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星期一到了。
这天一早上,杨家人可以说是齐齐出动,帮着杨齐打理穿着。
杨齐穿上了那身许久没有穿的中山装,今天于他而言,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即将踏入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面对未知的挑战。
就在杨齐准备出门的时候,杨富贵语重心长地说道:“小齐,到了新单位,一定要谨言慎行,冶金工业部可不比咱们钢铁厂,那里人才济济,工作也更加复杂。”
杨齐点点头,“爹,你放心吧,我会注意的。”
与家人告别之后,杨齐推上自行车就往工业部赶去,就带来一个笔记本和笔,还有调令。
工业部虽然在东城区,但杨齐也就骑了不到半个小时的自行车就到了目的地。
本来,杨齐还打算把偏三轮骑上,到时候上下班也方便,但仔细想想,这不太合适,毕竟不少领导都还只是骑自行车,甚至是走路,自己就骑摩托车,这不是拉仇恨吗?
这里有着好几栋办公楼,典型的苏式风格,外墙有着巨大的标语。
杨齐走进大楼,按照指示牌找到了政工组办公室,办公室里,几位工作人员正忙碌地穿梭着,杨齐礼貌地向他们询问了政工组组长的办公室位置,便径直走去。
轻轻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声“请进”。
杨齐推开门,看到一位戴着眼镜,面容和蔼的中年人坐在办公桌前,便是政工组组长龚建设。
“龚组长,你好,我是杨齐,今天来报到。”
“杨副组长,你好,我是政工组组长,龚建设,请坐。”龚建设伸手和杨齐握在一起。
杨齐坐下后,龚建设放下手中的笔,打量了杨齐几眼,说道:“小杨啊,这样喊你没问题吧?”
“龚组长,当然没问题。”
“哈哈哈,好,首先欢迎你加入我们政工组,你的情况我已经听说了,周守信对你可是赞不绝口啊。”
杨齐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龚组长过奖了,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以后还请您多多指导。”
“年轻人,有上进心是好事,咱们政工组负责的工作关系到整个部门的思想建设和组织管理,责任重大,你既然来了,就要尽快熟悉工作,融入这个集体。”
接下来,刘建国详细地向杨齐介绍了政工组的各项工作职责和近期的工作任务,杨齐认真地听着,不时拿出笔记本记录下来。
政工组的工作确实是比钢铁厂的多多了,而且在钢铁厂的时候,杨齐有什么事就直接吩咐下去,自己就把控大方向就好了,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好多事事情都要亲力亲为。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杨齐开始整理办公桌,熟悉办公环境。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走了进来。
“杨副组长,您好,我叫李华,以后负责协助您工作。”小伙子热情地说道。
杨齐站起身,笑着握住李华的手,“你好你好,以后咱们就是同事了,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还得多向你请教。”
李华连忙摆摆手,“杨副组长客气了,您有什么吩咐尽管说,我一定全力配合。”
这一天,杨齐主要就是熟悉一下政工组的人员构成,以及自己的工作内容。
到工业部上班后,还有一个坏处,那就是不能迟到早退。
在钢铁厂的时候,迟到早退可以说是杨齐的标配。
回到家里,杨富贵就迫不及待的问道:“小齐,怎么样?还习惯吗?”
“爹,我这才。
“不错,继续努力。”
“嗯,哥,我打算等年后向人民日报投一下试试。”
“可以呀,我也没法给你太多的意见,既然有想法,那就努力去做。”
就在这时,老娘喊道:“你们俩,别看了,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