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军营中灯火通明。
魏延的营帐内,他正在和赵策仔细研究着陇西的地图。几张羊皮纸摊开在案桌上,上面标注着山川河流、道路村庄,还有那座匪徒盘踞的天险山寨。
“将军,你看这里。”赵策指着地图上的一个位置,“马家寨背靠绝壁,前临深谷,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以上山。如果强攻,必然伤亡惨重。”
魏延皱着眉头:“那你的意思是?”
“围而不攻,断其粮道。”赵策在地图上画了几个圈,“这几处是他们的水源地,这里是他们下山采购的必经之路。我们只要控制住这些要点,不出一月,他们就得乖乖投降。”
“可是丞相给我们的时间只有半个月。”魏延提醒道。
赵策笑了:“所以我们要兵分两路。明面上围困,暗地里…”他在地图后山的位置点了一下,“这里有一条猎户小径,可以直达山寨后门。”
“你怎么知道?”魏延惊讶地问。
“梦里见过。”赵策随口说道,心里却在感叹金手指的强大。刚才他回溯的时侯,清清楚楚地看到了那条隐秘的小径。
就在两人商议的时侯,帐外传来了脚步声。
“报告将军,杨长史求见。”
魏延和赵策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警惕。
“让他进来。”魏延收起地图,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杨仪掀帘而入,脸上挂着一贯的客套笑容:“魏将军,听说您明日要出征剿匪?”
“不错,丞相有令,不敢不从。”魏延淡淡地回应。
“将军真是忠勇可嘉。”杨仪的目光扫过赵策,“这位就是传说中能预知未来的高人?”
赵策起身行礼:“长史过誉了,在下只是略通术数而已。”
“哦?那不知高人可曾算过此行的吉凶?”杨仪意味深长地问道。
这个问题很有陷阱性。如果说吉,万一出了差错就是欺君之罪;如果说凶,那就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已威风。
赵策想了想,说道:“长史,术数之道,变化万千。吉凶祸福,往往在人为。将军英勇,士卒用命,此行必然大获全胜。”
“说得好!”杨仪拍手称赞,但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
他本想在言语上给赵策设个套,没想到这小子如此机敏,滴水不漏。
“既然如此,那我就预祝将军马到成功了。”杨仪起身告辞,“对了,将军此行需要多少兵马?”
“三千足矣。”魏延回答。
“三千?”杨仪皱眉,“会不会太少了?据探报,那些山匪有四五百人,个个凶悍。”
“兵贵精不贵多。”魏延淡然道,“况且山路崎岖,人多反而不便。”
“将军考虑周全。”杨仪点头,“那我就不多打扰了,告辞。”
等杨仪走后,魏延才松了口气:“这老狐狸,明显是来打探消息的。”
“将军,我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赵策皱着眉头,“杨仪为什么要关心我们带多少兵?”
“你的意思是…”
赵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闭上眼睛,再次动用了金手指的能力。
这一次,他看到了一些让他心惊的画面——杨仪正在和几个心腹密谋,他们计划在魏延剿匪期间让些手脚,最好能让魏延出点意外。
“将军,我们恐怕中计了。”赵策睁开眼睛,脸色凝重。
“什么意思?”
“杨仪不是来关心我们的,他是想借刀杀人。”赵策将自已“看到”的情况说了一遍,“他可能会在我们出征期间,暗中联系那些山匪,给我们设陷阱。”
魏延听了,勃然大怒:“这个狗贼,竟敢如此阴险!”
“将军息怒,既然我们知道了他的计谋,就可以将计就计。”赵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说不定这反而是个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