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策论题,基本上都是偏向于实务的。
就是根据现在朝廷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比如这第一道题就是运粮的问题。
虽然说的是因水患受阻,才导致南方的粮食运不到北方去,但实质性是怎样,懂的都懂。
不过题目既然这样出了,方子期自然也只能按照题目所说的来了。
“《洪范》八政,以食为首,盖民生之本系于粒食,天下之安基于仓廪也。今我朝江南漕途为水患所梗,西北粒米因转输不畅而价腾,黎庶有乏食之忧,边庭有缺饷之虞。欲举食政,必先通仓储之脉络、畅转运之津梁,使粟米流通如川渎不息,仓廪积聚若丘山不移,方得百姓无饥、邦本永宁”
率先破题
然后按部就班地去写就好了。
三篇经义策论写完,还不到午时。
方子期没着急写最后一篇史论。
嗯!
因为最后一篇史论又是关于忠君报国的
方子期舍不得写,他得留着
一下午的时间,就靠这篇史论撑着了,不然这枯燥的时间是真不知道怎么熬
要了些热水,冲了一碗葛粉,就着面饼渣渣,糊弄一下又是一顿。
吃完之后。
顿时感觉更炎热了。
方子期干脆摆烂,直接躺在木板上,闭目养神。
睡不着就翻来覆去东瞅瞅西看看。
硬是将时间熬到申时初(下午三点),方子期才百般不愿地将那篇有关于忠君报国的史论给写完了。
誊写完毕后。
方子期又无事可干了。
随即进入了小黑屋状态。
第二场乡试比第一场更无聊了
第一场的时候好歹还有个青年胥吏跟他大眼瞪小眼
但是这第二场考试,连个瞪眼的活物都没了。
方子期百无聊赖地盯着房顶上的蜘蛛网。
突然听到隔壁考舍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方子期眉毛一挑,侧耳细听
他居然听到了疑似棋子落木的轻响。
此刻在隔壁考舍内,考生将砚台倒扣当成棋盘。
然后用干粮碎屑当作黑白子
然后自己跟自己下棋
时不时的,居然还发出一阵阵懊恼声。
方子期大为惊奇!
好家伙!
他怎么没想到呢?
随即,方子期在空白的稿纸上画了一幅楚河汉界的地图,然后用面饼渣渣当棋子
虽然自己跟自己下棋怪没意思的,但是总好过一直盯着天花板。
毕竟总算是有些事能做了。
不过一直跟自己下棋…也没太大意思。
下了一个多时辰后。
方子期又开始乱瞄了。
他侧前方是的考舍中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这老者进来的时候方子期见到了,当时就拄着拐杖。
此刻这位老者颤颤巍巍地从袖口中掏出半块风干的桂花糕,正细细品味起来,嘴里面似乎还在念念有词
等巡绰官走过来的时候,老者被惊了一下,慌忙将桂花糕塞入袖筒,提起笔开始随意乱写,那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让方子期很费解
不会吧?
这是夹带小抄了?
这头发都花白了
至于吗?
一个时辰后。
方子期的猜想验证了。
巡绰官直接将那头发花白的考生给提走了。
“你们抓我做什么!”
“我要考试!我要考试!”
“我有秀才功名!你们不能对我无礼!”
“我是生员”
头发花白的老者还想狡辩,直接被巡绰官粗暴地用一块黑布堵住了嘴。
若无证据,巡绰官不会这般出手的。
想必…是露底了。
方子期的目光斜视前方,诸多考生都在奋笔疾书
考场众生态,倒是还…蛮有意思的。
“也不知道夫子那边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