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杨齐的比划后,中年男子已经明白了,“杨同志,你要的尺寸我心里有数了,至于用料有什么要求吗?”
“我也不知道用什么木料合适,但这木箱子和木盒子得结实耐用,防潮防虫。”
“大箱子用樟木最好,防虫又防潮,小匣子用红木怎么样?我这儿还有些上好的红木料子。”
“行,就按您说的办,如果你能够弄到更加珍贵的木材,那是最好的。”
“好,我会尽量去弄一些好木材,那您这木箱子和木盒子各要多少个?”
“大木箱子就先打二十个,木盒子就先打一百个。”
“这么多?”男子惊呼一声,随即就是一喜,大活呀。
“嗯,师傅你先打,我隔几天来拿第一批,这是定金,一百块钱,以后我每来一次,就会结算一次费用。”杨齐从兜里掏出一百块钱。
“这好,我收着了,您放心,做出来的东西一定让你满意,杨同志,我姓黄,你喊我老黄就行。”
杨齐点点头,指着墙角放着的小木马,“黄师傅,还会做玩具?”
木匠脸上露出笑容:“给我家小子做的。”
“我家里也有孩子,给我打两个吧,到时候我一起来拿。”
“没问题,第一批箱子,杨同志你一个星期后来拉,应该能够做好不少了。”
杨齐点了点头,随即走过去仔细端详,木马做工精细,马鬃都雕得栩栩如生:“您这手艺真不错。”忽然想起什么,“对了,您父亲我记得前几年身体还挺硬朗的。”
木匠的眼神黯淡下来:“是肺病,那几年接了个大活,天天熬夜赶工,又舍不得买好炭,用的都是劣质煤球咳着咳着就”他摇摇头,没再说下去。
屋内一时沉默。
“黄师傅,节哀顺变,我就先走了。”
“好,杨同志,你要的东西,我会尽快给你做出来。”
骑着自行车从木匠家里离开,回到家里时,沈若初已经在做饭了。
“媳妇,我来吧。”杨齐走进厨房。
沈若初笑着说道:“没事,都歇了一整天了,你坐一会,马上就好了。”
就在杨齐抱着儿子在院子里的时候,李铁牛来了。
“铁牛,咱们到屋里坐。”
“好,来我抱抱。”
李铁牛从杨齐手中接过小屹舟,看着小小的一个人,脸上满是憨笑。
堂屋里,杨齐一边给李铁牛倒茶水,一边问道:“铁牛,今天来是有事?”
“嗯,杨齐,我要结婚了。”
杨齐一愣,“什么时候?”
“就这个星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