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的霞光艰难刺穿了幽州边境弥漫的硝烟,将小南河边堡染上了一层疲惫的金红色。
但此刻,堡内堡外,却沸腾着近乎癫狂的喧嚣。
“喜事,大喜事!秦管队升官了!”
“军寨,是军寨啊!咱们边堡升格了!”
“天爷!往后咱堡里要有知寨老爷、主簿,税吏”
消息像燎原的野火,瞬间点燃了沉寂许久的边地。
堡民们奔走相告,脸上混杂着难以置信与狂喜。
王婶得知这个消息后,第一个往秦家小院跑。
王寡妇、李婆子等堡里妇人不约而同地报喜而来。
边堡,这个苦寒之地的小小军事边堡,多少年来除了堡主,最高的位置也就是队将之流。
而从堡升格为军寨,意味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直接向飞虎大营奏报军情,粮饷由帅司、州府调拨。除了规模外,地位与南河城寨相当!
一旦人口、兵力达到规模,主簿、书吏、税吏、治安官、都头、工坊工头等职位不可或缺。
这些虽然只是“吏”,却是军寨体系内被正式承认的职位!
这意味着旱涝保收的额外粮饷,摆脱纯农户的身份,甚至是通向“官身”的第一道坚实台阶。
新兴军寨,职位空缺着呢!
这对于世代挣扎在生存线上的普通堡民和新安家的流民而言,简直是泼天的富贵砸在眼前。
最关键的是,这任命权在秦猛手上!
试问,最初那批堡民岂能不高兴?岂能不主动靠拢?
官署里,原本坐镇一宿,趴在案头昏昏欲睡的老保长王槐,被报信人的大嗓门吓得一激灵,瘦小的身躯几乎从破旧的椅子里弹了起来。
浑浊了半辈子的老眼瞬间瞪得溜圆,看着来报信的后生,锐利如鹰,哪里还有半分昏聩?
“当真?是虎贲军飞虎将军亲口允下的知寨官?”
得到确认后,老保长激动地拍着大腿,拐杖也丢到一边,绕着桌子走了好几圈,袖口的补丁都差点甩掉:“好、好、好!猛哥做的漂亮,秦家勇猛尚存,咱们堡…咱们寨熬出头了!”
“快,快通知堡民迎接知寨官,堡内上下要同心,咱们得支持自己人,发什么呆?快去。”
老保长边朝后生嚷嚷,边往外边走。
没走几步,这老头猛地止住脚步,再次折返,把甩掉的拐杖捡起来拄着,恢复老眼昏花,慢吞吞的样子,瞬间不复之前那副利落劲儿。
这一幕把报喜的后生看得瞠目结舌。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堡内彻底沸腾了。
新近安顿下来的流民们更是喜极而泣。
军寨意味着更强的防御力量,意味着他们这个刚刚落脚、能吃饱饭的“新家”,终于有了稳定的根基,有了过上好日子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