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要备考县试。
所以买完房子,方子期一家人就搬进去了。
也没什么精力去搞什么乔迁之礼。
将县试报名的事情搞好之后,接下来的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方子期基本上都泡在周明谦周夫子那里。
这位周明谦周夫子不愧是中过乡试副榜的,藏书比方夫子还要丰厚。
这段时间除了方子期经常来此之外,方夫子的孙子方砚秋也时常过来请教学问。
所以此刻的周夫子也很繁忙。
方子期和方砚秋就像是十万个为什么一样,孜孜不倦地询问着他诸多问题。
“夫子《论语里仁》中
“德不孤,必有邻”
何解?其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处世观?”
方子期恭敬请问道。
“有德行的人…不会孤独。”
“必然会有一群思想一致和品行相似的人一起作伴。”
“释义倒是不难。”
“主要是要理解其中深意”
“还有这《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想必都朗朗上口”
“但是孟子其实是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之观点,引出关键时刻要选择更珍贵的熊掌。”
“由此可见,当生命和道义不可见得时,君子当坚守道义!”
“哪怕牺牲生命,也未有不可!”
“吾道不孤!”
周明谦摇头晃脑道。
方子期问完
紧跟着方砚秋又提出了自己的诸多问题。
周明谦都一一解答。
如此。
方子期才能感受到副举人同秀才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方夫子就是秀才,算是秀才中比较平庸的那一类。
周夫子虽然也是秀才,但是因中过乡试副榜,所以可以说是副举人,这学识可就比方夫子好得太多了。
尤其是在科举应试上,更是超越方夫子良多。
方子期心中一动
怪不得方夫子连自己孙子都给送过来了。
而且还替自己引荐了周明谦这位新老师。
夫子为他之谋,深远也!
“好了。”
“这一次县试,按照常规,还是由花县令当主考官。”
“题目自然也是由他来出。”
“这是我根据这位花县令的喜好,提前押的一些考题。”
“你们先试着破题写出文章来。”
“回头我再来修改。”
周明谦随即给出了几个题目。
已经抄录在纸张上了。
所以现在哪怕是回家之后,方子期也不能闲暇片刻了。
还要继续写文章。
只要写不死,就往死里写。
当然。
方子期此刻案牍劳形,自然也不能让自己老爹闲着。
“爹!”
“这是今天周夫子押的题。”
“你也写一篇出来。”
“待明天我一并拿给周夫子帮你批改一下。”
方子期道。
“什么?”
“三…三道题?”
“要写三篇文章?”
“明日就要?”
方仲礼脸上露出惊惧之色。
“是的爹。”
“您不是常说要头悬梁锥刺股吗?”
“继续努力吧!”
“爹!”
“咱们这一大家子,还得靠你呢!”
“我同几个姐姐还等着做官二代呢!”
方子期鼓励道。
方仲礼:“”
官?
还官二代?
当官起码得要个举人功名吧?
这臭小子可真敢想啊!
“来!”
“都来喝点鸡汤补一补!”
“整日里就知道读书。”
“身体都消瘦了!”
苏氏一脸心疼地看向自己的宝贝儿子,此刻忍不住在那里长吁短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