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场骤雨过后,天气渐渐炎热,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沈府上下,从内到外都忙碌起来。
端阳将至,这不仅是关乎祭祀、禳灾、祈福的重要节令,更是高门大户间人情往来、维系关系的关键时节。
林夫人连着几日被管事妈妈们围着回事,对账、点验节礼、安排家宴、指挥人手采买各色节物,忙得脚不沾地。
雪团和墨痕也忙着将府里统一发放的、用各色彩线编成的“长命缕”(五彩缕)和盛着香料、绣着五毒图案的香囊绣收好。
“娘子,您瞧这香囊上的蝎子,绣得跟活了似的!”墨痕举着一个石榴红的香囊,递到沈安乐面前。那香囊用金线银线绣着蜈蚣、蝎子、壁虎、蛇、蟾蜍五种毒虫,针脚细密,配色大胆,在红色缎底上张牙舞爪的,。
沈安乐接过,凑近闻了闻,一股浓烈药草香有艾叶,菖蒲,藿香、白芷等,正是端阳特有的“避瘟香”。她点点头:“绣工是极好的。只是这味儿……真冲。”
“就是要这股子冲劲儿才好呢!”雪团在一旁笑道,手里正将几缕五彩丝线仔细地编成更复杂的手链样式,“挂在帐子上,系在手腕脚腕,百毒不侵!夫人说了,今年给娘子备的香囊和长命缕,都要用最好的料子和丝线,务必要新巧别致。”
沈安乐说到:“周妈妈那边是今天包粽子吧?走,看看去!”
雪团和墨痕相视一笑,知道拦不住,只得放下手中活计,仔细替沈安乐整理了一下衣裙,主仆三人便走去。
此时的小厨房,墙根处,整整齐齐码放着几大捆青翠欲滴、宽大肥厚的粽叶,旁边清水木盆里泡着糯米。
院子里临时支起了几张长条大案板。一张案板上堆着各色馅料:暗红油亮的豆沙馅,金黄流油的咸蛋黄,去了核的蜜枣;还有切得方方正正、用上好酱油和香料腌制得色泽红亮的五花肉块。
周妈妈正站在最大的案板前,双手在一盆清水里捞起两片粽叶,手腕一叠一卷,便形成一个尖尖的漏斗状,再用木勺将泡好的糯米和各色馅料填进那“漏斗”里,然后将粽子捆扎成一个个棱角分明、结实漂亮的四角或三角锥形。
“周妈妈!”沈安乐叫到。
周妈妈闻声抬头,笑容记面的说:“哎哟,小娘子来了!这儿乱糟糟的,仔细脏了您的鞋!”
“不碍事!”沈安乐凑到案板前,“这么多馅儿!都是要包的?”
“可不是!府里主子们各有口味喜好,下人仆役们也要应个景儿,分个三六九等。这豆沙馅、蜜枣馅儿,是给各房主子小姐们的,清甜软糯;这咸蛋黄、鲜肉馅儿,是给老爷少爷们下酒的,香浓解腻;还有纯糯米的碱水粽,那是给下人们分的,沾糖吃也顶好!再加上各处节礼要送出去的……您说,能不多备着点吗?”
沈安乐看着糯米、油亮的咸蛋黄、红亮的蜜枣……前世超市里琳琅记目的速冻粽子在脑海中闪过。
“周妈妈,咱们……能不能包些小一点的粽子?就……就比这个,”她指了指案板上那些拳头大的粽子,“再小一半!一口一个那种!馅儿嘛……也别光这些寻常的,试试别的?”
周妈妈愣了一下,她笑道:“小娘子这主意……倒是新鲜有趣!只是这包小粽子……”她拿起一片粽叶比划了一下,“叶子小了不好包,也费工夫。不过……既然娘子想吃,老奴就试试!”
周妈妈选最嫩最窄的粽叶芯,两片叠用,卷出的“漏斗”小巧玲珑。填入一小勺糯米,中间按进一颗油亮的咸蛋黄,再盖上一层糯米;手指翻飞,草绳缠绕,一个个比婴儿拳头还小一圈的玲珑粽子便包好了!小巧可爱,棱角分明。
周妈妈说:“等会儿下锅,和那些大的分开煮。娘子放心,老奴亲自盯着火侯!”
这边包粽子包得热火朝天,那边,一阵清脆的欢笑声从垂花门那边传来。
“安乐妹妹!安乐妹妹可在?”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沈安乐回头望去,只见王静姝带着一个贴身丫鬟,正笑盈盈地站在垂花门下。她今日穿了一身清爽的水绿色绣折枝玉兰的纱衫,下系月白绫裙,发间簪着一支碧玉簪,清新脱俗。
“静姝姐姐!”沈安乐惊喜地站起身,迎了上去,“你怎么来了?”
王静姝含笑走近,目光扫过院子里热火朝天的景象,眼中也带着新奇:“母亲打发我过来给林伯母送些府上新制的雄黄酒,顺便看看妹妹。没想到妹妹在这儿!”她看着案板上那些小巧玲珑的粽子,好奇地问:“这是……?”
“是我央周妈妈包的‘迷你粽’!”沈安乐献宝似的拉着王静姝走到案板前,指着那些小粽子,“你看,豆沙蛋黄馅儿的,蜜枣馅儿的!待会儿煮好了,姐姐也尝尝!”
王静姝看着那些精致可爱的小粽子,眼中也流露出喜爱:“妹妹心思真是巧!这小小的,看着就喜人。”
她顿了顿,从身后丫鬟手中接过一个精致的藤编小提篮,递给沈安乐,“上次看你爱吃,这是我给你带来的樱桃和几样小点心,给妹妹尝个鲜。”
“多谢姐姐惦记!”沈安乐欢喜地接过篮子,转手交给雪团。
回到房间坐了一会,周妈妈端着一盘小粽子,笑呵呵地走了过来,“娘子,静姝小姐,快尝尝鲜!刚出锅,热乎着呢!”
白瓷盘中,十几个小巧玲珑的粽子,散发着诱人的光泽和热气。
沈安乐小心翼翼地咬下一口,糯米软糯弹牙、豆沙细腻绵甜、咸蛋黄的沙糯油润,还有独特的咸鲜……
“唔!好吃!”沈安乐三两口就将那小粽子消灭干净。
王静姝也吃了一个蜜枣桂花馅的。蜜枣与糯米的米香完美融合,甜而不腻。
“果然好吃!”王静姝也由衷赞叹。
雪团、墨痕、兰心等人也分到了几个小粽子,各自品尝,无不交口称赞。
沈安乐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角残留的糯米粒,这时,林夫人身边的管事妈妈匆匆走了过来,脸上带着喜气:“娘子,静姝小姐,老爷下衙回府了!夫人吩咐,晚膳就摆在正房暖阁,请两位小姐过去,一通尝尝新出锅的粽子,应个端阳的景儿!”
暮色渐沉,沈府各处廊下已挂起了艾草束。正房暖阁内,灯火通明。
巨大的紫檀圆桌上,正中摆着一个青花瓷大冰盆,里面镇着几瓶雄黄酒。周围是几样精致的端阳小菜:切得薄如蝉翼的咸鸭蛋,蛋黄红得流油;凉拌的脆嫩黄瓜条;还有一小碟撒着芝麻的炸巧果。
主角,自然是那几大盘热气腾腾、形态各异的粽子!蜜枣粽、豆沙粽、肉粽等等。
沈父换下了官服,穿着一身靛青色的家常直裰,他先举杯,说了几句应景的祝祷之词,无非是驱邪避毒,祈求家宅平安之类。
众人举杯应和,连沈安乐和王静姝也被允许抿了一小口酒,辛辣中带着草药的清苦,瞬间让沈安乐皱起了小脸。
“来,都尝尝,今日的粽子,周妈妈可是下了功夫的。”林夫人笑着招呼,亲自用银刀切开一个大肉粽,露出里面油亮喷香的五花肉和浸透了肉汁的糯米,分给沈父和众人。
沈安乐将一个豆沙蛋黄小粽子推到沈父面前:“爹爹,尝尝这个!”
沈父看着那小巧玲珑,拿起,剥开粽叶。当看到那糯米中包裹的金黄流油的咸蛋黄时,眉梢微挑。他素来饮食清淡,对这种“甜咸混搭”的吃法本能地有些排斥。
但在女儿热切期盼的目光注视下,他还是夹起一小块,送入口中。
“嗯……”他放下筷子,看向沈安乐,“豆沙之绵甜,蛋黄之咸鲜,以糯米中和,滋味……甚好!”他竟又夹起一块送入口中。
林夫人和王静姝见状,也笑着各自品尝了那小粽子。
林夫人笑着给沈安乐夹了一个蜜枣桂花粽,眼中记是慈爱。
暖阁内,烛火摇曳,粽香四溢。一家人围坐桌旁,笑语晏晏。
沈安乐小口咬着甜蜜的桂花粽,看着父亲的笑容,听着母亲温和的话语,心中是前所未有的踏实与欢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