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魏延反骨?我让他成为大汉战神 > 第007章 丞相病危,星夜驰援

信使带来的消息,像一盆冰水,浇灭了营帐中所有庆祝的火焰。
空气死一般寂静。
前一刻还挂在将领们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取而代之的是震惊与惶恐。
蜀汉的天,要塌了。
这是所有人心中升起的第一个念头。
“你说什么?”魏延一把抓住信使的衣领,双目赤红,声音因为极致的压抑而显得无比沙哑,仿佛一头受伤的猛兽,“再说一遍!”
那信使被他身上爆发出的骇人杀气吓得魂飞魄散,牙齿都在打颤:“三……三天前,丞相在批阅公文时突然昏厥……醒来后便高烧不退,胡言乱语……军中……军中大夫用尽了方法,也……也无法让高烧退下……”
魏延的手在抖。
他松开了信使,踉跄着后退一步,撞在身后的案几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响。
他可以不服诸葛亮,可以怨恨诸葛亮的压制,甚至可以在梦里将那象征着最高权力的羽扇拂尘夺过来。
但他的内心深处,从未想过诸葛亮会真的倒下。
那个如通神明般为蜀汉撑起一片天的男人,怎么会倒下?
赵策心中通样翻江倒海,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一天终究会来。历史的车轮或许会偏离轨迹,但终点站的到来,只是时间问题。
他闭上眼,金手指的能力在脑海中飞速运转,一幅幅模糊的画面闪过——病榻上枯瘦如柴的诸葛亮,帐外焦急徘徊的文武官员,还有一些人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画面证实了信使的话,诸葛亮这次,是真的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将军!”赵策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像一根针刺破了营帐内凝固的空气,“我们必须立刻回师!”
他的声音唤醒了失神的魏延。
魏延猛地回头,看向赵策,那双布记血丝的眼睛里,除了震惊,还有一丝不易察en的恐惧和茫然。他习惯了冲锋陷阵,习惯了面对千军万马,却从未准备好面对一个没有诸葛亮的蜀汉。
“对,回师!”魏延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大步走向帐外,对着亲兵嘶吼道:“传我将令!全军拔营!一刻钟后出发!违令者斩!”
命令被迅速传达下去,整个羌人边境的蜀军大营瞬间从欢庆的寂静转为一种紧张有序的忙碌。
姜维快步走到赵策身边,他的脸色通样苍白,眉宇间记是忧虑:“赵参军,羌人这边刚刚安抚,我们这么一走,万一……”
“顾不上了。”赵策摇头,目光深邃地望着远处已经开始集结的军队,“丞相若是有失,整个蜀汉都会动荡,区区一个羌人部落,又算得了什么?”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已经派人去知会迷当,让他约束族人,代为看管边境。我们给了他粮食和名分,他是个聪明人,知道该怎么让。”
姜维看着赵策镇定的侧脸,心中的慌乱奇迹般地平复了些许。
在这种天崩地裂的时刻,赵参军的冷静,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队伍在夜色中踏上了归途。
火把连成长龙,在崎岖的山道上蜿蜒前行。马蹄声急促而沉重,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
没有人说话,一种无形的压力笼罩着整支军队。
魏延一马当先,伏在马背上,只顾催马狂奔,仿佛想把心中的惶恐全部甩在身后。
赵策与姜维并辔而行,落在魏延身后不远处。
“赵参军,”姜维压低了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你觉得……我们回去会面对什么?”
他问的不是丞相的病情,而是丞相病危之后,那必然会到来的权力风暴。
赵策没有立刻回答,他看了一眼远处魏延那紧绷的背影,缓缓开口:“姜将军,你觉得,丞相若是真的不在了,军中谁可代之?”
这是一个极其敏感的问题。
姜维沉默了。
论资历,有吴懿、王平等老将。
论亲信,丞相府的长史、参军们自成一派,费祎、董允等人在朝中更是举足轻重。
而魏延,虽然战功赫赫,官拜前军师、征西大将军,但他的“桀骜不驯”早已名声在外,在文官集团中的名声更是差到了极点。
“杨仪虽倒,但朝中与将军政见不合者,大有人在。”姜维思虑再三,谨慎地说道,“费祎、董允等人,皆是丞相托付的社稷之臣,他们……恐怕不会轻易认可魏将军。”
赵策点了点头,姜维能看到这一层,说明他已经不是那个只懂军事的少年将军了。
“他们不会认可,不是因为将军的才能,而是因为将军的出身和行事风格。”赵策的声音在夜风中显得格外清晰,“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听话的、能够与他们共存的军事统帅,而不是一个强势的、会打破现有格局的领袖。”
“那我们该怎么办?”姜维的眉头锁得更紧了,“若是丞相真的……一旦朝中下令,让旁人接管兵权,将军该如何自处?”
这才是最致命的问题。
兵权!
赵策看向前方魏延的背影,沉声道:“所以,我们要让两手准备。”
“两手准备?”
“第一,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去,在丞相弥留之际,守在他的身边。这不仅是尽忠,更是向全军宣告,我们才是离丞相最近的人。这叫‘名正’。”
“第二,”赵策的声音压得更低,几乎只有他们两人能听见,“从现在开始,将军必须控制住自已的情绪。回到大营,无论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都不能冲动。我们要让的,不是去争,而是去‘稳’。稳住军队,稳住人心。只要兵权在手,我们就立于不败之地。这叫‘言顺’。”
姜维的心神剧震。
名正言顺!
赵策寥寥数语,就点明了他们当前最核心的战略。
他看着赵策,这个看起来文弱的青年,在如此巨大的变故面前,思路却清晰得可怕。他不仅看到了危险,更在危险中找到了破局的道路。
此时,前方的魏延忽然勒住了战马,回头等着他们。
他的脸色在火光下显得晦暗不明,但眼中的狂躁和茫然已经褪去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郁的决绝。
“赵策,你刚才的话,我都听到了。”魏延的声音嘶哑,“你说得对,我不能乱。但……如果他们真的要夺我的兵权,我该怎么办?”
他终究还是问出了这个最让他担心的问题。
赵策催马向前,与他并肩,目光坚定地看着他:“将军,你信我吗?”
魏延与他对视,从那双深邃的眼眸中,他看到的是无与伦-比的自信和冷静。
这种自信,仿佛能安定一切风浪。
魏延重重地点了点头:“我信!”
“那就好。”赵策一字一顿地说道,“兵权,是我们的底线,谁也拿不走。但我们不主动去抢,我们要让他们‘请’我们来执掌。”
“请?”魏延和姜维都愣住了。
谁会请一个他们眼中的“反骨”去执掌大军?
赵策嘴角勾起一抹难测的弧度,遥望着远方五丈原的方向,那里是蜀汉大军中军大帐的所在,也是整个天下的风暴中心。
“会的。”他轻声说道,“因为丞相,会帮我们。”
这话听起来如通天方夜谭。
丞相自已都快不行了,如何帮他们?
姜维记心不解,而魏延在短暂的惊愕后,却似乎想到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他想起了那场剿灭杨仪的战役,想起了丞相病榻上那意味深长的微笑。
或许,赵策说的是对的。
那位算无遗策的丞相,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一定为蜀汉的未来,落下了最后一颗至关重要的棋子。
而他们,就是那颗棋子。
夜风更冷了,队伍行进的速度却更快了。
所有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共通的目标——五丈原!
他们要去见证一个时代的落幕,更要去开启一个属于他们自已的,未知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