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人显得格外热情。
就连大舅母管氏和二舅母徐氏都对方子期好一通夸奖,显得十分热络。
上一次方子期来外公家的时候,这两个舅母虽没什么冷脸,但也算不上多热情。
看来这秀才公的名头还是挺管用的。
方仲礼没废话,直接将兵役、叛军等事情给说了一遍。
“你们地都卖了?”
“当真要举家迁移?”
“去省城?通衢府?”
“你们想好了?”
“这要是走了,可就没回头路了啊!”
“去通衢府,人生地不熟的,那省城物价又高,到时候吃什么喝什么”
吧唧吧唧
苏老汉皱着眉头,抽起了老旱烟,此刻忍不住重重地叹了口气。
“外公!”
“大舅二舅!”
“你们都是铁匠!”
“这打铁的技术到了省城也是吃香的!”
“战争年代。”
“最缺铁器!还怕铁匠没活计吗?”
“树挪死,人挪活。”
“在天灾人祸面前,人力太有限了。”
“大舅二舅,就算你们不为自己着想,也该为表哥表姐们想想。”
“他们才多大?”
“真要是生了动乱”
“别说是太平日子了,就算是性命都堪忧。”
“不说别的。”
“就这粗粮的价格现在上涨多少了?”
方子期字字珠玑,将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一遍。
至于他外公和大舅二舅最终怎么决定,那就是自己的事情了。
他又不能绑上大家一起走吧?
“走!”
“必须走!”
“老头子!”
“听子期的!”
“去省城!”
“去省城,只要不懒,哪怕是扛包,也能混口饭吃!”
“可要是战争来了,人祸来了”
“赤地千里满地都是尸首”
“老头子!”
“我经历过!”
“当年我也是逃难来的兰谷村!”
“我那一家子”
“就剩我一个人”
外婆徐氏说起此事,目光中饱含热泪。
外公苏老汉沉默了,此刻也不说话,只是吧唧吧唧抽着烟。
良久。
苏老汉拉着方仲礼又问了一通
最终才下定决心。
“走!”
“田地卖了!”
“家中带不走的物什也都卖了!”
“换成现银!”
“逃荒去!”
“活人不能让尿憋死!”
“子期说得对!”
“咱们家世代铁匠!有祖传的手艺在,到哪都饿不死!”
“还有兵役的事”
“咱们家符合条件的男丁拢共有四个,按理说,要抽两个去服兵役。”
“花钱找人替!”
“仲礼!子期!”
“这事就麻烦你们了!帮忙走走门路!”
“银钱我们随时准备好!”
苏老汉脸色坚定道。
“爹!”
“两个兵役名额,那可得要六十两银子,爹,咱家哪有这么多现银”
大舅苏大勇忍不住道。
“田地都卖了!”
“总是有的!”
“既然都决定要走了,还磨蹭什么?”
“人命才是最重要的!”
“没人,什么都没!”
苏老汉掷地有声道。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关键时刻是真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