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杨齐下班后又背着一背篮东西,直奔军区大院。
冶金工业部的位置距离军区大院稍微有点远,当杨齐来到大伯家里时,大伯夫妇俩已经吃了饭。
“还没吃饭吧,小杨你坐一下,我这就去给你做。”
“伯母,就随便下一碗面条就可以了。”杨齐一边说,一边将背篮轻轻放在客厅角落。
“行,你先坐一下,我给你下一碗面条。”
大伯放下手里的报纸,摘下老花镜笑道:“又带这么多东西,你爸妈身体还好吧?”
“都好着呢,大伯,你这段时间怎么样了?”
“还行。”
“那盯着你的人?”
“放心吧,没什么大事。”
没什么大事,不是没事,也就是说危险还在,只是暂时还没有威胁到大伯。
“大伯,我被调到工业部,是不是你打招呼了?”自从看到调令的那一刻,杨齐就怀疑极有可能是大伯打招呼了,只是一直没有来大伯家里,所以到现在才问。
杨老却是摇了摇头,“没有,我也是在你前往工业部任职后才知道这件事的。”
“那就怪了,本来是说要调到其他工厂去的,但是第二天接到的调令却是让我去工业部。”
杨老思索片刻,说道:“那看来是工业部领导的决定,如果有什么事,记得及时来找我,还有就是,既然到了工业部,那就好好工作。”
就在这时,伯母端着一大碗卧两鸡蛋的面条来了,“小杨,先吃,吃了你们爷俩再聊。”
“好嘞,伯母,辛苦了。”
杨齐接过面条,香气扑鼻,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确实饿了,低头大口吃起来,面条劲道,鸡蛋鲜嫩,伯母的手艺一如既往的好。
大伯看着杨齐狼吞虎咽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慈爱,但很快又恢复了严肃的神情。
“小杨,我有一点消息,国家准备引进国外的一些先进生产设备和工艺,以引进成套化纤、化肥设备为主,虽然重点不在冶金,但冶金工业是基础,所以冶金工业部应该也会参入到其中,你的工作重点是政工,但也有可能有机会参与,你又刚到工业部,要多留心学习,争取尽快熟悉工作。”
杨齐咽下嘴里的面条,点点头:“大伯,这个消息确定吗?”
“确定,毕竟这些东西咱们国家也缺,能够引进的话,也是好事。”
“嗯,大伯,你放心,我会做好本职工作的。”
伯母在一旁插话道:“老杨,你们一会再说,你看小杨吃个面条都不得安静,你一直在一旁唠唠叨叨的。”
大伯笑了笑:“好好好,我们一会再说。”
杨齐三两口扒完剩下的面条,满足地放下碗筷。
伯母眼疾手快地收走碗筷,又给杨齐倒了杯热茶。
茶香袅袅中,杨老和杨齐又继续开始了聊天。
今天聊天的内容都比较正常,所以两人也就没有去书房。
“现在你爹在钢铁厂,你在工业部,挺好的,对了,石头近段时间有来信吗?”杨老笑道。
杨老平时的工作都是在四九城,虽然对于北方边境的事情,也是一直在关注着,但石头的具体情况,就知道得不是那么清楚了。
“石头大半个月前写了信回来,现在主要是就是训练。”
“嗯,北方也不太平呀!”杨老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
“大伯,不管怎么样,咱们国家都不会败,你看看,从大清没了之后,咱们国家打败了多少敌人,何况是现在,咱们也有氢弹了。”
“也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不了就再打上一场,看看谁输谁赢。”杨老身上的气势一下子就变了。
“大伯,现在咱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护好自己。”
杨老明白杨齐的意思,现在国内的情况,也是不容乐观,而且还有人盯着自己。
“我今天过来,除了看看你和伯母,顺便送一点东西给你们外,还有一件事,那就是我老家的大队长来信了,说是一切安好。”
杨老脸上露出一抹笑容,“那就好。”
那些老伙计活得好好的,就是对杨老最大的好消息。
杨老陆陆续续暗中安排了不少老伙计下放的地点,也找信得过的人帮忙照看,当初去杨齐老家的是五人,虽然出了一点意外,被迫害了一人,但剩下四个都过得不错,安排到其他地方的人,好几个现在具体什么情况,杨老也不太清楚,因为已经好久没有联系了。
帮忙,洗好碗筷,也加入到了两人的聊天中,聊天内容也变得轻松起来。
半个多小时后,杨齐就提出离开了。
“小杨,现在天已经黑了,还下着雨,我让小陆开车送你回去。”
“大伯,不用麻烦陆哥跑一趟了,我自个回去就行。”
“行吧,那你一个人小心点。”
伯母也说道:“小杨,要不今晚就在家里睡了吧。”
“伯母,不用了,我回去又不是很远,放心吧,我下次再来看你们。”
“好,路上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