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子期!”
“王知府考教你了?”
周夫子眼前一亮道。
“嗯!”
“因我是了。
方子期简单吃了个早食,也开始默写
方子期是最后一个参加默写的,但却是。
“这两篇四书题倒是中规中矩!”
“嗯!”
“子期!你倒是改了之前凡是文章必要吹捧皇帝陛下的习惯,只是淡淡地提了几句,倒是增色之笔!”
“试帖诗也比之前长进了不少。”
“这篇策论”
“《平私盐以固邦本策》”
“盐者,百味之祖”
“立良法、施重典,既堵其流,更疏其源”
“以下是三法”
“妙!”
“妙极!”
“子期!”
“原本我以为策论实务的文章非你之长。”
“现今看来,倒是我以貌取人了!”
“怪不得王知府如此青睐于你,就这篇《平私盐以固邦本策》就足以引起这位重视实务的王知府的关注了!”
“子期!”
“若是后两场你仍旧能够秉持这个势头。”
“说不得还要再得个府案首!”
周夫子伸出手摸了摸稀疏的胡子,当下心情大好!
能教出如此优秀的弟子,周明谦也有一种与有荣焉之感。
等评判完了方子期的文章,就轮到方仲礼和方砚秋了。
因为方子期的文章将周夫子的爽感阈值拉得实在是太高了。
所以此刻周夫子看起方仲礼和方砚秋的文章的时候,就一直眉头紧皱,连个笑颜都没。
搞得方仲礼和方砚秋一阵忐忑。
“砚秋。”
“你的文章倒是发挥出了你的水准。”
“看来臭号对你之影响倒不是很大。”
“正常来说,凭借此等文章过个府试还是很有希望的。”
周夫子评价完毕后,方砚秋才重重地松了口气。
现在只差方仲礼了
方仲礼秉持着弟子礼站在一旁,谨言慎行
“嗯?”
“仲礼!”
“你这两篇四书文章倒是一般。”
“倒是这篇私盐文章颇具新意。”
“这倒是能够契合那位王知府的喜好。”
“如若运势好,说不得凭这篇文章就能过个府试!”
周夫子颇为满意地点点头。
他带的这三个学生,考得都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