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队部,曹勇来到村合作社。
合作社里,售货员正趴在柜台上,旁边的收音机里,播放着这年代流行的样板戏。
“小黄,今天有酒吗?”曹勇走到柜台前。
售货员慵懒地抬起头,看到是曹勇,眉头一皱:“曹勇,好几天没见你来买酒了,你欠队里的三块钱什么时候还?”
“今天。”曹勇回道,又问了一句,“有酒妹。”
“有。”他狐疑地看了眼曹勇,指向后方货柜区,“酒在第二层架子上,你自个拿下,但丑话说前头啊!再赊账我可不卖!”
曹勇轻车熟路,走到里侧货架旁。
拿起了一瓶二锅头,回到柜台。
把酒放在桌上,掏了一张五块的票子递过去。
小黄明显怔了一下。
他看了一眼二锅头,拿起票子对着阳光照了照,还顺手用指甲弹了弹。
里面的水印清清楚楚,是真钱。
小黄把钱收进柜台里,笑道:“曹勇,听说你当上守山人了,不错啊,现在有钱了啊。”
一瓶二锅头,只要五毛钱。
其余的,都是先前赊账的。
在村里呆着的最大好处,就是合作社的物资,只要有工分和钱就能换,不像城里,什么都要票据。
不过村里的物资,比镇上的供销社要滞后的多。
西凤酒之类的玩意,村里是不可能换到的。
“正好,把先前赊的账还上。”小黄笑眯眯地看着曹勇,本来还以为这小子又要拖到过年,没想到这次这么爽快。
就在曹勇要走时,小黄问了句:“曹勇,守山人工作这么闲啊?这么早就下山了?”
曹勇摇摇头道:“今天帮生产队办点事,提前下山了。”
提着二锅头,曹勇直奔小屋而去。
位于山脚下的守山人小屋,在曹二柱的修缮下,已经有点家的样子了。
这座房子,放在这年代都算破的。
只有单独的一间平房,连个独立的灶房都没有。
灶房被设置在屋门口,只有一个屋檐挡着。
真正的开放式厨房,不用担心油烟味乱窜。
但是一到大风大雨又是冷天,做饭就麻烦了。
好在守山人小屋画了一圈地作院子,只要在这范围内,想怎么造就怎么造,只要掏得起钱就行。
“勇子,你回来了啊。”曹二柱听到曹勇的脚步声,从屋内探出头来。
本来摇摇晃晃,结满蜘蛛网的窗户,已经被曹二柱修整的焕然一新。
美中不足的是没有玻璃,只能用旧报纸糊一糊。
“嗯,二柱,这些给你。”曹勇拿出一个小布袋递了过去。
“啥玩意?”曹二柱憨憨一笑,接过布袋,打开看到里面白花花的米面,瞪大了眼睛,“这是哪来的?”
“队里奖的,分你一半。”
掂量了一下,起码有四斤。
曹二柱一时觉得有些哽咽。
“勇子,这我不能收啊。”
“拿着吧,帮我修房子还没给你钱呢。”曹勇笑道,“接下来的工作就麻烦你了。”
“放心!我一定给你收拾利索了!”曹二柱收下米面后,整个人都精神了。
撸起袖子,又在屋内乒铃乓啷敲打起来。
曹勇也不打扰他,背上猎枪上山去了。
今天下午只收获了一只山鸡,交到生产队。
返回小木屋。
已经是黄昏十分。
老远就听到了敲打声。
走进一看,曹二柱正爬在楼梯上,修补着屋檐下的墙角。
看他忙得满头大汗,曹勇笑了笑。
等最后一声敲击声停止,曹勇才喊道:“二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