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杨齐也要求老娘学认字,但在老娘“不认字半辈子都过来了”、“费那时间认字,还不如多纳一双鞋垫呢”,杨齐就没有再要求了。
这一次的扫盲班,老娘是必须得去参加的,还有大伯和大伯母。
扫盲班就直接定在了街道办,老师也是街道办工作人员。
而且,街道办也知道居民对于这件事肯定会存在反对现象,所以,街道办直接出了通知,不去的话会影响粮票发放。
这下,家里有文盲的,就不得不去了。
扫盲班开始的第一天晚上,吃了饭后,杨齐陪着老娘一起去街道办。
已经有不少人来了,年轻人没几个,大家聚在一起,正在七嘴八舌的聊着天。
徐胜利出来了,大声说道:“大家安静一下。”
街道办主任的威严,让众人纷纷闭上了嘴。
“这一次扫盲班,是区里统一要求的,咱们街道办呢,就开初,中,高三个班,根据认字程度分班,大家配合一下哈。”
很快,根据每个人报的自身情况,整个街道的文盲就分为了三个班。
“在这里,我还要强调一下,大家伙好好学习,争取尽快达到标准,在扫盲班结课的时候,会进行考核,没有通过考核的,会给予批评,并且延长学习时间。”
因为没有合适的地方,初级班就在院子里进行,谁让初级班的人最多。
中级班和高级班,都是在街道办的办公室里。
杨齐站在街道办的院子边上,看着老娘被分到初级班,心里既欣慰又有些担忧。
老娘虽然嘴上抱怨,但此刻却老老实实地坐在前排,手里攥着铅笔,神情专注地盯着黑板。
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在黑板上写下“工人”、“农民”、“生产”等大字,带着大家一遍遍朗读。
“杨齐,这是担心婶子呀!”徐胜利走过来笑着说。
“之前我让我娘在家里也学着认字,可我娘不愿意,甚至是连扫盲班都不愿意来,所以我就陪着来看看。”
“这次扫盲是政治任务,我们不得不认真对待,不过说实话,有些老人家确实学得吃力,我也在想办法调整教学方法。”徐胜利压低声音说道。
徐胜利根据众人的认字程度,把众人分为三个班这个措施,就非常不错。
“这也是现在社会的普遍情况,不过会慢慢变好的,而且你分三个班教授大家认字,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嗨,这也是我们街道办看了半天会,集思广益,才想出来的办法。”
正说着,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原来是一位妇人把“工”字写成了“王”字,引得周围人哄笑。
徐胜利快步走上前,来到黑板前面,“大家别笑,咱们都是从不会到会的,李大娘,您看这个‘工’字,这是屋顶,这两竖是柱子,工人同志们在里面干活呢。”
这形象的解释让课堂气氛轻松了不少。
杨齐和徐胜利点了点头,就先回去了。
扫盲班每天得都学习一个小时。
老娘回来后,就抱怨道:“这哪是认字啊,简直是要我的老命,那铅笔比绣花针还难使唤,写出来的字跟蚯蚓爬似的。”
杨齐赶紧安慰道:“娘,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