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姜婉匆匆吃过早饭,一刻不停地朝养猪场赶去。
今天要去镇上,她必须赶在去镇上之前,把养猪场所有猪仔情况全都仔细探查一遍,确保它们服药后的状态,她才能放心离开。
推开养猪场的铁门,隔间里的猪仔发出哼唧的叫声,心知过了一夜,猪仔早就饿了,姜婉马不停蹄地拌了猪食挨个喂给猪仔。
趁着猪仔吃食的时候,她立刻钻进隔间里,仔细探查猪仔的温度,对比昨晚的温度,普遍下降了两三度,虽然还未完全恢复,但这已经是一个好转现象。
说明昨天的药起了效果,病情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经过一夜的浸泡,药汁的颜色已经变得浓郁,姜婉熟练地添柴引火,开始熬煮药材。
大早上事情比较多,等她把药熬好倒进大盆里,东子也回来了。
“婉婉姐,这么早你就来了?”闻着空中漂浮的中药味,东子好奇地进了灶房。
姜婉头也不抬地应了一声:“一会我还要去镇上,怕耽误了牛车,所以来的早点。”
“洗洗手,药晾得差不多了,温度正好,咱们可以开始喂药。”顿了顿,只听姜婉不放心的叮嘱:“东子,今天喂完药,一定要勤观察猪仔的身体,刚才我摸过了,温度已经下降了些,虽然下降的不算多,但也是好现象,说明药起效了。”
姜婉反复强调:“越是这种时候,咱们越不能大意,得防止它们反复发烧。”
“烧退了?这可是大好事啊!”东子一听,音量陡然提高,脸上绽放出毫不掩饰的惊喜:“姐,你放心,我肯定瞪大眼睛盯着,绝不偷懒!”
东子立刻行动起来,手脚麻利地开始准备喂药的工具,姜婉看着他充满干劲的样子,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俩人一起合作,倒是比先前用细竹竿快了不少。
“药都喂完了,我还要去镇上一趟,就先走了,你在这里看好猪仔,中午之前我要是没赶回来,你就再喂一次药。”对东子交代了两句,姜婉脚步匆匆地从养猪场走了出去。
村子里不管男女老少都去石杨村引水修渠,要想坐牛车去镇上,只能走到隔壁村坐牛车。
姜婉运气好,刚走到隔壁村,正好一辆牛车缓缓驶来。
牛车晃晃悠悠到镇上后,姜婉付了车钱,立刻直奔黑市。
黑市里鱼龙混杂,但这里卖的猪肉就是图一个新鲜,有的摊位为了证明新鲜程度,甚至是现场宰杀,不难找到新鲜的猪膀胱。
相比之下,镇上供销社虽然也有卖猪肉的。往常她们石坪村没少往供销社送猪肉,对于那边的流程,姜婉心里清楚,都是在家宰杀好了,收拾干净了再送过去。
那些猪下水、内脏之类的东西,早已被处理,很少会完整地送到供销社的柜台上。
一进黑市,一股混合着各种味道的气味便扑面而来。
姜婉谨记来的目的,对周边的摊位连一个多余的眼神都没有看,循着记忆中的模样,往黑市最深处走。
像这种当场宰杀的猪肉摊位,担心场面太过血腥引起百姓们的不适,一般都在巷子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