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那赌坊名字荒唐:“野鸡坊”、“烤鸭馆”输钱数额仅以“甚多”概括,担保人竟还写着“王槐”。
韩齐不是傻子,自然明白其中蹊跷。
他翻动纸卷,心思电转:前几日刘家人还来补办田产地契,说遭火焚毁,怎会全数在此?
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他再清楚不过。
“秦将军,”他神色转为肃然,斟酌着用词,“旬日前,刘家遭火,诸多契据焚毁,这些”
“那是他们胡说!”秦猛冷笑打断,目光如刀,“明明输给了我,不甘心,便放把火烧宅搪塞。
说不准刘德才、刘耀宗也是金蝉脱壳,假死遁逃!”
韩齐眼皮一跳,牙根暗暗发酸。
本县城巡检司,县衙多方勘验,人,却是死了。
这秦猛看似粗豪,实则词锋如刀,狠辣至极!
他不由得重新审视眼前这位年轻的知寨官。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韩某还听闻,将军半月前似乎”
“是,我那时神智昏聩。”秦猛坦然接话,毫不避讳,“但按律:我输钱不作数,别人输我却必须认!连个痴傻之人都玩不过,还有脸赖账?”
韩齐被噎得无言以对,只得苦笑。
这话虽属强词夺理,却在法理上站得住脚,让他一时不知如何反驳。
半晌,他才叹道:“秦兄此举,便是与刘判官不死不休了。”
语气中带着几分提醒,几分试探。
“我知道。”秦猛笑容骤冷,眼中寒光乍现,“他断我粮道、封我漕运,公然针对边寨叫板边军——我若不办他,日后阿猫阿狗都能踩我一脸!”
“可这”韩齐眉头紧锁,仍在犹豫。
他明白秦猛是来报复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盏边缘。
秦猛自怀中取出两张银票,面额千两,推至对方眼前。
银票在烛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显得格外诱人。
“秦兄,这不是钱的事!”韩齐瞥了眼银票数额,心跳慢了半拍,却仍强绷着脸,语气坚决。
“若如此,便是彻底得罪刘判官,乃至整个幽州官场韩某相帮,便是对立,今后寸步难行。”
这话说得恳切,却也透露出几分真实处境。
“那是你身后无人倚仗,又挤不进他们的圈子。”秦猛恍然大悟,一针见血,字字诛心。
“他们高高在上,几时正眼看过你?韩兄寒窗苦读十余载,难道就甘心永远做个区区县令?”
韩齐面色青白交错,手中的茶盏微微颤抖。心里头脑怒秦猛是点滴不留情面,却没有发错。
——这话戳中了他内心最深处的痛处和野望。
秦猛忽又从怀中取出几封密信与一册文书,塞入他手中。
“这是冷艳山贼首严彪身上所获密信,及审讯所得供词。”
秦猛声音压得很低,却字字清晰,“其中所载罪行,可谓罄竹难书。韩兄可自行决断。
——看,或是不看?”
他目光如炬,紧紧盯着韩齐:“看了,便再无退路,须择木而栖;不看,现在还可抽身,我去找郡守商议此事,就当今日之事从未发生过。”
韩齐指尖微颤,那册子没有封皮,薄薄的非常轻,此刻仿佛烙铁般滚烫,几乎要灼伤他的手指。
耳边如有两个声音在交织:一看则万劫不复,前程尽毁;一曰读书人风骨不可弃,初心不可负!
冷汗沁满额间,时间滴答如坠。
暖阁内静得可怕,只有烛火偶尔爆出轻微的噼啪声。
最终他一咬牙,眼中闪过决然之色,展开册页,拆阅密信——才看数行,脸上血色尽褪,继而怒意奔涌,咬牙切齿,几乎目眦欲裂。
“该死…该杀!此等行径,与谋反何异?”
他气得发抖,声音发颤,握着文书的手指因用力而发白。
册中所载血案累累,丧尽天良,令人不寒而栗。彻底击碎他为官的底线,亦点燃深埋的士人血性。
良久,他才颓然长叹,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不想幽州官场,已腐至如此若非亲眼所见,实在难以置信。”
秦猛收回文书,冷声道:“刘德福不过是小卒,此次必须得死。不然,有些人又得肆无忌惮。”
韩齐深吸一口气,毅然抬头,目光已然不同:“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公地道!地契,欠条让专人核验过后,若是真,便依律办事。”
他语气坚决,已然做出抉择。
——不屑与幽州地方为伍,站队边军又有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