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期的同桌,一个叫徐书恒的学子递送过来一个包裹好的梅子。
“多谢了,徐兄!”
方子期打了个哈欠,吃了梅子后,状态倒是好了许多。
“这有什么可谢的!”
“我早就听周秉律那家伙说过子期兄的名字!”
“周秉律那厮是我的兄弟,子期兄同周秉律同辈论交,自当也是我的兄弟!”
徐书恒笑着道。
这个徐书恒是府衙经历徐砚丞之子!
这府衙经历是正八品官职了,负责掌管府衙文书往来、印信保管等,相当于是知府的‘秘书’,类似于办公室主任这样的存在。
方子期到了乙二班后,就结识了这徐书恒。
当然。
方子期本不认识他,是徐书恒主动上来打招呼的。
毕竟方子期的特征实在是太明显了。
吃了梅子后,方子期的精神好了不少。
随即朝着周边环视一圈
发现大多学子都在热切交谈。
唯有一个身穿白色长衫的瘦削青年仍旧稳坐在位置上读书,对周遭之事丝毫不以为意。
而事实证明。
在一个学堂中,若是过于不合群的话,确实容易被针对。
尤其是你既不合群还没有一个更好的背景的情况下。
这个白衫瘦削青年在正常读书的情况下,突然一个学生走过来,直接将其桌子上的书籍‘撞翻’在地。
白衫瘦削青年眉头微微皱了皱,却也没说话,只是将书捡起。
砰
这个时候
突然有一只脚直接踩在了地上的那本书上。
脚的主人是一个鹰钩鼻青年。
“朱正恩!”
“真是抱歉啊!”
“不小心踩到你的书了!”
“回头你跟我回家,去我家拿一本新书吧!”
鹰钩鼻青年冷笑一声,眼神中充满了得意。
“不必了。”
朱正恩声音冷漠道,只是从鹰钩鼻青年脚下拿起了书,拍了拍放在桌子上继续读。
方子期观看了全场,此刻眉头不由得皱起。
当然。
他也没插手的打算。
圣人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圣人之言还是要听的。
“那是朱正恩,其父原本是个颇有前途的秀才。”
“只是后来不幸亡故,他顶了自己父亲的名额入了府学。”
“学问倒是不错。”
“至于那个阴沟鼻,是府衙中通判大人的侄子,叫史苛之!”
“哎!”
“子期兄!”
“读书人还是不能太离群!”
“那几个喜欢欺负人的,都是官宦子弟。”
“他们自己学问不端,就喜欢欺辱那些学问做得好的。”
“子期兄可莫要同他们打交道,更不要去招惹他们!”
徐书恒在一旁提醒道。
方子期点点头,道了声谢。
刚入府学的时候,他就感觉这府学也并非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地方,这其中也掺杂着不少人情世故!
接下来,方子期竭力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读书状态。
尽可能地让自己的思维跟着夫子走
仔细品味一番后。
倒也觉得这位秦夫子虽然传道授业的时候有些天马行空和照本宣科。
但到底是读书多年的举人了。
学问确实还不错。
他说的那些东西,仔细品味一番,倒也有些新的感悟。
倒也不是说周夫子的学问就一定比不上这位秦夫子。
只能说各有千秋!
方子期觉得若是能够集各家之所长,然后融会贯通,必定会有一些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