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轻人的行动,钢铁厂的生产也自然受到了影响,不过因为有周守信、杨富贵父子俩和保卫科的压制,相较于其他的工厂,钢铁厂的情况好了不少。
这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杨齐看到天桥小队的几个年轻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搜出来了好一些古董,主要以书籍字画为主,数量不少。
“小李,你们这是?”杨齐喊住其中一个年轻人,问道。
“副队长,这是咱们从三十六号院搜出来的,现在拉到街道办,集中统一销毁。”
“这样的东西多吗?”
“多,不仅仅是咱们,我听说其他街道办,已经烧毁了不少。”
杨齐点了点头,“行,你们去吧。”
一边走着,心中已经有了其他的想法。
晚上,杨齐还是决定去街道办看看,有没有机会把这些东西收起来。
十二点多,杨齐一个人小心翼翼的来到街道办门,就看到了门口堆放着的一些家具,至于白天见到的那些书籍字画,杨齐暂时还没有看到。
经过一番搜找,在一间杂物间里,杨齐看到了这些东西。
摆放得杂乱不堪,满地都是,还有不少已经破损,借着手电筒的灯光看到那些珍贵的古籍字画被随意丢弃在地上,有的甚至被踩上了脚印,杨齐的心揪了起来,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啊。
杨齐也来不及查看具体有哪些东西,就准备往空间里放。
就在这时,一阵脚步声从外面传来。
杨齐立刻贴着墙根一动不动,脚步声越来越近,心几乎要跳出嗓子眼。
就在杨齐额头冒出细密的冷汗时,仅仅只是一道手电筒光照了一下,脚步声就走向其他的地方了,杨齐长舒一口气,如果被抓到自己半夜三更出现在这里,那可是解释不清楚。
过了大概一刻钟,杨齐加快动作,将大部分文物都收进空间里,然后从空间里拿出一些早就准备好的杂物,放到杂物间里。
在角落里,杨齐还发现了一个精致的紫檀木匣,里面装着几方古砚和印章,杨齐知道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开心的收了起来。
杂物间里的东西,大半都被收进空间里,杨齐把剩下的东西弄乱,这才走出杂物间。
外面的这些家具,杨齐也眼馋,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材质的,但看起来就是老东西。
杨齐用手电筒照了几下,挑了几件看起来和自己收藏的金丝楠木、紫檀相似的家具收起来,然后把其余的东西,全部弄乱。
即使再眼馋,杨齐也只能压下心中的贪婪,悄无声息的离开。
这一次收获了不少东西,杨齐也已经满意了。
第二天,杨齐在钢铁厂里,找了不少杂物,没有注意的时候,收进空间里,准备晚上用来换即将被销毁的东西。
提前一个小时下班,骑着偏三轮,就朝西城区的各个街道办走去。
几个街道办里,珍贵的文物被随意堆放在角落,等待被销毁的命运,有些已经烧毁了。
半夜,杨齐的身影出现在街道上,因为是走路,所以,今天晚上,杨齐估计,最多也就是能够去三个街道办。
杨齐像一只夜行的猫,悄无声息地潜入白天踩好点的仓库。
第一个仓库里的一角堆了不少瓷器,借着微弱的手电光,杨齐辨认出几件青花瓷和粉彩瓷,不过,大部分已经破损,只有少部分保存完好。
之前在木匠家里打的木箱子起了作用,杨齐将瓷器收进空间,破碎的也不放过。
还有其他的一些东西,大部分也被收进了空间里,然后从空间里拿了不少杂物出来。
就在杨齐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和说话声。
杨齐迅速关掉手电,屏住呼吸躲在货架后面。
“这批东西明天就要拉去销毁了,今晚得看紧点。”一个粗犷的声音说道。
“放心吧,队长,我值夜班,保证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另一个年轻的声音回答。
杨齐的心跳如鼓,额头渗出冷汗,自己刚刚进来的时候,没看到有人呀!
杨齐不敢再停留,贴着墙壁,慢慢挪到窗户边,趁着守卫不注意,从后窗翻了出去。
夜风拂过,杨齐才发现后背已经湿透。
第二目的地,杨齐在四周走了好一会,就是为了确定有没有守卫在看着。
确认没人后,杨齐这才小心翼翼的进入。
接下来的几个晚上,杨齐如法炮制,陆续“光顾”了好几个个街道办的仓库。
每次行动都如履薄冰,但收获也颇为丰厚:宋代的字画、明清的家具、民国的老照片
虽然杨齐非常小心,而且还准备了不少杂物鱼目混珠,但还是有人发现,这些封建的糟粕,被人动过,而且还少了不少。
本来只是以为是个例,但附近好几个街道办都有这样的反应,有人敢顶风作案,这件事就大了。
随即,挨家挨户的大搜查就开始了,那么多东西,想要藏起来,可是不简单。
不过,这些东西都被杨齐放到空间里了,倒是丝毫不慌,就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
这几天的收获,杨齐估计得有几千件文物。
杨齐这几天三更半夜的外出,而且现在又有这样的消息传来,沈若初自然知道这件事就是杨齐干的。
这天晚上,杨齐才刚刚躺下,沈若初就紧紧抱着杨齐,担忧的说道:“别去街道办了,好不好?”
“你知道了?”杨齐一愣。
“现在都传开了,我怎么可能不知道?如果你出事了,我和孩子,还有爹娘怎么办呀?”
杨齐拍了拍沈若初的手,“放心,我不去了。”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