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梁一家三口垂头丧气的离开,特别是小梁,他可不想下乡,杨家就是他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是现在,必须是要去下乡了。
吃饭的时候,杨齐说道:“这两天怕是还会有人来家里。”
杨富贵叹了一口气,“反正咱就什么都别答应就行,不管他。”
“是呀,好在咱家里没人需要去。”王秀兰庆幸道。
“娘,我和爹平时是在厂里,你们在家里,如果我们不在家的时候,有人上门,你们就说等我和爹回来,不管是什么人,都不要答应。”
“放心吧,我知道。”王秀兰点头说道。
果不其然,在第二天晚上,又有人上门了,而且,这一次还是前后两家人来了。
虽然都被杨富贵几句话打发走了,但连续几天,都有人来家里,胡同里不管是平时只是点头之交,还是都不认识的,都有好几家上门了。
前院的住户都知道胡同里不少人都来杨家求帮忙。
没几天,就没人上门了,因为都知道杨富贵不敢帮忙。
也就在这一天,杨齐收到了来自老家大队长的一封信。
说了工作还没有买到,不过堂哥一直在帮忙打听,而且隐晦的提到了牛棚的五人,大队长时不时会送一点粮食过去。
晚上,杨齐写了两封信,一封是给大伯的,一封是给大队长,第二天一早就去邮电局了。
寄给大伯的,仅仅只是一封信,但寄给大队长的,还有一百块钱。
而且,这一次,杨齐的信里都没有提及过二叔夫妇俩,就是询问了一下杨耀和杨雪的情况,其他的也没有多说。
时间匆匆流逝,来到除夕。
除夕这天,杨家的气氛格外温馨。
王秀兰一大早就开始忙碌,炸丸子、炖猪肉、红烧牛肉厨房里飘出阵阵香气。
杨富贵难得休息,坐在堂屋里喝着茶,听着收音机里播放的革命歌曲。
老杨家现在可以说是人丁兴旺,杨荣华家里现在就有三个孙子;杨满仓虽然现在才一儿一女,但张小菊已经怀孕五个月了,小半年后,又能够添一人口;杨富贵字辈除去石头,是两儿两女,孙辈也是有两个了。
杨欢和沈小川都是今天才回家的,毕竟昨天还在上班。
“姐夫,姐,我在厂里申请的房子,年后就可以分了,我想着房子到手后就搬过去。”沈小川抱着外甥女说道。
“是不是谈对象了?急着要搬出住。”杨齐看向沈小川。
沈若初也是高兴的看向弟弟,如果弟弟真的谈对象,那也是一件好事,他们老沈家的血脉能够延续下去了。
沈小川急忙摆手道:“没有,没有,我暂时还不想谈对象呢!”
“小川,你也不小了,遇到合适的,可以谈了,咱们沈家的香火可就靠你了。”沈若初拍着弟弟的肩膀说道。
“姐,我唉,算了,不和你说了。”
“小川,你怎么想着搬出去一个人住?”杨齐继续问道。
“虽然玻璃厂有宿舍,但始终是不太方便,而且曹书记和程厂长看在姐夫你的面子上,给我分了房子,我就搬过去,正好我的房间就让小屹舟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