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本次月考。
其余众人也有不小的提升。
毕竟有周夫子和秦夫子的双重教导,每日除了在府学读,回家还要开小灶,休沐时还要做文章。
既有名师教导,众人又勤奋努力。
如此加持之下,若是再不提升,才真是咄咄怪事。
方砚秋得了丙三班进步是最大的!”
“区区一月时间!”
“已然有了自己的风骨!”
“较上次月考,就像是脱胎换骨一般!”
“不错!属实不错!”
“仲礼!”
“你不愧是子期的父亲!”
“父类子!看来在读书上,你还是有几分像子期的!”
秦夫子抚摸着花白的胡须,在那里十分热忱地评价道。
“还要多谢夫子连日来的谆谆教导!”
方仲礼连忙致谢。
只是总觉得秦夫子这话怎么听着怎么不得味呢!
什么叫我有几分像子期?
“嗯!”
“还要继续努力才是!”
“现下已是六月份了!”
“再有三月。”
“院试就到了。”
“仲礼,你的底子本是最差的。”
“若是能用这三月时间好好弥补弥补,未必不能闯个出路来!”
“可莫要懈怠才是!”
秦夫子提点道。
方仲礼连忙称是。
“至于子期”
“文章还是一如往日那般灵动非凡。”
“不过明谦所说倒也不是没有道理。”
“虽忠君爱国之道乃万道之首,而近些日子你对忠君爱国之道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文章做的更是如鱼得水,甚得吾心!”
“但是那崔清彦大宗师却是个老顽固了。”
“院试之中。”
“你还是要多多注意才是。”
“写完初稿后,尽量将那些肺腑之言…删减些许吧。”
“一切,为了过院试!”
秦夫子叹了口气,叮嘱道。
这就是科举的不好之处了。
各种风险太大了。
并非你学问好就一定能中榜。
还涉及到文风与考官是否契合等等。
像方子期现在的资源算是不错的了,能提前得知大宗师崔清彦的文章喜好,并且在秦夫子和周夫子的帮助下,拿到各省近些年来的各种院试文章集,并能够得到他们的专门讲解和指导。
一个副举人,一个举人,几乎相当于是私教老师般对方子期等人倾囊相授。
就这种待遇,也不亚于那些世家大族了。
随着院试时间越来越近
方子期等人也多了一些紧迫感。
而在这一个多月里。
涌向宁江府的流民也越来越多了。
“知府大人已经在城外建造了流民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