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那边楼老高了,人都坐小汽车?”
赵二狗忍不住好奇地问,眼睛里全是向往。
孙红军捅了他一下,低声道:“别瞎问,那是资本主义社会。”
他语气里带着一丝警惕,但同样掩不住好奇。
吴维笑了笑,跟他们一样蹲在了田垄上,笑的灿烂。
“国外跟咱们确实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他们有他们的长处,比如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科学种田普及得好。但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就像你们现在集体力量大,人心齐,肯吃苦,这就是最宝贵的。我看你们开垦那片药田,就很有魄力嘛!”
他这话说的妥帖,又顺带夸了他们一句,让人听了十分舒坦。
秦建华心里那点因为对方是洋学生而产生的隔阂感消减了不少,他指着前方已经整理得平平整整的五亩药田。
“吴维同志,你看,就是那片地。我们刚开出来晒了几天,又深翻了一遍,就等着技术员来指导怎么施肥下种呢。”
吴维仔细打量着这片河滩地,随后抓起一把土在手里细细捻磨,又看了看地势、水源和光照情况,不时点点头。
“这地选得不错。”
他很是肯定的点了点头,对他们几人道:“砂质土壤,透气排水性好,确实适合黄芪、党参这类根茎类药材的生长。你们前期工作做得很到位。”
得到专业肯定,秦建华几个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腰杆也不自觉地挺直了。
“不过”
吴维话锋一转,用手指划开土层。
“底肥准备得怎么样了?种药材,底肥是关键,既要足又不能太旺,而且对肥料种类有要求,不能用容易烧苗的生粪。”
“粪肥都沤着呢,队里也在收集草木灰。就是具体咋弄,用多少,心里没底。”
“这个好办。”
吴维站起身,拍拍手上的土。
“我待会儿写个单子,需要哪些肥料,比例如何,注意事项都写上。另外播种的深度、间距、后期田间管理、常见病虫害的防治,这些我都会逐步教给你们。”
他态度诚恳,丝毫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让秦建华他们觉得心里特别踏实。
“那太好了!有您指导,俺们心里就有底了!”孙红军高兴地说。
赵二狗也凑趣道:“吴技术员,您懂得真多!留洋学的都是这些啊?”
吴维被逗笑了,看着他们满是期待的脸,言语温和道:“也不全是。”
“我主修的是农学,但也涉猎很多其他知识。国外在土壤分析、育种、病虫害生物防治等方面,确实有些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不过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咱们得摸索出最适合咱们黑土地、适合咱们集体生产模式的一套办法。”
他边说边往前走,又去看了屯子附近的麦地和苞米地,又问了许多的问题。像往年亩产多少,用的什么种子,施肥灌溉的情况等。
秦建华跟在他身边,如同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他第一次知道,种地还有这么多深刻的学问,不是光凭力气和经验就行的。
他对吴维提到的土壤酸碱度、优选育种、生态防治这些新词儿似懂非懂,但却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于是虚心求教。
“吴维同志,你说这庄稼招虫子,不光能打药,还能用别的法子?啥叫生物防治?”
“哦,这个很有意思。”
吴维谈起专业话题,眼睛发亮。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害虫的天敌来克制它们。”
“像瓢虫吃蚜虫,赤眼蜂能寄生玉米螟的卵。或者种植一些害虫不喜欢的气味植物来驱虫,减少农药的使用,这样种出来的粮食药材更安全,对土地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