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期有些懵
好家伙
我纯粹地就是想知道老皇帝啥时候噶
这样我也能早做准备。
怎么到你这里,就变成了忠君之表率了。
这夸得,方子期都有些汗颜了。
“老师谬赞了。”
“如老师所言!”
“忠君爱国,实乃吾等臣民之本分!”
“实无什么可以赞誉之处。”
“依老师所见这叛军一时半会还难以覆灭?”
方子期顺着柳承嗣的话继续说。
“嗯!至少年内很难缓解了。”
“维持现状就不错了。”
“左骑军指望不上,只能等待王师到来了。”
“只是现在天寒地冻的,也难以开战。”
“我入城时,见城外聚集了大量流民。”
“这个冬天,怕是不好过了。”
“哀民生之多艰!”
“子期!”
“生逢乱世!”
“吾辈读书人,更应砥砺前行才是!”
“近些日子,可曾好好读书?”
柳承嗣开始进入正题。
随即考教了方子期几个问题。
方子期恭敬地执弟子礼,一一作答。
“不错!”
“现如今,也唯有子期能稍缓我之哀痛。”
“先前同你说的,前往省学读书之事,可曾考虑好了?”
柳承嗣主动提及了此事。
“老师,学生此行正为此事!”
“之前在府学,藏书诸多,学生受益匪浅。”
“家中书籍,终究比不上府学省学。”
“还望老师代为引荐。”
方子期直截了当道。
当你还不曾成名时,多承受一些大人物的恩情,这并非是坏事,反倒是能够极快地拉拢彼此之间的关系。
方子期顿悟,他不知何时居然也成了孙员外。
“嗯!”
“子期!你能如此关心读书之事!甚好!”
“孺子可教也!”
“我已经为你写了一封引荐信。”
“持此信前往省学刘青芝刘教授。”
“他自当会为你处置好的。”
“我已言明,让你同你父亲一起入省学。”
“子期!”
“朝廷当下内忧外乱,正是吾辈读书人好好读书,忠君报国之关键时刻!”
“为大梁的河清海晏而努力读书!”
“后年的乡试上,为师希望你同你父,皆能蟾宫夺桂!金榜题名!”
柳承嗣勉励道。
“是!”
“请老师放心!”
“学生定当不辜负您之期望!”
方子期一脸郑重道。
“嗯!”
“若无事。”
“子期你就先回去吧。”
“对了。”
“上次你送来的红烧肉滋味甚好。”
“后来我遍寻宁江府各大酒楼,皆无此味。”
柳承嗣突然感慨了一句。
“老师若爱吃。”
“学生以后日日送来就是。”
“此红烧肉乃是家母有秘法烧制而成。”
方子期连忙上前道。
“额”
“日日送来,倒也不必。”
“好吃的东西吃得多了,倒是失了其中趣味。”
“一月送一次就好。”
柳承嗣的脸色微微有些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