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个个推荐名单出现在周守信的办公桌上,钢铁厂再次召开了一次会议,表决提拔人选。
现在,钢铁厂的人数由两千多减少到一千六百左右,采购科的压力大减。
不过,杨齐接下来就得每天到钢铁厂上班了。
后勤处处理管理采购科外,还有食堂、福利科、医务室等等。
当然管理的事情多了,工资也增加了不少,本来采购科科长的工资是一百二十多块钱,现在直接增加到一百四十多。
不过,这点工资对于身怀巨款的杨齐来说,微不足道。
几天下来,杨齐忙的脚不着地,得熟悉各个帮忙的事情。
不了解不知道,了解之后,杨齐这才知道,之前钢铁厂的后勤压力有多大。
现在,钢铁厂一起六百多人的编制,依旧是属于超额是,按照杨齐的预算,一千人才是最合适的,只能期盼着玻璃厂再抽调一些人过去。
把手上的事情梳理清楚后,杨齐准备去一趟乡下,一是处理一下空间里的捕兽夹,二是和几个村子沟通一下,可以把一下物资送到钢铁厂来售卖。
和周守信说了一下后,第二天杨齐就骑上偏三轮出门了。
第一站自然是白水村,毕竟杨齐和白水村的关系最近。
杨齐骑着偏三轮行驶在乡间土路上,发动机的轰鸣声惊起了路边的麻雀。
初春的风还带着寒意,但田野里已经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农民在翻整土地,为春耕做准备。
来到白水村村口,没有看到人,杨齐准备去孙有田家里,一进村,杨齐就远远的看到在食堂那里聚了不少人。
把偏三轮停好后,杨齐走过去一问,这才知道,原来今天是白水村大食堂解散的时间,村民们都等着分粮食呢!
但是,白水村有什么粮食,库房里放着的一些,是作为即将到了的春种的种子,这怎么能分。
没有粮食分,村民就有意见,毕竟没活路呀!
大食堂不办了,就没有吃的,又没有粮食,他们去哪里吃饭?
不仅仅是没有粮食,连铁锅都没有。
前几年,办大食堂,家里的铁锅之类的铁器都用不上了,全部拿去炼铁,现在好了,大食堂不办了,不仅仅没有粮食,连铁锅都没有。
杨齐也知道,现在正是全国各地大规模解散大食堂的时候,就凑到一旁,准备看看热闹。
“好了,都安静,咱们村里什么情况,大家伙都知道,粮食呢,只能这么一点棒子面,至于库房里的东西,是万万不能动,我知道每家每户都困难,但我也没办法呀!”孙有田无奈的说道。
村民怎么可能不知道村里的情况,但村民们的情绪依然难以平复。
一个中年汉子声音颤抖地说:“队长,不是我们不讲理,可这大食堂说散就散,不仅没有粮食,就连口铁锅都没有,让我们拿什么开伙?”
“是呀,就这么一点棒子面,整个村子分了,能够吃十吗?”
“这是让我们死呀!”
村民议论纷纷。
孙有田也想让村民吃饱,但无能为力呀!
“公社已经下了死命令,大食堂必须解散,各家各户的困难,我都记下,明天就去公社里反映情况。”
最终,白水村的大食堂还是解散了,剩下的棒子面按照人头分了,但每家每户分到的棒子面,最多也就吃个五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