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阳军大营里,跑完步的士兵们,开始洗手,关于卫生问题,陈明遇管理非常严格,全军将士,饭前便后必须洗手,这件事放在后世,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的事情,放在大明,很多人都抱着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心态。
好在睢阳军的教官,总算用教鞭教会了将士们饭前便后要洗手,绝对不能喝生水,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水壶,睢阳军将士的水壶是陈明遇从后世订购的,仿八七式军用水壶,十六块钱一只。
睢阳军炊事兵,应该是大明时候,最先进的炊事兵,他们的装备,大部分都是后世购买的,不仅有大型不锈钢保暖桶,还有带水龙头的开水桶。睢阳军将士训练完成,开始陆续吃饭,哪怕陈明遇给了徐州军足够的粮食,可徐州军将士吃的还不如睢阳军将士。
睢阳军将士的早餐是馒头、包子、米粥和炒菜,美美的吃完一顿丰盛的早餐,然后开始半个时辰的军纪、军规、条令学习,也算是帮助消化,然后开始队列训练。
当然,经过三个多月的队列训练,队列训练已经变成了实战条件下的队列训练,鸳鸯阵的刀盾手,举着盾牌演练突击,火铳手则是重复训练装填弹药、长枪手则是训练突刺、炮兵也要严格训练
参观完睢阳军的训练,马爌非常不理解。
陈明遇在部队训练期间,就消失不见了,当然,他不是溜号,而是为了完成跟盐商的合作。
盐在大明还算是重要资源,像陈明遇拿出来那奇白如雪的盐,明朝并不是真没有,采取九蒸九煮法,还真能制作出来,不过成本非常高,哪怕不算运输、二道贩的利润,这样的盐只有王公贵族才能吃得起。
盐的提纯技术(大家可以自行百度),对于陈明遇而言,真不是问题,他直接趁着高起潜让他坐冷板凳,无仗可打,就返回了后世。
其实对于如何制造雪盐,陈明遇还真不懂,他想做的办法,非常简单,就是在某站上发出帖子,他想写一部小说,准备让主角重生到大明的沿海,依靠制盐发家不少技术大神开始浮出水面,吐槽陈明遇的缺点
陈明遇在网上花了不到两个小时以及两千块钱推流,就拿到了他的答案,顺便返回松林村,他在松林村与村里合作,成立了一家小型咸菜厂,年产能五千吨,属于家庭作坊式的级别。
就是利用这个咸菜厂,生产普通的酱豆、咸菜、满足明朝这边睢阳军和睢阳卫军户的消耗,不仅解决了大量购买盐的问题,因为这个小厂属于助农项目,政府给予免税,也不用担心资金流问题。
陈明遇带了一批咸菜还有两吨盐,返回明朝扬州睢阳军大营。
“大帅!”
陈明遇刚刚回来,赵延宗前来禀告道:“扬州盐商总会的汪总商,发来请柬,请大帅前往扬州城赴宴!”
陈明遇心中明白,这些盐商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陈明遇虽然拿出雪盐,声称有技术,他们没有看到,自然想探探陈明遇的底。不过好在,陈明遇现在拿到了技术资料,为了掩饰打印机的存在,陈明遇还花钱找人抄录了一份。
当然,陈明遇也不担心这些盐商,拿到技术以后把他甩开,如果他现在还是一个普通人,这些盐商自然会毫不犹豫把陈明遇甩开,可问题是,现在陈明遇是拥有八千余战兵的一军统帅,别看崇祯杀了二十多位大臣,可问题是,他没有杀一员将领,哪怕是逃跑,怯战的将领,他也没杀。
不是不想杀,只是不敢杀。
手握笔杆子的文臣,崇祯一句话能杀,可杀了一个毛文龙,还不是他直接杀的,可东江军就变成了一盘散沙,更是打烂了大半个山东,历时一年多才能平定登州之乱。
陈明遇别看没反,如果他的天启朝,估计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但是在崇祯朝,陈明遇这样的一镇将领,崇祯只能拉拢
“知道了!”
陈明遇让李定国、李双喜率领两个亲卫骑兵哨,共计一百骑,在高杰的陪同下,前往
扬州赴宴。
陈明遇非常怕死,目前为止,高杰是他手底下最能打的将领,李定国和李双喜也不差,他们俩联手,高杰也会手忙脚乱,当然,生死搏杀,高杰可以轻松收拾他们俩。假以时日,高杰估计不是李定国和李双喜二人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