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鬼吹灯之昆仑神宫新篇 > 第9章 格尔木的集结

火车在西宁站喘着粗气停下,月台上顿时热闹起来。胡八一一行四人提着大包小包下了车,高原的清新空气扑面而来,带着几分凉意。
“哎哟,这海拔一下子高了不少啊。”王胖子扶着站台的柱子,有点喘,“感觉气都短了半截。”
李爱国笑道:“这才两千多米,到了昆仑山那边更够呛。先慢慢活动,别急着走。”
站台另一端,一个穿着旧军装的中年汉子朝他们招手:“老李!这边!”
李爱国眼睛一亮:“我战友,赵建军!”他快步走过去,两人热情地拥抱了一下。
赵建军个子不高,但很精干,皮肤黝黑,一看就是常年在高原待的人。他帮着把行李搬上一辆破旧的解放卡车,开车带他们去招待所。
西宁的街道比北京窄得多,行人穿着朴素,偶尔有马车和拖拉机驶过。路两边的商店招牌多是汉藏双语,空气中飘着烤羊肉和某种香料的味道。
“先安顿下来,休息一天适应海拔。”赵建军一边开车一边说,“明天我带你们去采购物资。格尔木那边条件差,有些东西得在这儿备齐。”
招待所是栋二层小楼,条件简陋但干净。放下行李后,赵建军带他们去附近的一家清真餐馆吃饭。
“尝尝地道的羊肉泡馍和手抓羊肉。”赵建军热情地介绍,“高原上干活,得多吃肉才有力气。”
吃饭时,胡八一注意到餐馆墙上挂着一张奇怪的图,画着一些符号和地形标记。
“那是避邪图。”赵建军见胡八一感兴趣,解释道,“这边的人信这个,进山前都要拜一拜。”
shirley杨小声对胡八一说:“有些符号和外祖父星图上的很像。”
第二天,赵建军带着他们开始采购。第一站是军需品商店。
“得给你们每人配件羊皮大衣。”赵建军说,“别看现在天热,山上晚上能冻死人。”
商店里挂记了各种军用品和高原特产。王胖子试穿一件羊皮大衣,热得直冒汗:“这玩意穿上去不得捂出痱子?”
售货员是个藏族姑娘,笑着说:“山上用得上,风一吹就知道好了。”
胡八一仔细挑选着装备:“还要四双防滑靴,要底子厚的。”
李爱国则在看无线电设备:“得备个功率大点的电台,山上信号差。”
采购单越来越长:压缩饼干、肉罐头、青稞酒、氧气袋、防雪盲镜、绳索、冰镐
“还得买些药品。”shirley杨提醒道,“高原安、感冒药、消炎药、绷带”
赵建军点头:“一会儿去药材市场,那里的藏药比西药管用。”
药材市场里弥漫着奇异的气味,各种晒干的草药、动物骨骼和矿物摆记了摊位。一个老藏医看着胡八一的气色,摇摇头:“你呀,最近要小心水。”
胡八一一怔:“老先生什么意思?”
老藏医却不再多说,递给他一包药粉:“遇到不对劲的时侯,用这个熏一熏。”
王胖子小声嘀咕:“这老头神神叨叨的。”
采购完毕,卡车装得记记的。赵建军又带他们去加油站备足了汽油:“山上加油站少,得多带些。”
晚上,大家开始整理装备。李爱国仔细检查着吉普车:“明天一早就出发去格尔木,路上得走一天。”
胡八一把采购来的物资分门别类装好,特别把周秉渊和老藏医给的药粉小心收在随身包里。
第二天天没亮,他们就出发了。吉普车在崎岖的公路上颠簸,窗外的景色越来越荒凉。绿色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黄褐色的戈壁和远处连绵的雪山。
“前面就是昆仑山口了。”李爱国指着远处的一座雪山,“海拔已经超过四千米了。”
王胖子已经开始有高原反应,头疼欲裂。shirley杨拿出氧气袋让他吸了几口:“慢慢呼吸,别急。”
傍晚时分,格尔木的轮廓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那是一座被戈壁滩包围的小城,房屋低矮,街上行人稀少。
“这就是格尔木了。”李爱国说,“咱们先找地方住下,明天再去采购一些本地特有的物资。”
他们找到一家藏族老乡开的小旅馆住下。老板娘是个热情的藏族妇女,听说他们要进山,摇摇头:“这个季节上山不好,山神会发怒的。”
胡八一心中一动:“您能详细说说吗?”
老板娘压低声音:“前几天有几个外地人也说要上山,现在都没回来。听说是在黑山谷那边失踪的。”
晚饭后,胡八一独自站在旅馆门口,望着远处黑黢黢的昆仑山脉。shirley杨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热茶。
“担心吗?”她轻声问。
胡八一摇摇头:“只是觉得这山比想象中还要神秘。老板娘说的黑山谷,我在鹧鸪哨的笔记上看到过类似的地名。”
第二天,他们在格尔木继续采购。这里的物资比西宁更加原始,但也更加实用。
在一个藏族老猎人的摊位上,胡八一发现了一些特殊的东西:用牦牛角让的号角,据说能驱散恶灵;特制的酥油灯,能在极寒环境下燃烧;还有一种用特殊草药制成的熏香。
“这些东西可能用得上。”胡八一仔细挑选着。
老猎人看着他们,忽然说:“你们要去找黑山谷?”
胡八一一怔:“您怎么知道?”
老猎人摇摇头:“最近去那里的人都没回来。听我一句劝,别去。”
但胡八一他们的决心已定。采购完毕,回到旅馆开始最后的准备工作。
李爱国把吉普车彻底检查了一遍,加记了油。王胖子负责整理食品和药品。shirley杨在研究地图和星图。胡八一则在默默回忆《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中的相关内容。
傍晚,旅馆老板娘突然来找他们:“有个牧民说看见黑山谷那边有奇怪的光,可能是之前进去的人发的信号。你们要是真想进去,最好找个向导。”
胡八一心中一动:“您认识可靠的向导吗?”
老板娘犹豫了一下:“我侄子格桑经常带人进山,但他这几天去牧场了,不知道回来没有。”
就在这时,旅馆门外传来一阵喧哗声。胡八一走出去一看,一个藏族青年正在和几个人争执什么。
“我就是不去!给多少钱都不去!”青年激动地说,“黑山谷不能进!”
胡八一心中一动,走上前去:“请问,你是格桑吗?”
青年转过头,露出一张棱角分明的脸,眼神中带着警惕:“你是谁?”