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洪荒:重生一气仙,稳健修行 > 第34章 三才神光(4K合章)

静室之内。
马元盘膝而坐,周身气息在金仙中期愈发稳固。
那由水、火、土三股本源之力构建而成的三才道基,在他的体内缓缓运转,生生不息。
每一次循环,都在壮大着他的法力,淬炼着他的肉身。
“补全土行,给我带来的提升巨大。”
“现在距离金仙后期已经不远了……”
马元缓缓睁开双眼,眸中并无半分焦躁。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法力积累早已超越了寻常金仙中期的范畴。
甚至比一些金仙后期的修士,还要来得雄浑。
只要机缘一至,突破不过是水到渠成之事。
如今的他虽未破境,但底蕴之雄厚已是今非昔比。
这稳固无比的三才道基,让他未来的仙途一片坦荡,甚至已经隐隐让他触及到了那通往太乙金仙境界的门槛!
而更让他感到欣喜的是。
在这数百年稳固境界,感悟三才循环的过程之中。
他竟于冥冥之中,自行领悟出了一门全新的本命神通。
“三才神光!”
马元心念一动,缓缓摊开手掌。
只见他的掌心之上,一缕缕精纯无比的本源之力开始汇聚。
蔚蓝的水光,代表着至柔至润的水行大道。
赤金的火光,象征着至刚至烈的火行大道。
玄黄的土光,则蕴含着至德至厚的土行大道。
三色光华,在他的掌心之中,以一种玄奥的轨迹相互追逐,彼此交融。
最终化作了一道绚烂夺目,却又充满了大道至简神韵的三色光束。
这便是他新领悟的神通——三才神光!
此神通乃是他自身大道的显化,妙用无穷。
心念一动,这三才神光便可化作一道坚不可摧的护体光幕,三才循环,生生不息,足以轻易化解其他修士的神通术法。
若是用以对敌,这三色光束亦可激射而出。
其中水、火、土三力并济,既可镇压对手,又能侵蚀其法宝,磨灭其元神,霸道无比。
更难得的是,此神光还能用以洗涤自身道体,祛除修行途中所产生的杂质与心魔,时刻保持道心的清明与纯净。
可以说这是一门真正意义上,攻防一体,兼具辅助之能的无上神通!
其潜力之大,甚至不输他那与生俱来的因果神手几分!
“有了此神通傍身,我的自保能力,又强了几分。”
马元满意地点了点头,缓缓收起了掌中的三才神光。
然而在满意的同时,他那敏锐的道心却也察觉到了自己当前道基的一个巨大隐患。
“无根浮萍……”
他眉头微蹙,心中一声轻叹。
他体内的先天戊土之精,终究是从石矶那里借来的外物。
虽是纯粹,却无源头。
而他体内的水、火二力,却是有着《万水归元诀》与邪火之精为根基,能够源源不断地自行滋生。
此消彼长之下,这好不容易达成的三才平衡,就如同空中楼阁。
看似稳固,实则根基不牢,随时都有可能再次被打破。
“想要让这三才道基真正地稳如泰山,我必须为这土行大道,寻找到一个真正的根!”
马元心中明镜一般,思路清晰无比。
而放眼整个洪荒,若论什么东西,能作为土行大道的根。
那毫无疑问,便是那传说中,由大地本源精华所聚,蕴含着无上造化之力的无上至宝——九天息壤!
此物,乃是土行大道的极致显化。
若是能得其一丝半点,炼化入体。
他体内的先天戊土之精,便能拥有源头,生生不息。
届时他的三才道基,才算是真正的大成!
“九天息壤……在女娲娘娘的手中。”
马元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他知道,此刻距离女娲以九天息壤和三光神水捏土造人,获取无量功德,最终证道成圣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想要从一位即将成圣的未来圣人手中,谋取这等成道之宝,其难度可想而知。
“此事,不可强求,需得徐徐图之,静待天时。”
马元很快便将心中的急切,给强行地压了下去。
他深知机缘之事,可遇而不可求。
尤其是牵扯到圣人因果,更是需要慎之又慎。
“闭门造车,终有所限。看来是时候再次外出游历一番了。”
一个念头,在他的心中油然而生。
他如今修为稳固,神通大成,道基的隐患也并非是短期内便会爆发。
继续枯坐于洞府之中苦修,倒不如效仿第一次那般,趁着此次道祖第三次讲道,再次游历洪荒。
一则,可以亲身去感受一番,巫妖劫难来临前,洪荒天地之间那微妙的气氛变化,为自己未来的谋划,收集更多的信息。
二则,也可以在行走之间,感悟自身道法,或许能在那天地自然之中,寻到突破至金仙后期的契机。
三则,便是去碰一碰运气。
看看能否在那不周山附近,寻到一些与女娲娘娘,或是与那九天息壤相关的蛛丝马迹。
心念一定,马元不再有丝毫犹豫。
他站起身,结束了这一次漫长的闭关。
马元再次向石矶与黑风、苍云二人,仔细地交代了一遍洞府内外的一切事宜。
如今的石矶,即将突破玄仙后期,道行稳固,足以镇守一方。
两位童子亦是勤勉,修为突破到了天仙境界。
以及那座早已被他完善得固若金汤的因果大阵。
如今的骷髅山,即便没有他坐镇,也足以应对绝大多数的危机。
他再无后顾之忧。
“老爷此去,务必多加小心。”石矶那清冷的眸子里,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牵挂。
“放心。”
马元微微一笑,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如今的洪荒,能伤到我的人不多。你们只需好生看守洞府,潜心修行,待我归来即可。”
安抚完毕,马元不再有半分迟疑。
他一步踏出,身形便已出现在了洞府之外的山涧上空。
“敖玄!”
一声平淡的呼唤,传入了骷髅山中那幽深的潭水之中。
“吼——!”
下一刻,伴随着一声震彻山野的低沉龙吟,整座深潭轰然炸开!
一条体长超过千丈,通体覆盖着森然黑鳞,头生峥嵘龙角的四爪黑龙,从那万丈水花之中冲天而起!
其庞大的龙躯,在空中一个盘旋,便引得风云变色,威势骇人。
正是那被马元降服的护山神兽,敖玄!
经过这数千年潜修,以及马元赏赐的一些宝物灵药,敖玄不仅伤势尽复,其修为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距离那金仙之境,也仅有一线之隔。
它那双巨大的龙眸之中,早已没了当初的桀骜不驯,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敬畏。
敖玄将那巨大的头颅,恭敬地低垂到了马元的面前。
马元神色淡然,一步踏出,便已稳稳地立于那宽阔的龙头之上。
一袭青衫,负手而立。
衣袂在罡风之中猎猎作响,宛如巡视天地的上古仙人。
“目标,不周山。出发吧。”
“遵命,主人!”
敖玄发出一声更为高亢的龙吟,庞大的龙躯猛然一摆,便化作一道黑色的狂风,载着马元,撕裂云层,朝着那洪荒大陆最中心的方向,疾驰而去!
……
洪荒不记年。
对于后世凡人而言,数百年光阴,已是王朝更迭,沧海桑田。
但对于这片莽荒无垠的天地而言,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自离开骷髅山之后,马元便一直驾驭着敖玄,不疾不徐地朝着那传说中的盘古脊梁,一路前行。
这一路上,他并未急于赶路。
他见识过万丈巨岳之上,有太古遗种为争夺一株先天灵根,打得天崩地裂,日月无光。
也曾路过无尽大泽,目睹过亿万水族妖修,朝拜一尊不知名讳的古老水神。
洪荒的广袤、危险、以及那无处不在的机缘,再次让他对自身的道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大部分时间里,马元都盘坐于龙头之上,看似闭目养神,实则却是将自己的心神,彻底沉浸于那刚刚构建完成的三才道基之中。
他一遍又一遍地感悟着那水、火、土三力循环的无上玄奥,利用这漫长的时间不断地夯实着自己的底蕴。
而作为坐骑的敖玄,更是对自家主人的恐怖,有了全新的认知。
无论外界是灵气狂暴,还是煞气冲霄。
自家主人始终都如同一座万古不移的神山,安稳地坐在它的头顶闭目修行。
其周身自成一方圆融无暇的领域,万法不侵。
那份从容与淡定的向道之心,让敖玄这尊骄傲的龙族也生出了一丝崇敬。
如此,又是数百年光阴,悄然而过。
当那股熟悉而又愈发浩瀚的恐怖威压,从遥远的天际线缓缓传来之时。
马元终于缓缓睁开了双眼。
他知道不周山,到了。
即便是隔着亿万里之遥,那座由盘古脊梁所化的擎天之柱,依旧是这片天地间,最为醒目的存在。
它就那么静静地矗立在那里。
上接天外混沌,下镇洪荒大地,仿佛亘古未变。
一股古朴苍凉、宏大到了极致的威压,扑面而来!
这股威压,并非是针对任何生灵,而是一种源自生灵本源的绝对压制!
是盘古大神,即便身化万物之后,依旧残留于天地间的,无上印记!
在这股威压之下,即便是强如敖玄这般的玄仙巅峰,也不由得从心底,升起一股渺小的敬畏之情。
其飞行的速度,都下意识地慢了下来,龙躯之上,传来阵阵战栗。
而马元,在感受到这股威压的刹那,体内的三才道基,竟是自主地加速运转起来!
那股厚重磅礴的先天戊土之精,仿佛是受到了某种召唤一般,变得无比活跃,竟是轻而易举地便将那股盘古威压给抵消了不少。
“盘古脊梁,大地之根……果然名不虚传。”
马元遥望着那座神山,心中一声轻叹。
他的脑海之中,不由得浮现出了关于那桩大机缘的信息。
“先天葫芦藤,十大先天灵根……以及,那用来培育葫芦藤的九天息壤。”
马元目光深邃,心中一片清明。
他知道,按照时间推算,那葫芦藤距离彻底成熟,应该已然不远了。
那九天息壤,也必然就在那里。
但是有了上次在武夷山,寻找那落宝金钱无果的前车之鉴。
马元如今的心态,已是无比平和。
“缘法二字,玄之又玄。此行,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不可强求。”
他将自己的心态,摆得极正。
此行的主要目的,依旧是游历与感悟。
寻找机缘,不过是顺势而为。
随着愈发地靠近不周山的山脉范围。
马元敏锐地察觉到了,四周的氛围,逐渐开始变得截然不同。
空气之中那原本狂暴的先天灵气,似乎变得稀薄了几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浓郁到了极致的血气与煞气!
而在下方那广袤的山林与平原之上。
开始逐渐地出现了一些体型魁梧,并且充满了蛮荒与力量感的身影。
他们有的成群,正在合力围猎一头体型堪比山岳的恐怖凶兽。
有的则独自一人,盘坐于巨石之上,吞吐着天地间的煞气,淬炼着那强横无比的肉身。
他们不修元神,不敬天地。
只凭着一双铁拳,便敢与天公试比高!
巫族!
马元的心头,猛然一凛。
他知道,不周山亦是盘古殿的所在之地,亦是整个巫族的大本营与核心领地!
自己,已然进入了巫族的地盘!
“收敛气息,隐匿身形。”
马元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对着身下的敖玄,下达了命令。
敖玄闻言,那千丈龙躯,在空中一阵扭曲,迅速地缩小到了不过丈许长短。
其化作了一条毫不起眼的黑色小蛇,身上的龙威与妖气,更是被马元以大法力彻底遮蔽。
马元自己亦是运转三才道基,将自身的气息降到了最低。
他寻了一处偏僻隐蔽的山谷,悄然降落。
他并未急于深入不周山,去寻找那葫芦藤的踪迹。
而是在这外围,寻了一处临时洞府。
他不打算立刻登上不周山。
而准备先好好地观察一下这洪荒大地的另一个霸主,究竟是何等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