里,甜味在舌尖化开,这就是我想要的日子。
玄真走到我身边,看着天上的月亮,轻声道:以前在仙界,总觉得‘道’在云端之上,在炼丹炉里,在修炼的典籍里。现在才明白,真正的‘道’,就在这檐角下的炊烟里,在人们的笑声里,在这一口芝麻糖的甜味里。
我点头,抬头看向自家的屋檐。炊烟袅袅升起,和天上的云彩连在一起,分不清哪是人间的烟,哪是仙界的云。
或许,仙凡之间,从来就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界限。所谓的大道,不过是让每个生命,都能在自己喜欢的地方,过上有滋有味的日子——就像我,在这个小镇上,帮人修屋顶,吃着芝麻糖,看着孩子们长大,这就是我最好的道。
后来,也有仙神问我,后悔当初放弃仙籍吗我总是笑着摇头。因为我知道,那些在仙界永远也得不到的烟火气,那些实实在在的温暖和感动,都在这檐角下的日子里,等着我。
data-fanqie-type=pay_tag>
而这,就是我一生所求的,最圆满的答案。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