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建华看着那三张大团结、布票、粮票,心里清楚这是张家现在能挤出来的极限。
虽然要跟张彩凤他们撇清关系,但到底一个屯里的,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总得留一线。
“行。这粮票和布票按现在的市价折三块五毛钱,剩下的十六块二毛钱秋后我再来拿。”
张老栓和王桂花像霜打的茄子似的彻彻底底的焉了,只能连声保证。
从张家出来,秦建华捏着那些钱和票,长长吐出了一口浊气。
虽然没拿全,但这已经是巨大的收获。
有了这些钱和粮票、布票,他就能去供销社买家里急需的东西了。
“谢谢三爷爷!”
秦万山看着他那雀跃的神情,抬手敲了下他的脑门。
“你这娃儿,那徐同志算了,你以后做事仔细点,别给人家惹麻烦。”
“我知道了,三爷爷。”
秦建华捂着发痛的额角呲牙,心里却已经在盘算明天去了供销社该换些啥。
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去秦万山家借了个板车,然后就匆匆往供销社去了。这一趟倒也没花多少时间,回来的时候板车上满满当当的。
十斤粮票全换成了六斤玉米面、两斤小米,还有两斤平时根本舍不得吃的大米。五尺布票换了三尺厚实的藏青色斜纹布和两尺蓝白格子的花布。
这些东西一共花了两块四毛钱,剩下的二十七块六毛钱他小心地贴身收好。
这些钱,是他全家的底气。
回到家,秦红梅和秦迎春看到这些东西惊喜的说不出来。
“姐,之前张家退回来的布和衣裳,连这块青布,你们看着给你俩和建民改新衣裳。花布给丁香和小满。粮食的话都放到地窖去,咱们省点吃,能撑到明年开山。”
“好,我跟你二姐有时间就把衣裳做出来。”
有了粮和布,俩姐妹上工回来也就没闲着,拆拆补补的商量着做新衣。
秦建华不进山的时候就在看书,或者教家人认字,一家人其乐融融,让人羡慕。
转眼,日子滑进了七月。
本该是万物疯长的季节,今年却反常的很,连阴雨下个不停。
秦建华不得不感叹早些日子修缮了房子,不然这会儿肯定是到处漏雨。不过这雨再这么下下去,山货不好采不说,地里的庄家也得受影响。
许是老天爷开眼,一个星期后雨终于停了。
秦建华收拾了一晚上的山货,醒来的时候太阳都升到半空了。
听到外头小河里那哗啦啦的水声,他立刻翻身下炕就往外冲。
雨过天晴,阳光像金子一样泼洒下来,照的人有些睁不开眼。空气里弥漫着浓烈的水气和泥土的腥气,吸一口肺管子里都是凉丝丝的。
屯外面的小河这会早就变了模样,那黄浊的喝水跟脱缰的野马似的,裹挟着枯枝败叶、杂草浮木咆哮着奔涌而下,水面比平时宽了不止一倍。
靠近岸边的浅滩和低洼地,全被洪水淹没,形成了一片片浑浊的汪洋。
“好家伙!这水涨得也太邪乎了!”
秦卫国不知何时也跑了过来,看着奔腾的河水不住咋舌。
“水大,鱼也多!”
秦建华眼睛却亮了起来,指着岸边浅水洼、回水湾里拼命挣扎跳跃的银白色影子。
“看!柳根鱼,还有嘎鱼,都在边上扑腾呢!”
“水浑,它们晕头转向,正是下手的好时候!”
他立刻转身往家跑,边跑边喊道:“还愣着干啥啊!快回家拿家伙什!”
“二姐,二姐,别忙活了!”
“走,带上筐,跟我下河捞鱼去!大姐你抱着小满,带着建民和丁香在岸上看着桶!”
秦建华说话间已经飞快的翻出了两个最大的柳条筐,还有麻袋,以及他先前捞鱼的鱼叉、木矛,招呼着秦建民和秦丁香提着桶,一家人兴奋的往河边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