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办公室里寂静无声。
老师和学生一坐一站,两方倒没有显得剑拔弩张,只是这一小片空间内的气氛依旧缓缓变得紧张起来。
就像是学生犯了错,正在惭愧不安地等待老师的严厉批评;又像是师生两人各自坚持自己的立场,谁也不愿意妥协。
很多教养过孩子的家长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他们试图和长大了的孩子、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孩子谈心时,如果话题的内容是孩子们不想提及的方面,这时不管家长的态度如何,孩子们通常会以岿然不动的沉默表示抗拒。
江老师不是个暴脾气的家长,所以他选择先喝了一口添好的热茶,茶水入口温度适宜,显然是习惯了的水温。
学生熨帖的心思让他又好气又好笑,别说再生出火气了,就是连语气都保持着和缓,“别杵在那儿了,跟着刑警队跑了一天,坐下来歇会儿吧。”
章羽拉开会客椅,听话地端正坐下。
“眼看都是个马上要奔三的大人了,还当自己是学生仔那会儿”江连寒轻哼一声,连许久没再说过的、大半辈子走南闯北混搭出来的地方口语都冒了出来,“小孩子家翅膀硬了,我这个当老师的管不得你了”
章羽连连摇头,无奈辩解道:“老师,您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如同章羽自信于老师并不会因为自己的态度而真心动怒,江老师也对她抗拒行为的缘由心知肚明。
“我不想再让您沾上这趟浑水。”章羽抿紧唇,露出固执的神色,“即便再回到当年,我也还是会那么做。”只不过使用的手段会更加高明一些。
直到今天,她也从来没有后悔过当时的反击——尽管在别人看来那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江老师叹了口气,看着嘴上说得硬气、却一直不敢触及自己视线的学生,他并非要苛责对方,只是有些担心
“你还认为是自己牵连了我吗?”江连寒问。
章羽别过脸,不说话。
心里却止不住回想——如果不是自己没处理好人际关系、导致舍友心生妒忌;如果不是她心智脆弱、被老师拉了一把后心生依赖;如果不是她一心沉浸在自己的事情里、忽视了谣言的苗头——最后也不至于差点连累到江老师的半生声誉,甚至牵累了老师、被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围观者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指指点点
“章羽,”江老师温和地看着自己的学生,“你是我收的羽羽轻声说出了在心里重复了无数次的话语,“您是我遇到过的、最好的老师。”
这对师生从未如此感性地聊过彼此的想法,特别是在谣言事件过后、在外人面前时,章羽近乎刻板地和老师保持着距离,不显露分毫亲近之意,言行举止也一板一眼、从不逾矩。
江老师的声音格外和煦,“一直以来,我也为有你这个学生而感到骄傲。”
江连寒年少时投身军旅,在部队里度过了相当长的一段岁月。
尽管后面又进步成了顶尖的权威学者,军人的剽悍和理智仍是组成他人格的底色,所以不太习惯这样感性而又细腻地剖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