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会结束,已经是深夜了。
送走了所有的贵宾。
陈兴、苏媚、萧若雪三个人,坐在空无一人的包间里。
脸上都带着一丝疲惫和兴奋。
“小兴,你真是个妖孽。”
苏媚看着陈兴那双桃花眼里,全是毫不掩饰的崇拜。
“姐姐我活了这么多年,就没见过像你这么会做生意的人。”
“是啊,陈兴。”
萧若雪也看着他,眼里到现在都还残留着兴奋。
“你今天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这不算什么。”
陈兴笑了笑。
“这才只是一个开始。”
他的目光望向窗外,心里豪情万丈。
他的目标,可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宝山县。
而是,整个世界!
……
与此同时,省城。
商业厅副厅长,赵立德的办公室里。
那个名叫李伟的调查员,正一脸惶恐地站在赵立德的面前,汇报着他在宝山县的调查结果。
“厅长,那个叫陈兴的小子,不简单!”
李伟的声音,都在发抖。
“他……他竟然真的办起了一个电子厂,还造出了彩色电视机!”
“什么?!”
赵立德听到这话,脸色瞬间就变了。
“彩色电视机?你确定?”
“千真万确!”
李伟说道:“我亲眼看到的,跟国外那些进口的,一模一样!”
“而且,他还搞了个什么品鉴会,把宝山县有头有脸的人物都给请去了。”
“光是一个晚上,就卖出去了五十台,卷走了十万块!”
赵立德听完,沉默了。
他的手指在桌子上,有节奏地敲击着。
眼神里闪烁着阴晴不定的光。
一个乡下人。
竟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搞出这么大的动静。
这背后要是说没有林家在支持,他打死都不信。
看来自己还是小瞧了这个所谓的“神医”了。
“还有呢?”赵立德冷冷地问道。
“还有……”
李伟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小心翼翼地继续说道:“我还查到,这个陈兴跟县里的一把手林建国关系极不寻常。”
“林建国不仅亲自为他那个厂子的审批手续跑前跑后,甚至还以县里的名义,把城东那个废弃的食品厂,半卖半送地给了他。”
“品鉴会那天,林建国也亲自到场了,虽然名义上是私人身份,但谁都看得出来,他就是在给那个陈兴站台。”
赵立德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手指在红木办公桌上敲击的频率也越来越快。
“林建国……又是这个林建国……”
他嘴里念叨着,眼神里充满了怨毒。
他跟林家的恩怨由来已久。
当年,他跟林老爷子争那个位子,最后功亏一篑,这成了他一辈子的心病。
他本以为,林老爷子倒了,林家这棵大树也就倒了。
没想到,半路竟然杀出个陈兴,不仅救了那个老不死的,现在还跟林建国搅和在了一起,搞出了这么大的动静。
彩色电视机!
这东西的能量,他比谁都清楚。
一旦让兴龙电子厂发展起来,那林家在宝山县的根基就将彻底稳固,甚至影响力会辐射到市里,乃至省里。
到那个时候,他再想动林家,可就难如登天了。
不行!
绝对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这个陈兴,到底是什么来头?”
赵立德冷声问道:“一个乡下来的泥腿子,怎么可能有这种本事?”
“他的技术是哪里来的?”
“资金又是哪里来的?”
“这个……暂时还没查到。”
李伟的声音更小了。
“我旁敲侧击地打听了一下,他厂里的人都说,那些技术都是他自己‘自学’的。”
“至于资金,有人说他是靠倒卖山货发的家,也有人说,是林家在背后支持他。”
“自学?倒卖山货?”
赵立德冷笑一声,根本不信这种鬼话。
这背后,一定有更大的秘密。
“废物!”
赵立德一拍桌子,吓得李伟浑身一哆嗦。
“连这点小事都查不清楚,我养你有什么用?”
“厅长息怒,息怒!”
李伟连忙求饶。
“这个陈兴,实在是太狡猾了。”
“他在宝山县,现在可以说是手眼通天,我一有什么风吹草动,他那边马上就能收到消息,根本就查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赵立德也知道,李伟说的是实话。
强龙不压地头蛇。
在宝山县那个地方,陈兴有林建国罩着,自己派去的人确实很难有所作为。
“看来,得换个思路了。”
赵立德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大脑飞速地运转着。
直接对陈兴下手,风险太大,也容易暴露自己。
既然不能动他的人,那就动他的厂子!
一个工厂,最重要的无非就是生产和销售。
销售这块,他现在搞饥饿营销,暂时还找不到什么漏洞。
那就从生产上下手!
生产最关键的是什么?
是原材料!
是那些精密的电子元器件!
他就不信,一个乡镇小厂,能自己生产那些东西。
他肯定也是从外面采购的!
只要自己卡住他的原材料供应,他那个所谓的“兴龙电子厂”就是一堆废铁!
想到这里,赵立德眼神一闪,立刻回头喝道:“李伟!”
“在!厅长!”
“你不用再去调查陈兴的过去了。”
赵立德吩咐道:“我给你换个任务。”
“你去给我查!”
“把他厂子里所有需要的电子元器件的供货渠道,给我查得一清二楚!”
“我要知道,他的每一个螺丝钉,都是从哪里买的!”
“是!厅长!”
李伟虽然不明白赵立德想干什么,但还是立刻就应了下来。
“记住,这件事,一定要做得神不知鬼不觉。”
赵立德又叮嘱道:“不要再让他察觉到。”
“明白!”
……
宝山县,兴龙电子厂。
陈兴此刻,正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
品鉴会的成功,不仅为厂子带来了十万块的现金流,解了燃眉之急。
更重要的是,将“兴龙”这个品牌,彻底在宝山县的上流圈子里打响了。
现在谁不知道城东有个兴龙电子厂,能生产彩色的电视机?
谁不知道这个厂子的厂长,是个叫陈兴的年轻人?
名声,地位,人脉……
这些无形的东西,才是陈兴最看重的。
有了这些,他才能在这个时代站得更稳,走得更远。
厂子里的生产,也已经步入了正轨。
在那台高精度光学研磨机床的加持下,显像管的生产难题被彻底攻克。
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现在,厂子每天都能生产出十台合格的彩色电视机。
这个产能,然跟后世没法比,但在这个年代,已经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