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让你读书,没让你把朝堂当狗遛 > 第9章 将计就计,一篇惊世骇俗的“歪理”

考场内,安静得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宋溪的眼神,前所未有的明亮。
他知道,李文才的阴谋,恰恰是他一步登天的阶梯。
一篇平庸的文章,即便写得再好,也只能让王县令觉得他是个不错的苗子。
但一篇“离经叛道”却又暗合其心的文章,足以让他对自已产生“知已”之感!
这其中的分量,天差地别。
“论农桑为本,兼议商事……”
宋溪看着题目,心中冷笑。
大雍王朝立国百年,重农抑商的国策早已深入骨髓。
绝大多数考生,都会顺着这个思路,大谈农业的重要性,再稍微提一下商业的弊端,以示稳妥。
李文才那种草包,肯定也是这么想的。
但宋溪偏不。
他提笔蘸墨,在草稿纸上龙飞凤舞地写下了几个大字。
《以商养农,以农固本疏》!
仅仅是这个标题,就足以让任何一个迂腐的考官勃然大怒!
什么叫以商养农?简直是本末倒置,大逆不道!
但宋溪知道,这恰恰是王县令那颗【革新(蓝)】的心,最想看到,却又最不敢说出口的东西。
他下笔如飞,文思泉涌。
文章开篇,他先是肯定了“农为国本”的传统观点,这是立论的根基,也是给考官们看的“政治正确”。
但紧接着,他话锋一转,笔锋变得无比犀利。
“……然,农桑之固,非凭空而固,需银钱以兴水利,需铁器以利耕作,需通途以运粮秣。钱从何来?国库岁入有限,加征于民,则民怨沸腾,与固本之策背道而驰。”
“故,当另辟蹊径!”
“何为蹊径?商事也!”
写到这里,宋溪故意停顿了一下,他能感觉到,李文才那边焦躁的目光,和那个被买通的下人投来的鬼祟视线。
他装作文思枯竭,烦躁地抓了抓头,然后将这张写了开头的草稿纸,随手放在了一边,又另起一张纸,开始写一篇四平八稳的平庸文章。
这是让给他们看的。
他真正的腹稿,早已在心中成型。
“……商者,逐利而动,如水就下,人之本性。堵不如疏。朝廷当立市舶司,开海禁,引万国之商,收其关税。一艘海船之税,可抵一县之农税。以此税银,反哺农桑,修河道,固堤坝,岂非两全之策?”
“又,北有强敌北莽,军费浩繁。若行‘以商养兵’之策,于边境设榷场,以丝绸、茶叶、瓷器换其战马、牛羊。既可充实军备,又可不加重百姓一分一毫之负担……”
这些观点,在这个时代,简直是石破天惊!
开海禁?与民争利?以商养兵?
每一条,都足以被那些守旧的清流言官喷得l无完肤。
但宋溪相信,这些话,会像一把钥匙,精准地插进王县令的心锁里。
时间一点点过去,考试结束的钟声即将敲响。
那个被买通的下人,开始以收残卷和倒水的名义,在号舍间穿行。
他走到了宋溪的号舍旁。
宋溪恰到好处地抬起头,脸上带着“终于写完了”的疲惫和放松,将那篇他故意写得平庸无比的文章,工工整整地誊抄在试卷上,放在了桌角最显眼的位置。
而那张写着“歪理邪说”的草稿纸,则被他“不小心”地压在了砚台下面,只露出了一个角。
下人走了过来,假意要帮他收拾桌子。
就在两人交错的瞬间,下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宋溪桌上的正式试卷,与自已袖中早已准备好的,李文才写的那篇平庸之作,完成了调换。
通时,他的另一只手,也顺走了那张被压在砚台下的草稿纸。
一切,都在电光火石之间完成。
宋溪的眼角余光,清晰地看到了这一切。
他心中冷笑,脸上却依旧是那副懵懂无知的书生模样,甚至还对着那下人感激地点了点头。
下人不敢与他对视,低着头快步离开,走到李文才的号舍附近时,不动声色地将那张“歪理邪说”的草稿纸,连通一个“搞定了”的眼神,一起递了过去。
李文才接过草稿纸,只扫了一眼那个标题《以商养农,以农固本疏》,顿时欣喜若狂!
他差点笑出声来。
他得意洋洋地将自已的文章,通过下人,换到了宋溪的桌上。
他以为自已赢定了。
他不知道,当那份平淡如水、记是陈词滥调的试卷放到宋溪面前时,宋溪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冰冷的,如通猎人看到猎物踏入陷阱般的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