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进没急着开工,而是花了整个上午开“思想动员大会”。
他动员的方式也痕迹爱你单,使用他认为最科学的奖惩制度,并希望以此来激励工人们的积极性。
钱进公布的制度如下:
迟到一分钟扣半天工资;
操作失误一次扣三天奖金;
连续三次不达标直接开除!
这套制度头两天确实让a区的效率提了上去,震慑的效果看起来不错。
林卫国的办法和钱进很不一样,他没开大会,也没定复杂规章。
他只做了三件事。
第一,他让财务科抬了张桌子和一口装满现金的麻袋,直接放在车间门口,并且告诉所有工人,只要能完成基础产量,每人就奖励五块钱现金。
如果有超额部分,那奖金立刻翻倍。
所有奖金下工之后当场发放,没有任何拖欠。
他这手段自是立竿见影,所有工人都沸腾了。
在那个一分钱掰两半花的年代,这简单粗暴的刺激,比啥口号都管用!
第二,他在车间墙上挂了块小黑板,写着技术革新英雄榜。
不管老师傅还是新学徒,只要对生产流程的改进建议被采纳见效,立刻奖励五十块!
而且名字将直接上榜,全厂公示。
五十块!那可是普通工人俩月工资!
这下,别说普通工人,连王建民这种老师傅的眼睛都亮了!
第三,林卫国亲自下了车间。
他基本不用说什么,只是亲自上阵,便让b区的工人情绪激动。
这三个手段并驾齐驱,让b区的工作效率直线上升。
几天后,两条生产线差距迅速拉开。
钱进的a区最先出了问题。
工人们在那套严苛规则下如履薄冰,越紧张越出错。
一个年轻工人操作离心机调错转速。
这本是微不足道的失误,却被钱进当场抓住,按规扣了半月奖金!
工人们心底的怨气越来越重,他们不敢明着反抗,可却各个开始消极怠工。
正情况让a区的工作效率更低了,整个a区完全陷入了恶性循环中。
可钱进把这都归结于工人素质差、纪律差,根本就没有调整策略的意思。
这无疑更加剧了双方的矛盾。
与此同时,林卫国的b区却热火朝天,干劲儿十足!
工人们为了每日到手的热乎奖金,自发加班加点,热情高涨!
短短几天,b区生产流程就改进了十几处!
产量稳步提升,质量合格率也越来越高!
竞赛第二十天深夜,决定性事件发生了。
a区车间,一台进口的德国核心萃取设备,因工人操作失误,发出刺耳尖啸,彻底罢工!
机器一停,整条a区生产线等于瘫痪!
“废物!一群废物!”钱进看着冒黑烟的机器,气急败坏地咆哮,“都别想下班!啥时候修好啥时候走!”
回应他的是一片死寂。
工人们低着头,默默收拾东西,一个接一个从他身边走过,离开了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