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大计,至此彻底敲定。
北疆这个庞大的机器,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
一队队精锐骑兵从各地军营向边境指定地点集结;无数的粮草、军械从仓库中取出,由民夫和车队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工匠们日夜赶工,修理铠甲,打磨兵刃。
整个北疆,都弥漫着一股大战将至的紧张而又激昂的气氛。
在积极备战的同时,张墨做了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他亲自撰写了一道奏折,以臣子的身份,向远在圣京的皇帝赵铎,禀报了即将北伐草原的决定。
奏折用词恭谨,逻辑清晰。先是详细陈述了北原内部混乱、“梵天圣主”预言流传的天时地利。
接着强调了北原边患对中原的长期威胁,以及北伐对于巩固边防、开拓疆土的必要性。
最后表示,作为镇守北疆的亲王,守土拓疆乃职责所在,不敢怠慢,故决定趁此良机,挥师北伐,为陛下扫清边患,扬大越国威于域外。
并恳请陛下予以支持。
这道奏折,通过官方驿道,快马加鞭送往圣京。
数日后,奏折送达京城,呈递至御前。
当内侍太监战战兢兢地将这份来自北疆的奏折念出时,整个宣政殿鸦雀无声,落针可闻。所有朝臣都被张墨这突如其来的“请示”惊呆了。
北伐?他竟然要主动北伐草原?
赵铎的脸色,从最初的错愕,迅速转变为惊疑,继而是一片铁青,最后化为难以抑制的愤怒和羞辱。
他死死攥着龙椅的扶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支持?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张墨这哪里是请示?这分明是通知,是炫耀,是打脸。
谁不知道现在北疆是张墨的一言堂?谁不知道他手握重兵,根本不听朝廷号令?他现在上这么一道奏折,表面上是恪守臣礼,实际上就是赤裸裸的羞辱。
他是在告诉全天下,他张墨想打谁就打谁,根本不需要朝廷的同意,上个奏折只是走个过场,给你赵铎一点面子罢了。
更何况,北伐草原?这是大越立国以来多少代皇帝想做而没能做成的事情?
如果他张墨做成了,那他的威望将达到何等恐怖的程度?天下民心将如何归附?到时候,还有谁记得他这个坐在龙椅上的皇帝?
“狂妄,放肆,僭越。”
赵铎猛地将龙案上的镇纸扫落在地,发出刺耳的碎裂声。
他胸膛剧烈起伏,气得浑身发抖:“他张墨想干什么?未经朝廷决议,未经朕的许可,擅启边衅,他眼里还有没有朝廷?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
殿下群臣噤若寒蝉,无人敢在这个时候触怒暴怒的皇帝。但每个人心中都在飞速盘算。
太傅元纲再次硬着头皮出列:“陛下息怒!张墨此举,确实狂妄至极。然然其奏折中所言,北原内乱,确为实情。
若其真能北伐成功,于国而言,倒也倒也并非全是坏事,至少可暂解边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