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妮和大牛都有了新的名字,但家里人还是这样称呼他们,算是小名。
“这当然是好事,可是这么久,就攒了一百多块钱。”杨满仓沮丧的说道。
杨满仓到钢铁厂上班也已经快有三年时间,工资现在每个月也有三十多块钱,能够攒一百多块钱,也是不错了。
因为张小菊娘仨没有四九城户口,就没有定量粮和各种票据,所以,一家四口的开销不小,如果不是杨齐帮忙解决了粮食问题,不要说是攒钱了,怕是得借钱度日。
虽然杨满仓一家四口到四九城的时候,最困难那三年已经过去了,但鸽子市的粮食价格还没有下降多少,就杨满仓一个月的工资,都买不了多少粮食。
“小齐,你看能不能先借三叔一些钱,给你三婶买一个工作,你三婶有了工作,我们每个月就能够多存一点钱,到时候再还你。”
对于杨满仓的话,杨齐是相信的,之前三叔一家四口刚到四九城,杨齐就给了一点钱,当时杨满仓说了要还的,没过几个月,也就还了杨齐。
不过,买一个工作至少都是大几百块钱,就算是杨满仓夫妻俩节衣缩食,也得攒好一段时间。
“好,三叔,不过现在四九城的工作,想要买到一个可不简单,等慢慢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有消息了我再通知你。”
“好,小齐,谢谢你了。”杨满仓夫妻俩同时说道。
“都是一家人,客气什么,三叔,你记住了,可能之后几天,厂里领导,或者是你们车间主任,会动员你,让你把三婶他们送去农村,你咬死不要答应,理由就是距离太远了。”杨齐叮嘱道。
“放心吧,我知道了。”
“那行,我就先回来,小旭,走了。”杨齐朝着正和大牛在房间里玩的杨旭喊道。
回去的路上,杨齐在思索着三婶的工作事,也在考虑着关于沈小川的工作。
沈小川现在十五岁,户口也不是四九城的,再过两年,如果再没有工作,那肯定得返回户口所在地,所以,在这一两年内,必须给小舅子准备一个工作。
第二天,周守信就召集厂里的干部,宣布了职工家属返乡这一指示。
会议结束后,各个车间、科室就开始动员员工,让农村户口的家属返回农村。
“这是上级的硬性规定,我们必须严格执行。”周守信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散会后,各车间主任立即行动起来。
一车间主任老李回到车间,看着正在忙碌的工人们,心里很不是滋味,趁着中午吃饭的空闲机会,清了清嗓子:“大伙儿先别急着去吃饭,有个重要通知。”
工人们纷纷围拢过来,当听到要让家属返乡的消息时,人群中立即炸开了锅。
“我媳妇刚生完孩子,这怎么走啊?”
“我家就靠我一个人的工资,老人孩子回去吃什么?”
“我媳妇现在大着肚子,回农村了什么也干不了呀!”
老李看着群情激愤的工人们,只能硬着头皮解释:“这是政策,咱们得服从,愿意让家属返回农村的,厂里也做出来补贴,并且”
但是,老李的解释显然无法平息工人们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