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烧了些热水,将晒干的卤肉粉末直接倒入热水中。
然后吧唧吧唧直接吃了起来,饿了一上午加一早上的方仲礼,此刻倒是感觉颇为美味。
虽然周边臭味依旧。
但农家子对这些还是有很强的天然免疫力的。
平日里,这些可都是肥田的好东西!
“不过”
“确实是臭”
“也不知道子期有没有被分到后排。”
“这孩子自小也没吃过苦的。”
“若是受不了臭号的苦,那必然影响考试。”
“哎”
“不过好在周夫子厉害,居然押中了一道四书题。”
“想来子期做得应该不差。”
方仲礼嘟囔了几声。
随即吃完饭,饱了肚子之后,又开始打起精神写文章了。
方子期这边。
他一边吃饭,一边构思着诗题。
等吃完饭。
他大概已经有了思路。
随即在稿纸上下笔:
秋阶凝露白,书案映灯寒。
残星垂紫极,清月照朱栏。
韦编经岁蠹,芸帙伴更阑。
心追三代治,志佐九重安。
幸逢尧舜世,敢惜寸阴殚。
诗句看起来正常,倒也没有什么过于出彩之处。
但是腹联
“三代治”
呼应经史!
其中“九重安”
直点辅佐君王之志!
尾联更是用
“尧舜世”来
明颂当朝!
其中“寸阴殚”也表达了学子报国之诚!
嗯!
方子期最终还是拍了拍那位皇帝陛下的马屁。
这叫政治正确!
两篇四书文题加上一道五言六韵诗题已经全部写完。
而现在才只是未时(下午一点到三点)之间。
方子期又花费了半个时辰时间将两篇文章和诗题誊写好挂了起来。
此刻时间还早。
就算是方子期现在提前交了答卷,也不能出去。
按照规定。
县试放头牌需要攒够十个人才能一起出去。
至于今天的,如此才算是初封。
之后还要用黄麻纸覆盖住卷面,在缝隙处用毛笔书写考生的座位号等等
之后在加盖教谕朱印,此乃糊名。
这一步的作用就是将考生的身份信息完全遮蔽掉,如此才能避免阅卷官徇私枉法。
当然了。
如果考生的卷面不干净,甚至有涂改和污损的话,礼房吏员还会在封批处标注‘污损’等字样。
如若有这些字样,那基本上就算是与县试无缘了。
除此之外,若是出恭次数太多,屎戳子太多,也会被直接黜落。
这科举的门道…属实多得很。
那礼房吏员同教谕显然认识花允谦,在处置他的考卷的时候,无时无刻不是一副恭敬姿态。
到了方子期这里,就是一副公事公办的冷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