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嫂。”
“你是不知道那方秀云脾气多爆,硬生生地将二妹夫的脸都抓花了。”
“还扬言说要独自带着禾穗和麦香归乡。”
“这两口子,直接干了好几仗。”
“那方秀云一气之下,就想离家出走,可是禾穗和麦香也不傻,知道跟着她娘没什么好日子过,都不愿意走。”
“这方秀云就赌气自己走了。”
“最后你猜怎么着?”
“出走一天,第二天又回来了!”
“我前两日见到了,这方秀云还在那嚷嚷呢!”
“那二妹夫放下话来,再闹腾就直接和离,如此那方秀云才不敢作声了。”
“二嫂,我瞅着那方秀云跟咱娘一个德行,脾气秉性一模一样的”
三婶王氏说起这些八卦,显得眉飞色舞的。
苏静姝一开始没太在意。
但是一提起老太太柳氏,那话匣子再也止不住了,足足同三婶王氏叽里呱啦地吐槽了一个时辰
方子期此刻倒是有些明白,何为三个女人一台戏了。
这两个女人都已然如此了。
更别说三个了
个人有个人的命运。
于方子期而言,他已尽力了。
余者,不足道也!
时间过得飞快
眼看着方子期来到天班都已经一个月了。
月考日,又到了。
这不仅仅是月考日,更是方子期同八百两银子的角逐之战。
家产翻倍大计划能否成功执行,就看这最后一哆嗦了。
所以今日的月考。
方子期很重视!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冲一冲,穷鬼变富翁!
就是干!
但是当方子期拿到题目后就傻眼了
好家伙…真是好家伙。
他这宋师兄,真会玩啊!
题目:古之明王治世,必重
“辨名分、安群情”。《礼记礼运》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今有
“方隅未靖,宗藩待安”
之况,若欲
“弭怨怼、凝人心”,当以何道施政?试据圣人之教,条陈之策,且明其立论之据。
这题目的大概意思是:古代那些贤明的君王在治理天下的时候,必定会重视“分清名位和职责、安定好民众的情绪”!
而在《礼记礼运》中记载:“在施行大道的时候,天下应当是归属众人所共有的,选拔有贤能的人,讲究诚信且要和睦相处!”
如今天下存在“局部地区不安定、宗室藩王亦需安抚”等情况,如果想要“消除怨恨、凝聚天下人心”,那么当下应该采用怎样的治国方略呢?
请根据圣人的教诲,陈述策略,并且要阐明这些策略的理论依据
这题目是真大胆啊!
就差没直接说现在新帝、黄角叛军和晋王打得不可开交,如果你是帝王,应当怎么去治国?
这是能写的题目吗?
他这师兄当真是不怕文字狱啊!
之前在小院中扯扯淡也就罢了。
现在堂而皇之地居然编撰成考题了
这若是被有心之人宣扬出去,那还了得?
但是既来之则安之,现在方子期需要考虑的不是考题敏不敏感,而是应该怎么去写
其实
他几乎每晚都能听宋观澜高谈阔论这些,方子期现在闭起眼睛都能写出无数条策略来。
但
很多都是禁忌之言,方子期是真不敢下笔。
他还想多活几个月
而且这立意…也应当低调一些。
方子期思来想去
似乎也只能去打打擦边球了。
就像是之前给他远在京城的老师柳承嗣写密信一样。
换个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