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百败不成名,万败定乾坤 > 第10章 药香伴刀影与远路启新程

青溪镇的晨光漫进回春堂后院时,肖明已经把院角的柴垛劈得整整齐齐。新短刀斜插在腰间,刀鞘上沾了点木屑,他弯腰捡起最后一根劈好的柴,码在垛顶,拍了拍手上的灰——自赵虎被押走后,这镇子连风都透着松快,药铺的客人多了,他的日子也过得更踏实,白天跟着李掌柜认药、抓药,早晚就练桩、练刀,连夜里柴房的梦,都少了些挨打的疼。
“肖明,过来看看这味药。”李掌柜的声音从前堂传来,手里拿着一株带根的草药,叶片翠绿,根须白净。肖明赶紧跑过去,凑到跟前看,小本子已经掏了出来,炭笔捏在手里:“李掌柜,这是当归吧?您之前说过,当归补血,根须越粗越好。”
李掌柜笑了,点头递过草药:“没错,不过这是岷山来的当归,比咱们本地的药效强些,你摸摸根须,是不是更韧?以后抓药,遇到客人要补气血的,就优先拿这种。”肖明接过当归,指尖触到根须的韧劲,在本子上一笔一划记:“岷山当归,根韧,补血效强,用于气血虚证。”
记完,他又想起什么,抬头问:“李掌柜,上次您说的‘三七止血’,要是遇到外伤出血,除了磨粉敷,还能怎么用?”
“问得好。”李掌柜拉过柜台后的小药碾,把一小块三七放进去,“要是出血多,能把三七煮水喝,内外通用,止血更快。不过得注意量,成人一次不能超过三钱,小孩得减半,不然会伤脾胃。”肖明赶紧在“三七”那页添上:“外伤大出血:三七粉外敷+煮水内服,成人三钱/次,小儿减半,忌过量伤脾胃。”
正记着,王二从外面跑进来,手里拿着个油纸包,脸上带着笑:“肖明,陈武哥让我给你带的,说是他托人从县城买的新磨刀石,比你之前那个细,磨出来的刀更利。”
肖明眼睛一亮,接过油纸包,打开一看,里面是块青黑色的磨刀石,表面光滑,还带着点潮气。他摸了摸,心里暖烘烘的——陈武自从帮着报官抓了赵虎后,就忙着准备去县城的武馆拜师,却没忘了给他带磨刀石。
“替我谢谢陈武哥!”肖明把磨刀石抱在怀里,又想起什么,“对了,陈武哥什么时侯走?我还想跟他再学两招。”
“他说后天一早就走,让你今晚去他家一趟,他有东西要给你。”王二说着,又递过一个布包,“还有,这是李掌柜让我给你买的新布鞋,你之前那双都破得露脚趾了。”
肖明接过布鞋,鞋面上是新的青布,鞋底纳得厚实,他捏着鞋边,喉咙有点发紧——李掌柜总说他“干活勤快”,却总在这些小事上想着他,从药膏到布鞋,从没落下过。
“谢谢您,李掌柜,谢谢您王二哥。”肖明把布鞋揣进怀里,磨刀石放在柜台边,心里盘算着:晚上去看陈武哥,得把自已磨好的那柄锈铁刀带上,虽然刀沉,但毕竟是师父留的,陈武说不定能指点下怎么改改,让它更趁手。
傍晚,肖明提前把药铺的活干完,跟李掌柜打了招呼,就往陈武家去。陈武家在镇子西头,是间小院子,院门上挂着个旧灯笼,还没点亮。肖明推开门,就看到陈武在院子里练刀,月光洒在他身上,刀光闪闪,动作比之前更利落了。
“陈武哥!”肖明喊了一声,陈武收刀回头,脸上带着笑:“来了?快进来,我给你留了热粥。”
进了屋,桌上摆着一碗热粥,一碟咸菜,还有两个白面馒头。肖明坐下,拿起粥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舒服得叹了口气。陈武坐在对面,看着他,从怀里掏出一本线装的小册子,递了过来:“这是我之前学武时记的招式谱,里面有‘缠腕刀’的进阶用法,还有几招‘闪避步’,你以后练刀,要是遇到比你快的对手,能用得上。”
肖明赶紧放下粥碗,双手接过小册子,封面是蓝色的布面,上面写着“基础刀谱”,字迹工整。他翻开第一页,里面画着小人,标注着招式要领,还有陈武用红笔写的注释:“缠腕刀需注意手腕转动时机,对手刀落下时再转,不可过早,以免被卸力。”
“陈武哥,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肖明有点不好意思,他知道武人对招式谱看得重,这可是陈武自已的笔记。
“拿着吧,”陈武按住他的手,“我去了县城武馆,会学新的招式,这本对我没用了,对你却刚好。你比我有韧劲,也比我心善,以后肯定能把这些招式用好,说不定还能比我练得好。”
肖明攥着小册子,心里又酸又暖,点了点头:“我会好好练的,等陈武哥回来,我练给你看。”
“好,我等着。”陈武笑了,又从墙角拖过一个木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把长刀,刀身银亮,刀柄缠着新的黑布,“这是我攒钱买的,比你的锈铁刀轻,也更利,你拿着用。你那柄锈铁刀,我让人帮你磨了磨,还加了个新刀柄,虽然还是沉,但握着手感能好些,也一起给你。”
肖明看着木盒里的刀,又看了看陈武递过来的锈铁刀——刀柄果然换了新的黑布,刀身磨得亮了不少,之前的卷刃处也被磨平了。他伸手拿起锈铁刀,握在手里,分量还是沉,却比以前稳了,刀柄的黑布贴着掌心,很舒服。
“陈武哥,我……”肖明想说谢谢,却觉得喉咙发紧,说不出话来。
“别谢我,”陈武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后自已在外,要多留心,遇到打不过的对手,别硬拼,先躲,保住自已才能再练。还有,别总想着帮别人,也得顾着自已,你那性子,我怕你以后会吃亏。”
肖明点点头,把两柄刀都抱在怀里,小册子揣进怀里,紧贴着胸口。那天晚上,他在陈武家待到很晚,听陈武讲县城武馆的事,讲以后想成为镖师的梦想,也讲自已练刀时遇到的困难——陈武说,他以前练“劈刀”,练到胳膊抬不起来,偷偷哭了好几次,却还是第二天接着练,因为“想变强,想保护家里人”。
肖明听着,想起自已下山后的日子,想起被粮铺伙计打、被武馆拒绝、被虎哥踩在地上的日子,突然觉得,大家的“变强路”,都一样难,却都一样没放弃。
第二天一早,肖明去送陈武。陈武背着包袱,手里拿着刀,站在镇子口,阳光洒在他身上。肖明把自已攒的十个铜板塞给陈武:“陈武哥,路上买水喝,到了县城,记得给我捎信。”
陈武接过铜板,攥在手里,笑了:“好,你也好好练刀,好好学药材,等我回来,咱们再比一场,我可不会让着你。”
“我也不会输的!”肖明笑着说,看着陈武转身,慢慢走远,直到身影消失在路的尽头,才转身往回走。
回到药铺,李掌柜正在柜台后碾药,看到他回来,问:“送完陈武了?”
“嗯。”肖明点头,把陈武给的刀谱和新刀放在柜台上,“陈武哥给了我刀谱,还有一把新刀,让我好好练。”
李掌柜看了看刀谱,又看了看肖明,笑着说:“陈武是个好小子,你也是。对了,我跟你说个事,下个月,县城的‘济世堂’药铺要招学徒,我已经给你报了名,那里的刘掌柜是我的师兄,医术比我好,你去了能学更多东西,也能看看县城的世面,说不定还能遇到陈武。”
肖明愣住了,手里的炭笔都掉在了地上:“李掌柜,您……您要让我去县城?”
“傻孩子,”李掌柜捡起炭笔,递给肖明,“你总不能一直待在青溪镇,你的刀要练,医术也要学,去了县城,能看到更多的药材,遇到更多的病人,也能遇到更强的对手,这样才能真正变强。我已经给你收拾好了行李,就在柴房里,里面有我给你装的草药,还有几件新让的衣服,都是按你的尺寸让的。”
肖明走到柴房,推开门,看到角落里放着一个布包,鼓鼓囊囊的。他打开一看,里面有两件青布衫,针脚细密,还有一个小药包,里面装着当归、三七、止血草,都是他常用的药材,最底下,还有一本李掌柜手写的《常用药材图谱》,扉页上写着:“肖明吾徒,学医先学德,练刀先练心,遇事不慌,遇弱则帮,切记。”
肖明捧着图谱,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他想起刚到青溪镇时,自已穿着破鞋,揣着蔫止血草,连一口热饭都吃不上;想起李掌柜给的热粥、药膏,教他认药材、写药方;想起自已被虎哥欺负时,李掌柜挡在他身前,说“他只是个孩子”。
“李掌柜……”肖明哽咽着,走到前堂,对着李掌柜深深鞠了一躬,“谢谢您,我会好好学医术,好好练刀,不辜负您的期望。”
李掌柜扶起他,擦了擦他脸上的泪,笑着说:“好孩子,去吧,县城离青溪镇不远,想回来就回来看看,回春堂永远是你的家。”
半个月后,肖明背着包袱,腰里别着陈武给的新刀,背后背着师父留的锈铁刀,手里拿着李掌柜给的图谱,站在青溪镇口。阳光洒在他身上,他回头看了看回春堂的方向,心里默念:“李掌柜,王二哥,陈武哥,我走了,等我变强了,就回来。”
然后,他转过身,朝着县城的方向走去。路上的风还是有点凉,却吹得他心里敞亮。他知道,前面的路肯定还会有输、有疼、有难,可他不再害怕——因为他手里有刀,怀里有药谱,心里有那些人的牵挂,还有师父那句“输了别趴下,下次再站起来”。
他走得很稳,每一步都踩得扎实,像在练桩功时那样。背后的锈铁刀,腰间的新刀,都随着他的脚步轻轻晃动,像是在为他伴奏。远处的县城轮廓渐渐清晰,肖明的眼睛亮了起来——那是他“万败刀途”的新,也是他“医武通修”的新开始。
他知道,自已离“赢”还有很远,可他会一步一步走下去,带着那些人的期望,带着自已的坚持,在这条路上,劈出属于自已的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