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遇大婚之后,第三天,按照习俗回门,回门之后,陈明遇就带着睢阳卫的军户们,投入到了春耕的繁忙工作中。
自从陈明遇成了睢阳卫指挥使,睢阳卫的军户们可以说是过上了痛并快乐的日子,要说痛,那是在陈明遇麾下,军户们别想闲着晒屌,他们每天早上,天刚刚亮,各百户所的军户们,就会被哨声惊醒。
哨声就是命令,他们必须马上起床,简直洗漱,然后列队吃早饭,早餐后,领工具,开始一天的工作。
军户们以为忙活完春耕,他们可以歇歇,事实上,他们想多了,将近二十万亩军田,耕地耕开始播种玉米,播种完玉米,开始栽种红薯,等土豆栽种完毕,他们继续疏通沟渠,直到把睢阳卫联通军田的所有沟渠疏通完,接着修缮道路,完成修缮道路,又开始盖房子
睢阳卫的军户们,一直没有机会闲着,他们虽然非常辛苦,却有一点好处,那就是不用挨饿,他们每天都有收入,在管吃的情况下,每个人每天还有五十文钱。
利用这段时间工作,睢阳卫的军户们,多少都有了一定的余粮,也有钱可以购买布匹,给老婆孩子做身新衣服,至少他们不用像从前一样,穿的比乞丐还差。
睢州城南,马牧百户所,沱河河畔畔那片原本荒芜的滩涂地,仿佛被一只无形巨手施了法术。短短三个多月,一千四百余套簇新的红砖红瓦小院拔地而起,鳞次栉比,如同棋盘般整齐划一。
红砖墙在夏日略显燥热的阳光下泛着沉稳的光泽,新铺的瓦片覆盖着整齐的屋顶,每一扇新漆的木门都透着一股安定的气息,空气中还弥漫着新鲜木料、泥土和石灰混合的味道。
陈明遇与陈国栋、马洪建、方思明、王铁柱、高杰等将领,参观这座睢阳军家属区,现在家属区已经完工,就连每条胡同之间的路面,也做了硬化处理,户与户之间,门前屋后,都栽种着小树苗,每隔五十步,就设立一座垃圾筒,路面中间略高,两边低,道路两边挖出沟渠,沟渠上用沙井盖排水。
高杰身边的外甥李本深,看着一座座百总级别的宅子,心中非常开心,他跟着高杰从贼以后,颠沛流离,虽然住过不少豪宅,可问题是,每一座宅子是属于他的。
赵延宗指着新建成的宅子道:“大帅,咱们第一期兴建一千四百八十座宅子,其中普通宅子普通宅一千两百套,哨官宅两百套,百总宅六十套,千总宅二十套。”
陈明遇点点头道:“第二期工程还需要多少天可以完工?”
“最多不超过半个月,第二期有两千套!”
陈明遇点点头道:“第三期,第四期,都不要停”
“可是,大帅,这里并不是马牧百户所没有城墙”
陈明遇打断道:“没有城墙,就不安全了?归德府是咱们睢阳军的地盘,是龙,要盘着,是虎要卧着”
这本该是睢阳军将士们安身立命、抚慰征尘的港湾,此刻却成了点燃巨大不满的火药桶,分配还没正式开始,消息却像长了翅膀,飞遍了睢阳卫的每一个军户耳中,
越来越多的军户从四面八方涌来,像浑浊的溪流汇入即将决堤的湖泊,密密匝匝地围堵在这片崭新的家属院外围。
他们穿着破旧褪色的军户号衣,或者干脆是褴褛的民服,脸上刻着风霜和营养不良的蜡黄,眼神里燃烧着一种混杂着渴望、嫉妒和愤怒的火焰。
“瞧瞧!多整齐的青砖大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