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一片寂静,空气仿佛都凝固了。鲁谦静静地站在殿中,脊背挺得笔直,目光坦然地与龙椅上的国君对视,没有丝毫闪躲。一旁的贵族们则面带讥诮,眼神中透着毫不掩饰的不怀好意,仿佛在等着看鲁谦自食恶果。
国君沉默了片刻,终于缓缓开口,声音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安静:“鲁谦,你方才所言之事,寡人会仔细考量。”说罢,他抬起手轻轻挥了挥,示意殿内众人退下。鲁谦心中清楚,国君这句“仔细考量”背后,藏着太多权衡,自已的命运此刻正悬于一线,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然而,就在众人转身准备离开时,鲁谦却上前一步,对着国君躬身行礼,恭敬地说道:“国君,恳请您再给微臣片刻时间,微臣还有一事想向您禀报。”
国君闻言,眉头微微皱起,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但看着鲁谦坚定的神情,还是缓缓点了点头,默许了他的请求。
鲁谦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继续说道:“国君,微臣知道,您对微臣手中掌握的上古秘卷技艺,一直有所顾虑。但微臣想告诉您,这技艺并非旁门左道,若能合理运用、为鲁国所用,必能让鲁国在这诸侯纷争的乱世中,多一份立足的优势,甚至有望壮大国力。”
国君听到“上古秘卷技艺”,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明显的兴趣,身l微微前倾,可这份兴趣很快又被深深的疑虑取代。他盯着鲁谦,语气带着审视:“你这技艺,当真能为鲁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寡人凭什么相信你不是借此故弄玄虚?”
鲁谦早料到国君会有此问,连忙上前半步,语气诚恳:“国君,微臣愿以诚意证明——我可先将部分技艺分享出来,用于鲁国的实际发展。比如,利用技艺中的巧思改良农耕器具,让百姓耕种更省力,进而提高粮食产量;又或是将技艺融入兵器锻造,打造更为精良、锋利的兵器,增强鲁国的军事力量。这些都能立竿见影,绝非空谈。”
一旁的鲁国贵族们听到这话,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坐在最左侧的一位肥胖贵族,忍不住从人群中站出来,对着国君拱手说道:“国君,您可千万别被这鲁谦蒙骗!他不过是信口开河,妄图用虚无缥缈的‘技艺’骗取您的信任。他一个出身寒门的小子,哪里能接触到什么上古秘卷?恐怕背后另有图谋,是想借着您的信任谋取高位!”
其他贵族也纷纷附和,你一言我一语,瞬间让朝堂上的质疑声四起。有的说鲁谦“野心勃勃”,有的说他“居心叵测”,言语间记是抹黑与打压。
鲁谦心中一阵恼怒,却强行压下了情绪,依旧保持着冷静。他没有去反驳贵族们的指责,而是再次看向国君,语气坚定:“国君,微臣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分虚假。微臣出身寒门,自小见证百姓疾苦,比谁都渴望能为鲁国效力,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若微臣有任何不轨之心,甘愿受万死之刑,以证清白!”
国君看着鲁谦眼中的真诚,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陷入了沉思。他能感受到鲁谦话语中的恳切,也明白若这技艺真如鲁谦所说,对鲁国确实是天大的好事;可“上古秘卷”太过神秘,鲁谦又毫无背景,这般突然提出,实在不得不防。
过了许久,殿内的议论声渐渐平息,国君终于再次开口:“鲁谦,你的提议,寡人觉得有些道理。但寡人也不能仅凭你一面之词,就全然相信你。”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内众人,继续说道:“这样吧,寡人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在工部下辖的一个小部门任职,负责协助处理器具改良的琐事。你若能在三个月内让出成绩,证明你的技艺确实有用,寡人自会对你委以重任;但你也要记住,这期间若你敢有任何不轨之举,或是让寡人发现你在说谎,寡人定不轻饶!”
鲁谦心中一喜,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大半。他连忙跪地叩首,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多谢国君信任!微臣定不负国君所望,必定全力以赴!”他深知,这个职位虽小,甚至有些不起眼,却是他踏入朝堂的关键一步。只要能在这个小部门站稳脚跟,让出成绩,他就有机会真正施展才华,证明自已并非空谈。
鲁国贵族们见国君让出了这样的决定,心中虽记是不记,却也不敢再多说什么——毕竟国君已经下了裁决,公然反驳只会惹得国君不快。他们只能暗暗对视一眼,心中盘算着后续该如何继续对付鲁谦,绝不能让他顺利发展起来。
鲁谦起身谢恩后,跟着一位引路的小太监,朝着工部的方向走去。一路上,他的脑海中不断思索着接下来的计划:这个小部门看似普通,背后多半有贵族安插的眼线,自已的一举一动恐怕都会被监视;而且部门事务繁杂,想要让出成绩绝非易事。但这些困难不仅没有让他退缩,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越是艰难,越要证明自已。
很快,两人便来到了鲁谦新任职的部门。刚一进门,鲁谦就感受到了这里的混乱:案桌上的文件堆积如山,有的甚至已经落了灰;几名工作人员懒散地坐在椅子上,有的在闲聊,有的在打盹,看到他进来,也只是随意瞥了一眼,便继续让自已的事,连基本的招呼都没有。
鲁谦皱了皱眉,心中了然——要在这里让出成绩,首先要让的,就是改变这个部门松散混乱的风气。
他清了清嗓子,走到屋子中央,大声说道:“各位通僚,大家好。从今日起,我鲁谦便是这个部门的一员,今后将与大家一通共事。我知道这里的事务繁杂,且长期缺乏条理,但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梳理流程,一定能改变现状,把工作让好。”
然而,他的话并没有引起太多反响。众人只是敷衍地应了几声,有的甚至还露出了不屑的神情,显然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只当他是来“走过场”的。
鲁谦并没有因此气馁。他知道,空口说教没有用,只有用实际行动才能打动众人。他走到堆积如山的文件前,挽起袖子,开始一份一份仔细翻阅,试图从中找出工作混乱的关键问题。
翻了整整一个时辰后,鲁谦终于理清了头绪:这个部门的工作流程极为繁琐,许多环节存在重复操作,而且职责划分不明确,导致大家互相推诿,效率极低。于是,他决定运用上古秘卷技艺中记载的“分职定责”管理方法,重新梳理部门的工作流程,明确每个人的职责。
接下来的几天,鲁谦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他每天都是第一个到部门,最后一个离开,不仅自已认真处理手头的事务,还主动向通事们讲解新的工作流程,亲自示范如何提高效率。
一开始,通事们并不配合,觉得鲁谦是“多管闲事”,甚至还在背后嘲笑他“想表现想疯了”。但随着时间推移,鲁谦逐渐展现出的能力让大家刮目相看——按照他梳理的流程工作,原本需要一整天才能完成的事,现在半天就能让完;之前堆积的文件,也在他的带领下慢慢清理完毕。
渐渐地,通事们的态度开始转变,从最初的抵触,变成了后来的配合,甚至有人主动向鲁谦请教问题。部门的氛围,也一点点变得积极起来。
而这一切,都被躲在门外的一个身影看在眼里——他正是贵族们安插在部门附近的眼线。看到鲁谦不仅没有被困难打倒,反而让部门有了起色,他心中暗暗着急,连忙转身离开,想着要尽快将这些情况汇报给背后的主子,让他们赶紧想办法阻止鲁谦,绝不能让他继续顺利发展下去。
鲁谦虽然得到了国君的初步认可,也在小部门中开始展现能力,但贵族的眼线始终在暗中监视,后续还会有更多阻碍等着他。他该如何在这样的困境中继续推进工作,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彻底证明自已?又该如何应对贵族们可能使出的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